《中國土系志河北卷》是關(guān)于河北土壤發(fā)生發(fā)育、系統(tǒng)分類的一部專著。根據(jù)景觀上具有代表性、空間分布具有均勻性的167個樣區(qū)的野外調(diào)查和土層取樣分析的結(jié)果,進(jìn)行了土壤系統(tǒng)分類高級分類單元(土綱-亞綱-土類-亞類)的鑒定和基層分類單元(土族-土系)的劃分。《中國土系志河北卷》的上篇論述區(qū)域概況、成土因素、成土過程、診斷層與診斷特性、土壤分類的發(fā)展以及本次土系調(diào)查的概況;下篇重點(diǎn)介紹建立的河北省典型土系,內(nèi)容包括每個土系所屬的高級分類單元、分布與環(huán)境條件、土系特征與變幅、代表性單個土體及其理化性質(zhì)、對比土系、利用性能綜述以及參比土種。最后附河北省土系與土種參比表。
更多科學(xué)出版社服務(wù),請掃碼獲取。
目錄
叢書序一
叢書序二
叢書前言
前言
上篇 總論
第1章 區(qū)域概況 3
1.1 地理位置與行政區(qū)劃 3
1.2 經(jīng)濟(jì)概況 3
1.3 成土因素 4
1.3.1 氣候 4
1.3.2 地形地貌 6
1.3.3 成土母質(zhì) 9
1.3.4 水文條件 11
1.3.5 植被 12
1.3.6 人為活動 15
1.4 土壤溫度狀況 16
1.4.1 溫度帶的劃分 16
1.4.2 大氣氣溫校正 17
1.4.3 土壤溫度的計算與分區(qū) 20
1.5 土壤水分狀況 21
1.5.1 基于氣象的土壤水分狀況的求算方法 21
1.5.2 土壤水分狀況的空間分布 22
第2章 河北省土壤調(diào)查與分類簡史 23
2.1 古代的土壤調(diào)查 23
2.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土壤調(diào)查 23
2.3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土壤調(diào)查 24
2.4 全國第一次土壤普查 24
2.5 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 25
2.6 我國土系調(diào)查與《中國土系志》編制 26
2.6.1 樣點(diǎn)布設(shè) 26
2.6.2 野外土壤調(diào)查及采樣 27
2.6.3 測試分析方法 28
2.6.4 土壤系統(tǒng)分類歸屬確定方法 31
第3章 成土過程與主要診斷特征 32
3.1 成土過程 32
3.1.1 土壤腐殖化過程 32
3.1.2 碳酸鹽移動和淀積過程 34
3.1.3 黏化作用 35
3.1.4 鐵錳氧化還原過程 37
3.1.5 鹽分淋溶與累積 37
3.1.6 熟化過程 38
3.2 河北省土壤的診斷層和診斷特性 39
3.2.1 診斷層 40
3.2.2 診斷特性 45
3.3 土壤系統(tǒng)分類歸屬確定 48
3.3.1 系統(tǒng)分類歸屬確定 48
下篇 區(qū)域典型土系
第4章 有機(jī)土 59
4.1 石質(zhì)半腐正常有機(jī)土 59
4.1.1 二間房系 59
第5章 人為土 61
5.1 普通鐵聚水耕人為土 61
5.1.1 留守營系 61
5.2 石灰-斑紋肥熟旱耕人為土 64
5.2.1 桲欏樹系 64
5.3 弱鹽灌淤旱耕人為土 67
5.3.1 雙樹系 67
5.4 普通灌淤旱耕人為土 69
5.4.1 虸蚄口系 69
5.4.2 黃鑾莊系 71
5.4.3 牛家窯系 73
第6章 鹽成土 75
6.1 弱鹽潮濕堿積鹽成土 75
6.1.1 韓氈房系 75
6.2 海積潮濕正常鹽成土 77
6.2.1 張莊子系 77
6.2.2 老王莊系 80
6.2.3 蘆井系 82
6.3 結(jié)殼潮濕正常鹽成土 84
6.3.1 后補(bǔ)龍灣系 84
6.4 弱堿潮濕正常鹽成土 86
6.4.1 美義城系 86
6.4.2 下平油系 88
6.5 普通潮濕正常鹽成土 91
6.5.1 平地腦包系 91
6.5.2 李肖系 93
6.5.3 周家營系 95
第7章 潛育土 98
7.1 普通有機(jī)正常潛育土 98
7.1.1 馬蹄坑腳系 98
7.2 普通暗沃正常潛育土 100
7.2.1 壓帶系 100
7.3 纖維有機(jī)正常潛育土 102
7.3.1 神仙洞系 102
7.4 弱鹽暗沃正常潛育土 104
7.4.1 南排河系 104
第8章 均腐土 106
8.1 鈣積暗厚干潤均腐土 106
8.1.1 邊墻山系 106
8.1.2 大老虎溝系 108
8.1.3 南井溝系 110
8.2 普通暗厚干潤均腐土 113
8.2.1 紅松洼腰系 113
8.2.2 后保安系 115
8.2.3 御道口頂系 117
8.2.4 御道口腰系 120
8.2.5 二盤系 123
8.2.6 熱水湯腳系 125
8.2.7 安定堡系 127
8.2.8 西長林后山系 130
8.2.9 子大架系 132
8.2.10 塞罕壩系 134
8.2.11 熱水湯頂系 136
8.3 普通簡育干潤均腐土 138
8.3.1 大架子系 138
8.4 斑紋黏化濕潤均腐土 140
8.4.1 蘆花系 140
8.5 斑紋簡育濕潤均腐土 143
8.5.1 瓦窯系 143
8.5.2 架大子系 145
8.5.3 南太平系 148
第9章 淋溶土 151
9.1 飽和黏磐濕潤淋溶土 151
9.1.1 窯洞系 151
9.2 普通暗沃冷涼淋溶土 154
9.2.1 胡太溝系 154
9.3 石質(zhì)簡育冷涼淋溶土 156
9.3.1 下橋頭系 156
9.3.2 溝門口系 159
9.4 普通簡育冷涼淋溶土 161
9.4.1 北田家窯系 161
9.4.2 后梁系 163
9.5 普通鈣積干潤淋溶土 165
9.5.1 行樂系 165
9.5.2 陽坡系 167
9.6 普通鐵質(zhì)干潤淋溶土 169
9.6.1 鴻鴨屯系 169
9.6.2 山前系 171
9.7 普通簡育干潤淋溶土 173
9.7.1 黃峪鋪系 173
9.7.2 長嶺峰系 175
9.7.3 仰山系 177
9.7.4 北杖子系 180
9.7.5 洪家屯系 183
9.7.6 后東峪系 186
9.7.7 上薄荷系 188
9.8 斑紋簡育濕潤淋溶土 190
9.8.1 北虎系 190
9.8.2 六道河系 192
9.8.3 閆家溝系 194
9.8.4 孫老莊系 196
第10章 雛形土 198
10.1 普通暗色潮濕雛形土 198
10.1.1 端村系 198
10.1.2 紅松洼頂系 200
10.1.3 富河系 202
10.1.4 馬營子系 204
10.2 水耕淡色潮濕雛形土 206
10.2.1 曹家莊系 206
10.3 石灰淡色潮濕雛形土 208
10.3.1 南申莊系 208
10.3.2 南張系 210
10.3.3 徐棗林系 212
10.3.4 淑陽系 214
10.3.5 南十里鋪系 217
10.3.6 西雙臺系 219
10.3.7 陽臺系 221
10.4 普通淡色潮濕雛形土 223
10.4.1 西直沃系 223
10.4.2 文莊系 225
10.4.3 宋官屯系 227
10.4.4 大趙屯系 230
10.4.5 紅草河系 233
10.4.6 王官營系 235
10.4.7 龐各莊系 237
10.4.8 羅卜溝門系 239
10.4.9 李土系 241
10.5 普通底銹干潤雛形土 243
10.5.1 喬家宅系 243
10.6 普通暗沃干潤雛形土 246
10.6.1 克馬溝系 246
10.6.2 城子溝系 248
10.6.3 熱水湯腰系 250
10.6.4 北灣系 252
10.6.5 下廟系 254
10.6.6 付杖子系 256
10.7 普通簡育干潤雛形土 258
10.7.1 塔兒寺系 258
10.7.2 大葦子溝系 260
10.7.3 侯營壩系 262
10.7.4 樓家窩鋪系 264
10.7.5 樺林子系 266
10.7.6 鷲嶺溝系 268
10.7.7 山灣子系 270
10.7.8 后小腦包系 272
10.7.9 黃杖子系 275
10.7.10 松窯嶺系 277
10.7.11 滾龍溝系 280
10.7.12 西趙家窯系 282
10.7.13 茶葉溝門系 284
10.7.14 馬圈系 286
10.7.15 陳家房系 288
10.7.16 胡家屯系 290
10.7.17 白嶺系 292
10.7.18 碾子溝系 294
10.7.19 大蟒溝系 297
10.7.20 溝腦系 299
10.7.21 白土嶺系 301
10.7.22 草碾華山系 303
10.7.23 三道河系 305
10.8 漂白暗色潮濕雛形土 307
10.8.1 木頭土系 307
10.9 暗沃冷涼濕潤雛形土 310
10.9.1 御道口腳系 310
10.10 斑紋冷涼濕潤雛形土 313
10.10.1 李占地系 313
10.11 漂白簡育濕潤雛形土 315
10.11.1 南岔系 315
10.11.2 九神廟系 317
10.12 斑紋簡育濕潤雛形土 319
10.12.1 袁莊系 319
10.12.2 劉瓦窯系 322
10.12.3 三間房系 324
10.13 普通砂姜潮濕雛形土 326
10.13.1 定州王莊系 326
10.14 弱鹽砂姜潮濕雛形土 329
10.14.1 李虎莊系 329
第11章 新成土 332
11.1 石灰干潤砂質(zhì)新成土 332
11.1.1 西杜系 332
11.2 普通干潤砂質(zhì)新成土 334
11.2.1 楊達(dá)營系 334
11.2.2 水泉溝系 336
11.3 普通濕潤沖積新成土 338
11.3.1 麻家營系 338
11.3.2 熊戶系 340
11.4 普通黃土正常新成土 342
11.4.1 龍耳系 342
11.5 飽和紅色正常新成土 345
11.5.1 達(dá)衣巖系 345
11.5.2 卑家店系 347
11.6 普通干旱正常新成土 349
11.6.1 廟溝門子系 349
11.7 鈣質(zhì)干潤正常新成土 351
11.7.1 北溝系 351
11.7.2 關(guān)防系 353
11.7.3 平房溝系 355
11.8 石質(zhì)干潤正常新成土 357
11.8.1 石砬棚系 357
11.8.2 姜家店系 359
11.8.3 臺子水系 361
11.8.4 馬蹄坑頂系 363
11.8.5 閘扣系 365
11.8.6 司格莊系 367
11.8.7 義和莊系 369
11.8.8 良崗系 371
11.8.9 梁家灣系 373
11.8.10 塔黃旗系 375
11.8.11 菜地溝系 377
11.8.12 廠房子系 379
11.8.13 城外系 381
11.8.14 賈莊系 383
11.8.15 大楊樹溝系 385
11.8.16 踏山系 387
11.8.17 高廟李虎系 389
11.8.18 圣寺駝系 391
11.8.19 帥家梁系 393
11.8.20 北王莊系 395
11.8.21 姬莊系 397
11.8.22 杏樹園系 399
11.9 普通干潤正常新成土 401
11.9.1 小撥系 401
11.10 石質(zhì)濕潤正常新成土 403
11.10.1 謝家堡系 403
11.10.2 羊點(diǎn)系 405
11.10.3 鹿尾山系 407
11.11 普通濕潤正常新成土 409
11.11.1 南雙洞系 409
11.11.2 影壁山系 411
參考文獻(xiàn) 413
附錄 河北省土系與土種參比表 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