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全面考釋了中國古代南戲的各種傳播手段和接受情形,并進而歸納出受眾的審美趣向才是南戲作品流行和湮沒的主要原因等觀點。此外,拙著還較詳細地描述了南戲接受的衍變和發(fā)展軌跡,南戲的舞臺和案頭接受情形以及南戲評點與舞臺接受之間的因果關系等。*后,拙著又以《琵琶記》、“四大南戲”和《五倫全備記》《香囊記》等經(jīng)典或爭議性較大的作品為個案,進一步證明了前述觀點的正確合理,并在文體上平衡了宏觀述論和微觀分析的內容構成。
王良成,江蘇東海人。南京大學文學博士,F(xiàn)為杭州市藝術創(chuàng)作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戲曲、浙江地方戲曲研究。點校《南戲文獻全編·琵琶記文獻全編》200余萬字;出版《淳安睦劇》《杭灘佚曲輯考》兩部;在《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藝術百家》等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20余篇;獲“首屆中國戲劇文化獎論文二等獎”、“第27屆田漢戲劇獎論文二等獎”等3次。
緒論
第一章 南戲接受的衍變和常見形式述論
第一節(jié) 南戲接受的衍變及其發(fā)展軌跡
第二節(jié) 南戲接受的歷史分期
一 萌芽期的南戲接受
二 發(fā)展期的南戲接受
三 繁榮期的南戲接受
四 衰落、蛻變期的南戲接受
第三節(jié) 南戲接受的幾種常見形式
一 兩種直接的南戲接受形式
二 間接的南戲接受
第二章 南戲的舞臺接受情形考論
第一節(jié) 宋元時期南戲的接受情形考論
第二節(jié) 明清時期*為受眾歡迎的南戲劇作一覽
第三節(jié) 《破窯記》等30種劇作的活躍成因述論
第三章 南戲的鈔行和刊刻
第一節(jié) 南戲案頭接受的發(fā)展軌跡
一 發(fā)生階段:元末明初的南戲案頭接受和刊刻
二 發(fā)展和高潮階段:明代中、后期的南戲案頭接受和刊刻
三 漸次衰頹階段:清代的南戲刊刻
第二節(jié) 繁榮的全本南戲案頭接受
一 白文本全本南戲的刊刻和接受
二 校注、釋義本的南戲刊刻和接受
三 評點本的南戲刊刻和接受
四 舞臺演出本的南戲刊刻和接受
第三節(jié) 選本系統(tǒng)的南戲案頭接受
一 零出選本南戲的案頭接受和刊(鈔)本形態(tài)一覽
二 零曲選本南戲的案頭接受和刊(鈔)本形態(tài)一覽
第四章 明清時期南戲接受的審美趨向
第一節(jié) 文人受眾南戲接受的審美趨向
一 對典雅曲詞的追求
二 對精審音律的執(zhí)著
三 對教化內容的熱衷
四 對發(fā)跡變泰的心儀
五 人性弱點的反映
第二節(jié) 下層受眾南戲接受的情感指向
一 對劇情的熱切與曲律的寬疏
二 對本色通俗的語言追求
三 對機趣的看重
四 對“動人”情感的心儀
第五章 接受學視域內的南戲評點
第一節(jié) 接受學視域內的南戲評點
第二節(jié) 南戲評點的發(fā)展軌跡及現(xiàn)存評點本述論
第六章 明清時期的《琵琶記》接受
第一節(jié) 《琵琶記》的舞臺接受
一 文人筆記中的《琵琶記》演出情形概述
二 反映在文學作品中的《琵琶記》演出情形概述
三 各類戲曲選本中隱含的《琵琶記》接受情形概述
第二節(jié) 《琵琶記》的案頭接受
一 明代《琵琶記》的全本刊、鈔
二 清刊《琵琶記》述要
三 明清時期的《琵琶記》選本刊刻
第三節(jié) 《琵琶記》接受過程中的“正誤”與“反誤”現(xiàn)象述論
一 《琵琶記》接受過程中的“正誤”現(xiàn)象解讀
二 《琵琶記》接受過程中的反誤現(xiàn)象解讀
附 從時本看明清時期《琵琶記》的舞臺風貌
第七章 “四大南戲”的接受考論
第一節(jié) “四大南戲”的舞臺接受
一 宋元時期“四大南戲”的舞臺演出
二 明清時期“四大南戲”的舞臺演出
第二節(jié) “四大南戲”的案頭接受
一 明刊本“四大南戲”述要
第三節(jié) 接受學視域內的《琵琶記》《西廂記》和《拜月亭》的高下之爭
一 《琵琶記》和《西廂記》的高下之爭
二 《琵琶記》和《拜月亭》的優(yōu)劣之比
第八章 《五倫全備記》和《香囊記》的接受考論
第一節(jié) 《五倫全備記》和《香囊記》產生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jié) 《五倫全備記》和《香囊記》的接受情形考述
第三節(jié) 《五倫全備記》和《香囊記》深受歡迎的成因初探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