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古今中外優(yōu)秀劇作和戲劇理論的研究,系統(tǒng)探索了編劇藝術的規(guī)律。其中關于戲劇創(chuàng)作基本特性的論述尤為精彩。著者在對西方戲劇理論作系統(tǒng)梳理的基礎上,作出“沖突說”的歸納,簡明而又有力量。在戲劇結構章節(jié)中,著者依據歐洲戲劇史上對于結構類型比較科學的分類方法,把戲劇結構分為“開放式結構”、“鎖閉式結構”和“人像展覽式結構”三種類型,并對不同結構的特點作精當分析,同時又選擇“重點突出”、“懸念設置”、“吃驚”、“突轉與發(fā)現”四種主要的結構手法作介紹,可謂鞭辟入里。就教材的整體質量而言,這也是至今難以逾越的經典之作。
著者顧仲彝(1903-1965)。這本編撰于1963年的教材,材料豐富,旁征博引,論點精辟,案例得當,通過對古今中外優(yōu)秀劇作和戲劇理論的研究,系統(tǒng)探索了編劇藝術的規(guī)律。其中關于戲劇創(chuàng)作基本特性的論述尤為精彩。著者在對西方戲劇理論作系統(tǒng)梳理的基礎上,作出“沖突說”的歸納,簡明而又有力量。在戲劇結構章節(jié)中,著者依據歐洲戲劇史上對于結構類型比較科學的分類方法,把戲劇結構分為“開放式結構”、“鎖閉式結構”和“人像展覽式結構”三種類型,并對不同結構的特點作精當分析,同時又選擇“重點突出”、“懸念設置”、“吃驚”、“突轉與發(fā)現”四種主要的結構手法作介紹,可謂鞭辟入里。稍嫌不足的是,書中難免留有那個時代所特有的政治痕跡。但這怎么能去苛求前輩呢?而且我一直以為,此著為中國編劇教材的奠基之作,在顧先生之后,幾乎所有編劇教材都程度不同地受惠于此著。再說一句可能會有些偏頗的話,就教材的整體質量而言,這也是至今難以逾越的經典之作。
顧仲彝,中國戲劇理論家、教育家、劇作家。原名顧德隆,浙江余姚縣人。1924年于東南大學畢業(yè)后進上海商務印書館任編輯。后任上海暨南大學和復旦大學教授,翻譯了英國著名作家哈代的小說《苔絲姑娘》、莎士比亞劇作《威尼斯商人》,改編了話劇《梅蘿香》?箲(zhàn)勝利,顧仲彝出任上海市立實驗戲劇學校校長。上海解放后,任上海市文化局電影管理處副處長。1957年7月轉入上海戲劇學院,任戲劇文學系教授,開設西歐戲劇史、戲劇概論、編劇概論等課程。
總序
第一章 緒論
一、內容與形式
二、繼承傳統(tǒng)和革新創(chuàng)造
三、戲劇規(guī)律與創(chuàng)作自由
第二章 戲劇題材與主題思想
一、戲劇題材的選擇和處理
二、什么是劇本的主題思想
三、主題思想在劇本創(chuàng)作中的作用
四、主題思想在劇本中的體現
第三章 戲劇沖突
一、戲劇創(chuàng)作的基本特性的幾種說法
二、戲劇沖突是戲劇創(chuàng)作的基本特征
三、生活矛盾與戲劇沖突的關系和區(qū)別
四、戲劇沖突的發(fā)展
第四章 戲劇結構
一、什么是戲劇結構
二、戲劇結構的類型
三、戲劇結構的分析
四、戲劇結構中一些重要手法
第五章 戲劇人物
一、人物塑造在戲劇創(chuàng)作中的重要性
二、戲劇人物的分析
三、如何創(chuàng)造戲劇的典型人物
四、如何在劇本中表現人物
第六章 戲劇語言
一、戲劇語言的作用
二、戲劇語言的特性
三、戲劇語言的要求和方法
《編劇理論與技巧》:
我們常常聽人說:“只要題材抓對了,作品就成功了一半!边@話是沒有根據的,并且對初學劇作者來說是極其有害的,使他們一心想找新鮮的時髦的題材,而不重視題材的處理工作。其實,一出戲的成功與否主要決定于題材的處理工作。一種題材可以有各種各樣的處理方法,寫成各種各樣不同的劇本。處理方法主要分正面處理與側面處理兩種。正面處理是按照重大事件本身的發(fā)生、發(fā)展、結束的前后經過正面地來描繪,這是最普通的方法。但就是正面還可以用各種不同的角度來描繪它,也可能產生各種不同的劇本。例如話劇《烈火紅心》和、《敢想敢做的人》都是描寫先進青年工人與保守落后思想作正面斗爭的故事,但前者的著重點放在“思想解放”的重要意義上,而后者的著重點卻放在與保守落后人物作堅決的斗爭上。從側面寫一般比正面寫來得更巧妙些,容易細致、曲折和含蓄,容易發(fā)揮作者個人的風格,一般說容易提高藝術質量。我們翻看一下古典劇作家們的杰作,從側面寫生活的遠遠超過正面的。當然當時的環(huán)境不允許他們從正面來寫人民和統(tǒng)治階級的矛盾沖突,只能做到借古喻今、旁敲側擊的手法,但這種限制反而促進了他們的藝術構思,加強了作品的藝術性。中國古典戲曲作品里最多的是以寫男女愛惰的喜劇或悲劇來揭示封建社會的黑暗和統(tǒng)治階級的殘暴,悲劇如越劇《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等,喜劇如閩劇《煉印》、楚劇《葛麻》、薌劇《三家!、川劇《評雪辨蹤》、雜劇《救風塵》等都是側面寫法的好例子。當然,也可以找到不少用正面寫的杰出的劇作,如秦腔《趙氏孤兒》、昆劇《十五貫》、京劇《四進士》等。在外國古典劇作里也同樣隨處可以找到這樣的例子,如席勒的《陰謀與愛情》、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果戈理的《欽差大臣》等。從側面寫,從小處寫,從局部一角寫,所謂“從小見大,從微知著”,“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可以顯示出作家的高度藝術才能,創(chuàng)造出出色的藝術作品。所以不能把“重大的”、“不重大的”、“尖端的”、“非尖端的”的題材的區(qū)分,規(guī)定得太死。從正面寫,作家所概括集中的生活面一般比較廣闊,非有高度的藝術才干、高度集中概括的藝術手腕的人是很難做到引人人勝、完整統(tǒng)一、具體細致、深刻動人的。當然,我們不反對正面寫,許多偉大作家都有先例可援,但在初學寫作的人,不能掌握全面的時候,沒有高度集中概括能力的時候,就要注意避免照抄生活或者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
題材的選擇和處理決定于作者要寫什么樣的典型人物和在作品中創(chuàng)造什么樣的藝術風格。戲劇藝術的根本任務是創(chuàng)造反映生活本質的典型人物,而我們所選擇的題材必須最適合于表現他們的典型性格。在生活里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不一定就是藝術里的典型。我們必須把生活里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加以集中概括,才能創(chuàng)造出藝術的典型。我們劇作者必須根據他自己的風格來選擇他的題材。某種題材不適合他自己的風格,就不得不割愛。所以題材的選擇和處理都不是憑作者一時的靈感或是其他偶然的因素來決定的,而是根據他的立場和世界觀,根據他的藝術修養(yǎng)和生活實踐來決定的。世界觀、生活經驗和文藝修養(yǎng)是作家選擇題材、處理題材的基礎。
同一題材,可以寫成各種不同的作品,也可以用各種不同的題材來表現相同的主題。因之,確定題材和確立主題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是兩個不可分割的首要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