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中國歷朝通俗演義》系列之一。《中國歷朝通俗演義》系列為風(fēng)靡海內(nèi)外的一部通俗歷史巨著,浩浩一千余回,寫盡幾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記述了2166年的歷史,共計11部1040回,約600萬字。毛澤東在紅軍長征到達(dá)陜北后不久,也曾致電李克農(nóng):“請購整個《中國歷朝通俗演義》兩部!弊阋姳鞠盗袝哂袠O強的史學(xué)價值、文化價值、珍藏價值、饋贈價值。
第一回 射蛇首興王呈預(yù)兆 睹龍顏慧婦忌英雄
第二回 起義師入京討逆 迎御駕報績增封
第三回 伐南燕冒險成功 捍東都督兵御寇
第四回 毀賊船用火破盧循 發(fā)軍函出奇平譙縱
第五回 搗洛陽秦將敗沒 破長安姚氏滅亡
第六回 失秦土劉世子逃歸 移晉祚宋武帝篡位
第七回 弒故主冤魂索命 喪良將胡騎橫行
第八回 廢營陽迎立外藩 反江陵驚聞內(nèi)變
第九回 平謝逆功歸檀道濟 人夏都擊走赫連昌
第十回 逃將軍棄師中虜計 亡國后侑酒作人奴
第十一回 破氐帥收還要郡 殺司空自壞長城
第十二回 燕王弘投奔高麗 魏主燾攻克姑臧
第十三回 捕奸黨殷景仁定謀 露逆萌范蔚宗伏法
第十四回 陳參軍立柵守危城 薛安都用矛刺虜將
第十五回 騁辯詞張暢報使 貽溲溺臧質(zhì)復(fù)書
第十六回 永安宮魏主被戕 含章殿宋帝遇弒
第十七回 發(fā)尋陽出師問罪 克建康梟惡鋤奸
第十八回 犯上興兵一敗涂地 誅叔納妹只手瞞天
第十九回 發(fā)雄師慘屠骨肉 備喪具厚葬妃嬙
第二十回 狎姑姊宣淫鸞掖 辱諸父戲宰豬王
第二十一回 戕暴主湘東正位 討宿孽江右鏖兵
第二十二回 掃逆藩眾叛蕩平 激外變四州淪陷
第二十三回 殺弟兄宋帝濫刑 好佛老魏主禪統(tǒng)
第二十四回 江上墮謀親王授首 殿中醉寢狂豎飲刀
第二十五回 討權(quán)臣石頭殉節(jié) 失鎮(zhèn)地櫟林喪身
第二十六回 篡宋祚廢主出宮 弒魏帝淫嫗專政
第二十七回 膺帝篆父子相繼 禮名賢昆季同心
第二十八回 造孽緣孽兒自盡 全愚孝愚主終喪
第二十九回 蕭昭業(yè)喜承祖統(tǒng) 魏孝文計徙都城
第三十回 上淫下蒸丑傳宮掖 內(nèi)應(yīng)外合刃及殿廷
第三十一回 殺諸王宣城肆毒 篡宗祚海陵沉冤
第三十二回 假仁襲義兵達(dá)江淮 易后廢儲釁傳河洛
第三十三回 兩國交兵齊師屢挫 十王駢戮蕭氏相殘
第三十四回 齊嗣主臨喪笑禿鶩 魏淫后流涕陳巫蠱
第三十五回 泄密謀二江授首 遭主忌六貴濤誅
第三十六回 江夏王通叛亡身 潘貴妃人宮專寵
第三十七回 殺山陽據(jù)城傳檄 立寶融廢主進(jìn)兵
第三十八回 張欣泰敗謀罹重辟 王珍國懼禍弒昏君
第三十九回 諫遠(yuǎn)色王茂得嬌娃 竊大寶蕭衍行弒逆
第四十回 蕭寶夤乞師伏虜闕 魏邢巒遣將奪梁州
第四十一回 弟子輿尸潰師洛口 將帥協(xié)力戰(zhàn)勝鍾離
第四十二回 誣通叛魏宗屈死 圖規(guī)復(fù)梁將無功
第四十三回 充華產(chǎn)子嗣統(tǒng)承基 母后臨朝窮奢極欲
第四十四回 筑淮堰梁皇失計 害清河胡后被幽
第四十五回 宣光殿省母啟爭端 沃野鎮(zhèn)弄兵開禍亂
第四十六回 誅元義再逞牝威 拒葛榮輕罹賊網(wǎng)
第四十七回 蕭寶夤稱尊叛命 爾朱榮抗表興師
第四十八回 喪君有君強臣謝罪 因敵攻敵叛王人都
第四十九回 設(shè)伏甲定謀除惡 縱輕騎入闕行兇
第五十回 廢故主迎立廣陵王 煽眾兵聲討爾朱氏
第五十一回 戰(zhàn)韓陵破滅子弟軍 入洛宮淫悉大小后
第五十二回 梁太子因憂去世 賀拔岳被賺喪身
第五十三回 違君命晉陽興甲 謁行在關(guān)右迎鑾
第五十四回 飲宮中魏主遭鴆毒 陷澤畔竇泰死戰(zhàn)場
第五十五回 用少擊眾沙苑交兵 廢舊迎新柔然納女
第五十六回 戰(zhàn)邙山宇文泰敗潰 幸佛寺梁主衍舍身
第五十七回 責(zé)賀琛梁廷草敕 防侯景高氏留言
第五十八回 悍高澄毆禁東魏主 智慕容計擒蕭淵明
第五十九回 縱叛賊朱異誤國 卻強寇羊侃守城
第六十回 援建康韋粲捐軀 陷臺城梁武用計
第六十一回 困梁宮君王餓死 攻湘州叔侄尋仇
第六十二回 取公主侯景脅君 篡帝祚高洋竊國
第六十三回 陳霸先舉兵討逆 王僧辯卻賊奏功
第六十四回 弒梁主大憝行兇 臠侯賊庶支承統(tǒng)
第六十五回 殺季弟特遣猛將軍 鴆故主兼及親生女
第六十六回 陷江陵并戕梁元帝 誅僧辯再立晉安王
第六十七回 擒敵將梁軍大捷 逞淫威齊主橫行
第六十八回 宇文護(hù)挾權(quán)肆逆 陳霸先盜國稱尊
第六十九回 討王琳屢次交兵 諫高洋連番受責(zé)
第七十回 戮勛戚皇叔篡位 溺懿親悍將逞謀
第七十一回 遇強暴故后被污 違忠諫逆臣致敗
第七十二回 遭主嫌侯安都受戮 卻敵軍段孝先建功
第七十三回 背德興兵周師再敗 攬權(quán)奪位陳主被遷
第七十四回 昵奸人淫后殺賢王 信刁媼昏君戮胞弟
第七十五回 斛律光遭讒受害 宇文護(hù)稔惡伏誅
第七十六回 選將才獨任吳明徹 含妒意特進(jìn)馮小憐
第七十七回 韋孝寬獻(xiàn)議用兵 齊高緯挈妃避敵
第七十八回 陷晉州轉(zhuǎn)敗為勝 擒齊王取亂侮亡
第七十九回 老將失謀還師被虜 昏君嗣位慘戮沉冤
第八十回 宇文婦醉酒失身 尉遲公登城誓眾
第八十一回 失鄴城皇親自刎 篡周室勛戚代興
第八十二回 揮刀遇救逆弟敗謀 酣宴聯(lián)吟艷妃專寵
第八十三回 長孫晟獻(xiàn)謀制突厥 沙缽略稽首服隋朝
第八十四回 設(shè)行省遣子督師 避敵兵攜妃投井
第八十五回 據(jù)湘州陳宗殉國 撫嶺表冼氏平蠻
第八十六回 反罪為功筑宮邀賞 寓剿于撫徙虜實邊
第八十七回 恨妒后御駕人山鄉(xiāng) 謀奪嫡計臣賂朝貴
第八十八回 太子勇遭讒被廢 庶人秀幽錮蒙冤
第八十九回 侍病父密謀行逆 烝庶母強結(jié)同心
第九十回 攻并州分遣兵戎 幸洛陽大興土木
第九十一回 促蛾眉宣華歸地府 駕龍舟煬帝赴江都
第九十二回 巡塞北厚撫啟民汗 幸河西窮討吐谷渾
第九十三回 端門街陳戲示番夷 觀瀾亭獻(xiàn)詩逢鬼魅
第九十四回 征高麗勞兵動眾 潰薩水折將喪師
第九十五回 楊玄感兵敗死窮途 斛斯政拘回遭慘戮
第九十六回 犯乘輿圍攻紫寨 造迷樓望斷紅顏
第九十七回 御苑賞花巧演古劇 隋堤種柳快意南游
第九十八回 麻叔謀罪發(fā)受金刀 李玄邃謀成建帥府
第九十九回 迫起兵李氏人關(guān)中 囑獻(xiàn)書矮奴死闕下
第一百回 弒昏君隋家數(shù)盡 鴆少主楊氏兇終
《國學(xué)傳世經(jīng)典:南北朝通俗演義(典藏版 套裝上下冊)》:
毛澤東在紅軍長征到達(dá)陜北不久,即致電李克農(nóng):“請購整個《中國歷朝通俗演義》兩部!碑(dāng)值內(nèi)戰(zhàn)未已、外患方殷、戎馬倥傯、日理萬機之際,猶急于閱讀這部巨著,充分說明它能夠發(fā)揮巨大的歷史借鑒作用。時過半個多世紀(jì),改革開放,百廢俱興,人們依然需要閱讀它。三秦出版社的朋友們有鑒于此,決定據(jù)會文堂原版整理重印,這的確是讀書界的大喜事,值得歡迎。
我國歷史悠久,歷史著作浩如煙海,僅就其中的“正史”而言,清乾隆時所定的“二十四史”包括《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和《明史》,共3259卷,再加上《新元史》257卷和《清史稿》536卷,共4052卷。這種代代相銜,自成體系,記載我國從上古至清末幾千年歷史的皇皇巨著,世界罕有其匹,是巨大的精神財富。然而卷帙浩繁,文義精奧,令非專業(yè)的廣大讀者望洋興嘆。因此,民間藝人和文人中的有識之士,早就注意作通俗化、趣味化的工作!度龂萘x》和《東周列國志》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作。
晚清以來,列強入侵,國勢陵夷,愛國志士們從各方面謀求救國之道,“小說救國”、“演義救國”的理論和實踐,也層出不窮。1897年創(chuàng)刊的《演義白話報》連載《通商原委演義》,共24回,專寫鴉片戰(zhàn)爭歷史,后來出單行本,題為《罌粟花》。1912年上海書局印行自由生著的《新漢演義》,共40回,寫辛亥革命史。同一年,廣益書局刊行雪巷著的《神州光復(fù)志演義》,共120回,寫明亡至民國成立的歷史。《太平天國演義》、《洪秀全演義》等也紛紛問世。著名譴責(zé)小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的作者吳沃堯(1866-1910)更“發(fā)大誓愿編撰歷史小說”(《歷史小說總序》),可惜他只寫了半部《西晉演義》就擱筆了。而真正完成規(guī)模宏大的歷史小說《中國歷朝通俗演義》創(chuàng)作的,則是比吳沃堯晚生11年的蔡東藩。
蔡東藩(1877-1945),名■,字椿壽,筆名東帆,是一位詩人、教育家、編輯、歷史學(xué)家、演義作家與醫(yī)生,浙江蕭山縣臨浦鎮(zhèn)戴家橋人。十七歲中秀才,二十七歲時以
《中國歷朝通俗演義》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寫了2166年的歷史,包括《前漢通俗演義》、《后漢通俗演義》、《兩晉通俗演義》、《南北史通俗演義》、《唐史通俗演義》、《五代史通俗演義》、《宋史通俗演義》、《元史通俗演義》、《明史通俗演義》、《清史通俗演義》、《民國通俗演義》共11部,1040回,約600萬字,均由上海會文堂書局陸續(xù)印行。其中的《民國通俗演義》共120回,寫至1920年。其后書局請許廑父續(xù)寫40回,寫至1924年。許廑父初為小學(xué)教員,后來當(dāng)報社記者,編過杭州《東南日報》副刊,抗戰(zhàn)初期,曾寫過一本《鏡花新緣》諷刺小說問世。
蔡東藩最先撰寫的是《清史通俗演義》,1916年9月問世,最后完成的是《后漢通俗演義》,1926年秋季脫稿。在大約11年的時間里完成了11部演義,而每寫一部演義,都得搜輯、研讀有關(guān)的大量史料。前面談過,光“正史”就有4052卷,但光研讀“正史”還遠(yuǎn)遠(yuǎn)不夠。例如他寫《元史通俗演義》,除了根據(jù)《元史》,還參考了《元秘史》、《蒙韃備錄》、《蒙古源流》、《元史譯文補證》與國外有關(guān)蒙古史的譯文。由此可見,蔡東藩為了完成這部普及祖國歷史知識的通俗演義,付出了多么艱巨的、幾乎令人難以想象的精神勞動。
蔡東藩寫這部歷史演義,有明確的宗旨。其宗旨可概括為:普及歷史知識,揭示歷史經(jīng)驗、教訓(xùn),為通俗教育之助。
《前漢通俗演義序》云:
所有前漢治亂之大凡備載而無遺,而于女禍、外戚之興衰,尤再三致意,揭示后人。非敢謂有當(dāng)史學(xué),但以淺近之詞,演述故乘,期為通俗教育之助云爾。
《五代史通俗演義序》云:
五代之禍烈矣,而推厥禍胎,實始于唐季之藩鎮(zhèn)。病根不除,愈演愈烈,因此有五代史之結(jié)果。今則距五季已閱千年,而軍閥乘權(quán),爭端迭起,縱橫捭闔,各戴一尊,幾使全國人民涂肝醢腦于武夫之腕下,抑何與五季相似歟!況乎綱常凌替,道德淪亡,內(nèi)治不修,外侮益甚,是又與五季之世有同慨焉者。殷鑒不遠(yuǎn),覆轍具存,告往而果能知來,則泯泯棼棼之中國,其或可轉(zhuǎn)禍為福,不致如五季五十余年之憂亂也歟!
《兩晉通俗演義序》云:
不有內(nèi)訌,即有外侮,甚矣哉,有史以來未有若兩晉禍亂之烈也!夫內(nèi)政失修,則內(nèi)訌必起;內(nèi)訌起,則外侮即乘之而入。木朽蟲生,墻罅蟻入,自古皆然,晉特其較著耳。鄙人愧非論史才,但據(jù)歷代之事實,編為演義,自南北朝以迄民國,不下十?dāng)?shù)冊,大旨在即古證今,懲惡勸善,而于《兩晉演義》之著手,則于內(nèi)訌、外侮之所由始,尤三致意焉。蓋今日之大患,不在外而在內(nèi),內(nèi)訌迭起而未艾,吾恐五胡十六國之禍,不特兩晉為然,而兩晉即今日之前車也。天下寧有蚌鷸相爭而不授漁人以利乎?若夫辨忠奸、別貞淫、扶明昧、核是非,則為書中應(yīng)有之余義,非敢謂上附作者之林,亦聊以寓勸戒之意云爾。
《清史通俗演義序》云:
擇其關(guān)系最大者編為通俗演義,……至關(guān)于帝王專制之魔力,尤再三致意,懸為炯戒,……以之供普通社會之眼光,或亦國家思想之一助云爾。其他幾部演義的序,也體現(xiàn)了同樣的精神?梢钥闯觯鹤髡咭允窞殍b、古為今用的寫作意圖,表現(xiàn)得十分突出。而通讀《中國歷朝通俗演義》,便可驗證他的這種寫作意圖,是貫徹始終的。
蔡東藩的寫作宗旨決定了他的寫作體例。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在吸取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及范曄《后漢書》史料的同時,還吸取了民間藝人幾百年“說三分”的藝術(shù)積累(如《三國志平話》),并運用了藝術(shù)虛構(gòu)和夸張,對于三國歷史來說,“七實三虛”,是一部故事性極強、又塑造了許多生動的人物形象的文學(xué)名著。而蔡東藩的寫作宗旨使他不能走羅貫中的創(chuàng)作道路。他在《后漢通俗演義序》中說:
若羅氏所著之《三國志演義》,則膾炙人口,加以二三通人之評定,而價值益增。然與陳壽《三國志》相勘證,則粉飾者十居五六。壽雖晉臣,于蜀魏事不無曲筆,但謂其穿鑿失真,則必?zé)o此弊。羅氏第巧為烘染,悅?cè)攵浚恢詡蝸y真,愈傳愈訛,其誤人亦不少也。
在《后漢通俗演義》寫三國歷史的部分,便經(jīng)常與羅貫中抬杠。而他自己在歷史取材和語言表述方面的原則,則是:
事必紀(jì)實,語不求深,合正稗為一貫,俾雅俗之相宜。——《后漢通俗演義序》
以正史為經(jīng),務(wù)求確鑿;以軼聞為緯,不尚虛誣。——《唐史通俗演義序》
取其易知易解,一目了然,無艱僻淵深之慮!瓗捉(jīng)搜討,幾經(jīng)考證,巨
政固期核實,瑣錄亦必求真!肚迨吠ㄋ籽萘x序》
鄙人之撰歷史演義也有年矣,每書一出,輒受閱者歡迎,得毋以辭從淺近,跡異虛誣,就令草草不工,而于通俗之本旨,固尚不相悖者歟!——《南北史通俗演義序》
若夫燕詞郢說,不列正史,其有可旁證者,則概存之;其無可旁證而太涉荒唐者,則務(wù)從略,或下斷語以明之。文不尚虛,語惟從俗。
他反復(fù)強調(diào)兩點:一、以“正史”為主,兼采稗史、軼聞,而出于稗史、軼聞?wù)唔氂信宰C,對史料“幾經(jīng)考證”,“務(wù)求確鑿”;二、語言力求淺近、通俗,“易知易解”。這兩點,都是從普及歷史知識、提供歷史借鑒,有助于“通俗教育”的角度考慮的。
《中國歷朝通俗演義》的體例還有一點值得一提!端疂G》有金圣嘆的批語,《三國演義》有毛宗崗的批語,而蔡東藩則自批自注。批注有夾批夾注和總批,涉及許多方面:一、對有關(guān)的虛誕說法加以批駁,如《明史通俗演義》第11回寫朱元璋欲火攻陳友諒舟師而無東北風(fēng),鐵冠道人說:“真人出世,鬼神效靈!敝茴嵳f:“今日黃昏便有東北風(fēng)!眾A批云:“此系測算所知,莫視他能呼風(fēng)喚雨!倍τ谀承┦妨系倪\用注明出處和異同,如《宋史通俗演義》第33回寫到朱壽昌棄官尋母時,夾注云:“《宋史·壽昌本傳》謂劉氏方娠即出,壽昌生數(shù)歲還家。但王偁《東都事略》、蘇軾《志林》,皆云壽昌三歲出母,今從之!比、對于古代的某些官制、法制、地理、器物、名號乃至方言俚語,加以通俗的解釋,如《前漢通俗演義》第82回寫霍光出葬時“用辒辌車載靈柩”,夾注云:“辒辌車為天子喪車為天子喪車,車中有窗,閉則溫,開則涼,故名韞椋車。”四、對所寫某些人物或褒或貶,如《明史通俗演義》第3回寫馬氏多次向朱元璋進(jìn)諫,夾批云:“好馬氏,好賢婦,我愿范金事之!比纭睹駠ㄋ籽萘x》第75回總批云:“袁氏一生之目的,莫過于為帝,而袁氏一生之大誤,亦莫甚于為帝。小言之,則有背盟之咎;大言之,則有叛國之愆!蔽、對自己的構(gòu)思、布局、筆法、見解等自夸自贊,如《前漢通俗演義》第1回痛斥秦始皇為“絕對專制”,而稱“集思廣益,依從輿論,好民所好,惡民所惡”的“圣帝明王”為“開明專制”,夾評云:“聲大而閎。”至于“別具只眼”、“眼光四射”、“插入此段,包含無數(shù)筆墨”、“摹寫有致”、“用虛寫法,比實寫大有神采”之類的評語,更多處可見?傊,種種批注,都有助于讀者理解正文、弄清歷史,是和進(jìn)行“通俗教育”的寫作宗旨一致的。
蔡東藩是一位熱誠的愛國主義者。他的這部《中國歷朝通俗演義》在許多地方體現(xiàn)了反對專制、反對割據(jù)、反對內(nèi)訌、反對外來侵略和愛國、愛民、愛民主的思想。
這部用章回小說體裁寫成的《中國歷朝通俗演義》不是像《三國演義》那樣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藝術(shù)形象的文學(xué)作品,而是史實力求確鑿的通俗歷史書。當(dāng)然,寫通俗的歷史書,也需要有文學(xué)修養(yǎng)。蔡東藩早年有“神童”之譽,才思敏捷、文筆雄健、博覽群書,其后又在詩詞、散文、楹聯(lián)等方面有豐富的創(chuàng)作實踐。未出版的詩詞有《風(fēng)月吟草》、《寫憂草》和《劫后余生》(長篇敘事詩),已出版的著作有《中等新論說文范》、《客中消遣錄》、《楹聯(lián)大全》、《續(xù)增唐著新尺牘》和《新幼學(xué)瓊林》等。他的文筆,是經(jīng)過多方面鍛煉的。因此,《中國歷朝通俗演義》的正文、批注、章回題目、詠史詩、下場詩等,都明暢、工穩(wěn),其寫景摹人,也不乏精彩之處。問世以來頗受讀者歡迎,并非偶然。
作者歷史觀的局限性和某些錯誤思想,也不可避免地表露于這部巨著之中。例如對農(nóng)民起義和少數(shù)民族運動橫加誣蔑,對婦女的看法充溢著封建氣味,在人事休咎、朝代興亡問題上未能跳出天命論、因果報應(yīng)論的泥坑等等,雖然與全書的民主性精華和巨大成就相比只處于次要地位,但畢竟是白璧之玷。我們渴望有一部觀念先進(jìn)、文筆優(yōu)美、足以充分反映歷史真實的新的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問世,但在尚無此類新著問世的今天,蔡東藩的這部巨著仍然是迫切需要的。只要以分析的、批判的態(tài)度閱讀它,便會在普及歷史知識、提供歷史借鑒方面發(fā)揮積極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