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都認為,我們每天做的大部分選擇都是深思熟慮決策的結果,其實并非如此。人每天的活動中,有超過40%是習慣的產物,而不是自己主動的決定。在過去的20年里,神經學家、心理學家、社會學家以及市場營銷人員通過研究不僅發(fā)現(xiàn)了習慣的運作機理,更重要的是,他們發(fā)現(xiàn)了改變習慣的方法。
習慣是我們刻意或深思后做出的選擇,是即使過了一段時間不再思考,也仍然經常甚至每天都在做的行為。這是我們神經系統(tǒng)的自然反應。習慣形成后,我們的大腦進入省力模式,不再全心全意地參與決策過程,所以除非你刻意對抗某個習慣,或者意識到其他新習慣的存在,否則該行為模式就會自然而然地啟動。雖然每個習慣的影響相對來說并不大,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習慣綜合起來就會對我們的健康、效率、個人經濟安全以及幸福有著巨大的影響。
習慣強而有力,卻也能刻意培養(yǎng);習慣不能被消除,卻能被替代。
本書作者綜合了近20年科學家與商業(yè)對于“習慣學”的研究,包括數(shù)百篇學術研究、300多位科學家與企業(yè)管理者的訪談,以及數(shù)十家企業(yè)的實踐研究成果,分三個部分探討了個人的習慣、成功組織的習慣以及社會群體的習慣,作者都希格認為,只要掌握“習慣回路”,學習觀察生活中的暗示與獎賞,找到能獲得成就感的正確的慣常行為,無論個人、企業(yè),還是社會群體,都能改變根深蒂固的習慣。學會利用“習慣的力量”,就能讓人生與事業(yè)煥然一新。
她是科學家最喜歡的研究對象。
麗莎?艾倫是一位34歲的女士。她16歲就開始吸煙喝酒,之后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和肥胖做斗爭。她曾借債度日,在她20多歲的時候,就有討債公司追著她索要1萬美元的債務。簡歷顯示,她最長的一份工作也只做了不到一年。
不過,今天站在研究人員面前的這位女士苗條而充滿活力,有著兩條長跑運動員的腿。她看上去比檔案照片上的自己要年輕10歲,比房間里其他人都更加健康。根據麗莎最近的情況資料,她不再拖欠外債,也不再喝酒,而且已經在一家圖形設計公司連續(xù)干了39個月。
麗莎每次去位于馬里蘭州貝塞斯達的實驗室時,都要回答清單上的問題!澳闵洗挝鼰熓鞘裁磿r候?”一位醫(yī)生看著清單問道。
“幾乎是4年前了,”她回答道,“從那時起,我減掉了60磅的體重,開始跑馬拉松!彼開始攻讀碩士學位,并買了房,這可是個不小的轉變。
房間里的科學家——有神經學家、心理學家、遺傳學家和社會學家,在過去的三年里,依靠美國國家健康研究所的資金,研究測試了包括麗莎在內的24個人——有吸煙上癮的、暴飲暴食的、酗酒成性的、瘋狂購物的,以及有其他破壞性習慣的人。這些被測試者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的生活都在較短的時間內煥然一新。研究人員想弄清楚這是怎么發(fā)生的。所以,他們測量了所有被測試者的主要表征,在被測試者的家中安裝攝像頭,觀察被測試者的日常活動,研究他們的DNA(脫氧核糖核酸)序列。在科技的幫助下,科學家們可以實時觀察人類大腦。當被測試者接觸到諸如吸煙和美食的時候,研究人員能觀測到他們大腦中血液和電脈沖的情況。研究人員的目標是從神經層面上弄清楚人類習慣的運作機理,以及如何才能改變習慣。
醫(yī)生對麗莎說:“我知道這件事你已經說了很多遍,但我有些同事是聽別人轉述的,你不介意再介紹一遍你是如何戒煙的吧?”
麗莎說:“沒問題啊,這事得從開羅說起!彼忉屨f那次旅行是匆匆決定的。幾個月前,她的丈夫下班回家說要跟她離婚,因為他有了另一個女人。麗莎愣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然后意識到自己的婚姻完蛋了。她先是難受了一段時間,后來開始著了魔似的調查他,跟蹤他的新女友走遍全城,還在午夜的時候打她的電話,然后掛機。有一天晚上,麗莎喝得醉醺醺地出現(xiàn)在這個女人的家門口,她用力敲打著大門,尖叫著說要放火把房子燒掉。
麗莎說:“那段時間我過得不太好,我一直想去親眼看看金字塔,我的信用卡還沒刷爆,所以就去了!
抵達開羅后的第一個早晨,麗莎在附近清真寺召喚祈禱者的聲音中醒來。酒店房間里一片漆黑,因為看不見,加上時差沒倒過來,于是她起身找煙抽。
她的頭太暈了,直到聞到塑料燒焦的味道才意識到自己把鋼筆當萬寶路香煙點著了。在過去的4個月中,哭泣、暴飲暴食、失眠、無助、抑郁、憤怒填滿了她的生活,伴隨的還有被羞辱的感覺。麗莎躺在床上,感覺自己崩潰了,她說:“當時感到一陣難受,我覺得我想要的一切都變得支離破碎,連抽煙都出問題。然后,我開始想我的前夫,還有回去之后找新工作會有多難,我又會有多討厭那個工作。此外,我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的健康狀況很差。我從床上起來,結果打翻了水罐,它掉在地板上摔得粉碎,我哭得更厲害了。心里滿是絕望,好像我不得不有所改變,至少改變一樣我可以控制的東西!
麗莎起來洗了個澡,離開了酒店。她上了一輛出租車,穿過開羅擁擠的街道,走上通往獅身人面像和吉薩金字塔的土路,前往那片一望無際的大沙漠。此刻,她心中的郁悶和怨氣消失了一會兒。她想自己得有個生活的目標、有個努力的方向。
她坐在車里,決定還要來一次埃及,并且要穿越沙漠。
麗莎知道這個想法很瘋狂。她當時身體狀況不好,又胖,也沒有銀行存款。她連自己眼前的這片沙漠叫什么都不知道,也不知道穿越沙漠能否成行。不過,這都不重要,她只需要一件能集中精神的事。麗莎下了決心,要花一年的時間來準備這次穿越。要想活著完成這次遠行,她就必定要做些犧牲。具體來說,她得先戒煙。
11個月后,麗莎成功穿越沙漠,不過她是和其他6個人一起,而且是坐在空調車里穿越的。車里裝有水、食品、帳篷、地圖和定位系統(tǒng),還有一臺雙向電臺,戒不戒煙變得并不重要了。
但當時坐在出租車上,麗莎并不知道會這樣。對實驗室的科學家們來說,她這趟出行的細節(jié)并不重要,因為他們明白,那天在開羅,麗莎下定決心戒煙以實現(xiàn)她的目標,這種思想的細微變化觸發(fā)了一系列的變化,最終影響到了她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那之后的6個月,她用跑步代替了吸煙,這也改變了她的飲食習慣、工作習慣、睡眠習慣、儲蓄習慣、工作日的安排、未來的計劃等。她先開始跑半程馬拉松,然后是全程馬拉松。她重新回學校讀書,買了套房子,并且訂婚了。最后,她受邀參與科學家們的研究,當研究人員開始檢查她大腦的圖像時,他們發(fā)現(xiàn)舊習慣在麗莎大腦中形成的神經模式已完全被新模式取代。研究人員依然能看見以前行為引發(fā)的神經活動,但這些神經脈沖在大量的新脈沖面前顯得微不足道。麗莎的習慣改變了,她的大腦也發(fā)生了變化。
科學家確信,導致這種變化的不是麗莎的開羅之旅,也不是離婚或那次沙漠之旅,而是因為麗莎集中精神,開始想改掉吸煙這個習慣。所有被測試者都經歷了相似的過程。通過集中在一個模式(即所謂的關鍵習慣)上,麗莎學會了如何改變生活中的其他習慣。不僅個人能有這種改變,當公司聚焦習慣的改變時,整個公司都會發(fā)生變化。比如寶潔、星巴克、鎂鋁公司與塔吉特公司,就抓住了這個要點,進而影響到整個公司的運作、員工之間的交流,甚至在客戶未察覺的情況下,影響到了人們的購物方式。
一位研究人員在測試接近尾聲時跟麗莎說:“我想讓你看看最近的掃描結果。”他在電腦上打開了一張照片!澳憧吹绞澄锏臅r候,”他一邊說一邊指著大腦中心附近的一塊地方,“大腦與欲望和饑餓有關的區(qū)域依然活躍,大腦依然在制造讓你暴飲暴食的沖動,但是,這個區(qū)域有新活動!毖芯咳藛T指著離她前額最近的區(qū)域接著說,“我們相信大腦的這部分開始抑制你的行為,讓自律行為開始了,這里的活動隨著你成功的次數(shù)越來越多,變得越來越明顯!
麗薩是科學家們最喜歡的被測試者,因為她的大腦掃描圖非常有趣,在制作行為模式圖(也就是習慣在我們大腦內所在位置的圖)時非常有用。醫(yī)生告訴她:“你在幫助我們弄清楚決定是如何變成自動行為的!
房間里的所有科研人員都覺得他們即將收獲大發(fā)現(xiàn),事實的確如此
前 言 // V
第一部分 個體的習慣
第一章 習慣回路 習慣是如何運作的?
某段記憶比另一段更重要? // 005
暗示、慣常行為和獎賞 // 013
習慣是脆弱的 // 021
尋找幸福的能力 // 026
第二章 渴求的大腦 如何創(chuàng)造新習慣
“白速得”與全民刷牙的習慣 // 033
“紡必適”的除異味策略 // 038
滿足潛意識的成就感 // 044
渴求驅動習慣 // 053
第三章 習慣改變的黃金法則 為什么習慣會發(fā)生變化
海盜隊:不是創(chuàng)造新習慣,而是改變球員的舊習慣 // 063
匿名戒酒社:是習慣還是成癮? // 068
你眼睛看著哪里? // 079
習慣不能被消除,只能被替代 // 082
第二部分 成功的組織機構的習慣
第四章 核心習慣 最重要的習慣
什么是核心習慣? // 099
首先找到“小成功” // 109
建立能融入新價值觀的文化 // 116
第五章 星巴克和成功的習慣 讓意志力變成自發(fā)意識
意志力甚于好奇心 // 127
當自律成為企業(yè)習慣 // 131
關鍵時刻與慣例 // 139
自主支配的機會 // 145
第六章 危機就是轉機 領導者怎樣通過意外事件創(chuàng)造新習慣
醫(yī)療事故:危險的習慣模式 // 153
合理的平衡點 // 158
重新分配責任 // 163
抓住危機,重塑組織習慣 // 171
第七章 連鎖銷售商能預知消費者的行為 企業(yè)如何預測和操縱你的習慣
如何預測哪些是懷孕的顧客? // 181
音樂行業(yè):化生為熟 // 195
用舊的習慣裝扮新的內容 // 202
第三部分 社會的習慣
第八章 蒙哥馬利公交車抵制事件 社會運動如何發(fā)生
熟人社區(qū)與群體 // 215
弱聯(lián)系的力量 // 222
靈性成長:習慣讓精神豐滿 // 230
第九章 自由意志的神經學 我們是否要為自己的習慣負責?
賭徒巴赫曼 // 245
習慣的道德和選擇 // 250
誘惑、夢游癥和癮 // 258
重塑習慣的社會責任 // 265
后 記 // 273
附 錄 // 283
致 謝 // 295
譯后記 //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