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機器越來越聰明,如何成為不被機器替代的少數(shù)人?
人工智能飛速發(fā)展,人類會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計算機更好?
計算機能夠比人類更好地駕駛汽車,比法律專家更準確地預測法院的裁決,計算機更善于面部識別,計算機操控的機器人奔波于辦公室和工廠,甚至完成外科手術更快捷、更可靠、更省錢,當這一切來臨時,人類的希望何在?
不難想象一個噩夢般的場景:計算機接管了大部分當前需要花錢雇人完成的工作。誠然,我們?nèi)匀恍枰邔記Q策人員和計算機開發(fā)人員,但是,這些工作不足以滿足勞動人口的工作需求,或者不足以提高所有人的生活水準。上百萬人將會輸給機器,被機器所取代嗎?這個無可逃避地問題正在對商業(yè)、教育,經(jīng)濟以及政策產(chǎn)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暢銷書《天才源自刻意練習》作者,解釋了經(jīng)濟活動中有價值的技能是如何發(fā)生歷史性變化的。在未來,我們獲取成功所必需的技能,不再是技術性的、通過課堂傳授獲得的左腦型技能,盡管在以往的經(jīng)濟發(fā)展中,工人的確需要掌握這些技能。正好相反,在強大的驅動力之下,我們彼此互助共同完成任務,人類的優(yōu)勢來自深層、根本的人類技能同理心、創(chuàng)造力、社會敏感性、講述故事、幽默、建立人際關系,以及比邏輯敘述更強有力地自我表達。這是我們創(chuàng)造經(jīng)久不衰的價值,而不被科技所取代的方法,更是我們天生具有的技能。
這些高價值技能可以帶來巨大的競爭優(yōu)勢更專一的客戶、更強大的文化、更具顛覆性思想以及更高效的團隊。盡管,許多人認為這些技能是人的內(nèi)在特質(zhì),他真是個善于和人打交道的人,
她天生富有創(chuàng)造力, 但實際上,這些技能是可以培養(yǎng)的,很多遠見卓識的組織已經(jīng)開始培養(yǎng)了。例如:
l 克利夫蘭醫(yī)療中心高度重視對醫(yī)生和其他雇員的同理心培訓,以此提高病人的療效,從而降低醫(yī)療費用;
l 美國陸軍進行軍事訓練革命,聚焦人際交流能力,使部隊更加強大,在真實的戰(zhàn)斗任務中取得了巨大成功;
l 斯坦福大學商學院徹底修訂課程,突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以培養(yǎng)人際交往技能。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關注的焦點不應該是如何在計算機能勝任的工作中擊敗它,否則,我們必然會輸?shù)舯荣。相反,我們應該發(fā)展根本的人類技能,教導孩子不僅要重視科技,更要豐富人際交往經(jīng)驗。只有這樣,孩子們才會因之成為不會被機器替代的人。科爾文證明,人類擁有成就偉大所必需的技能,其程度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
有些事兒我們不想讓機器干
(萬維鋼,科學作家,在得到App設有專欄《精英日課》)
在即將到來人工智能時代,人到底應該怎么辦,怎么做才能不把工作輸給機器人,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一個熱門話題。談論這個問題有兩個危險。
第一個危險是你可能會低估人工智能。我曾經(jīng)在《萬萬沒想到》這本書里說,計算機下國際象棋厲害,但是面對復雜度高得多的圍棋就不行了,所以人應該如何如何……我這個說法其實是當時人們的共識結果我的書出來還不到兩年,AlphaGo就贏了李世石和柯潔,F(xiàn)在人工智能的圍棋水平比人類至少高出一個段位。我后來收到好多次讀者來信說你的書得改了。
第二個危險是你可能會低估人。2012年,麻省理工學院的兩個管理學教授,埃里克布林約爾松(Erik Brynjolfsson)和安德魯麥卡菲(Andrew McAfee)出了一本書,叫《與機器競賽》(Race against the machine),從經(jīng)濟學的角度,把人工智能取代人類工作這個問題嚴肅地擺在世人面前。他們2016年又出了第二本書,叫《第二次機器革命》(The second machine
age),說了類似的意思,這本書還被人為是近年以來極其重要的一本商業(yè)管理類書籍。這兩本書說的都是人工智能即將導致人類的大失業(yè)。讓兩位教授感到緊張的是,首先,這一輪人工智能將要取代的是放射科醫(yī)生、翻譯、甚至是律師這種高端工作;其次,在美國經(jīng)濟已經(jīng)從金融危機中恢復過來,高速增長的情況下,失業(yè)率卻在居高不下。
然而到了2017年,思想風向就變了。人們意識到放射科醫(yī)生和律師這樣的工作并沒有那么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人的因素仍然非常重要
而且大失業(yè)并沒有發(fā)生:現(xiàn)在美國失業(yè)率下降到了4%,這是歷史上極好的成績。
所以我們到底應不應該擔心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跟人,到底是個什么關系?
技術進步的節(jié)奏捉摸不定,與其搞短期預測,我們不如思考一些更長期、更根本的問題。比如說我們換一個角度。我們不問人工智能到底有什么是不能干的干脆假定將來人工智能什么都能干。我們改問這個問題:
有沒有什么事情,是哪怕機器也能做,甚至能做得比人還好,但我們還是希望找個真實的人來做的?
這就是杰夫科爾文(Geoff Colvin)在《不會被機器替代的人:智能時代的生存策略》(Humans Are Underrated: What High Achievers Know That Brilliant
Machines Never Will )這本書里想說的事兒。
科爾文是個功力深厚的媒體人,他不僅僅報道別人的研究結果,而且能自己調(diào)研,總結和提出新思想。我讀的上一本科爾文的書叫 Talent is Overrated,中文版把書名翻譯成《天才源自刻意練習》,而直譯的話則是天才被高估了這和現(xiàn)在這本書書名的直譯人類被低估了正好連貫對仗。據(jù)我所知,科爾文《天才源自刻意練習》這本書其實比格拉德威爾的《異類》更早介紹了刻意練習的概念,而且我認為科爾文說得更好。
那么在科爾文看來,人類在哪些方面被低估了呢?
科爾文說,如果說將來人工智能技術無比發(fā)達,能制造出來跟人一模一樣,有人類全部功能的機器人,已經(jīng)到了你無法區(qū)別誰是人誰是機器的程度,那萬事皆休,人肯定不如機器。但是就目前人工智能的研發(fā)水平而言,機器雖然在某些方面比人強得多,但畢竟跟人是有區(qū)別的,我們總能看出來誰是人,誰是機器。這就給人留下了機會。
亞利桑那州有個兩次暴力性侵兒童的罪犯,即將刑滿。而該州法律規(guī)定,像這樣的罪犯,即便刑期滿了,如果他未來再次犯罪的可能性比較大,可以把他轉到精神病院繼續(xù)關起來。到底是放是關,陪審團說了算。研究者利用這個案例搞了個實驗。
研究者找來一百多位可能當陪審員的人,把他們分成兩組,讓他們觀看整個庭審過程律師、檢察官、精神病專家,都是真的唯一區(qū)別是在兩組陪審員看到的錄像里的專家證詞不同。
在第一組中,專家說自己跟罪犯有兩個小時的面談,然后根據(jù)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判斷,他仍有強烈暴力犯罪傾向,應該繼續(xù)關起來。
第二組中,同一個專家,說自己并未見到罪犯本人,他只是把罪犯的所有相關數(shù)據(jù)輸入一個心理學模型這個工作任何人都可以做而這個模型判斷罪犯仍有強烈暴力犯罪傾向,應該繼續(xù)關起來。
如果你是陪審員,你認為哪個專家的意見更有說服力呢?
這里我先插敘一個背景知識:目前在我聽說過的所有領域從紅酒到政治事件到犯罪預測,專家的個人判斷都遠遠比不上統(tǒng)計模型(現(xiàn)在流行叫大數(shù)據(jù))的預測。所以你應該聽模型的。
但是實驗結果是第一組的專家對陪審團的影響力遠遠超過第二組。
人們更相信面對面的人性化判斷。
我沒有身臨其境,看到這個結論感覺有點詫異。但科爾文又舉了第二個例子:如果你是個病人,你是更愿意相信那些一直在第一線接觸病人的臨床醫(yī)生的判斷呢,還是更相信一個專門搞科研的醫(yī)學家的判斷?臨床醫(yī)生也得聽論文的對吧?但結果是病人更相信臨床醫(yī)生。
也就是說,人有這么一種偏見,喜歡過高評價人與人面對面交往這個行為,而對抽象數(shù)據(jù)不怎么買賬。這是可以理解的,人類有史以來都是面對面交往的,而抽象數(shù)據(jù)這種東西可能根本就沒有進入文化基因。人本質(zhì)上是個社交動物。
這個偏見,在人工智能時代給人類留下了一個工作機會。人工智能再怎么發(fā)達,我們還是要求:
1. 特別重要的決定是由人做出的。如果某國要對其他國家宣戰(zhàn),我們要求這個命令是人下達的,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可能聽從人工智能的指揮,我們不可能把核按鈕交給人工智能。人說了算,不能讓機器說了算。
2. 我們喜歡什么想要什么,這個想法隨時都在變,我們無法給人工智能一個清晰的目標,所以有些事兒還是讓人自己解決比較好因為我們有時候自己都不知道要解決的是什么。
3. 也是特別重要的一點,我們更愿意跟人打交道。
所以想讓別人放著機器不用用你,好的辦法就是表現(xiàn)出人味兒。
從這個角度想,理工男可就有危機了,未來也許是文科生的天下。這本書引用一些調(diào)研說,從2000年開始,工程師們在日常工作中所需要消耗的實際腦力,就已經(jīng)開始下降了?赡茏詣踊潭仍絹碓礁撸敲垂こ處煹幕罹驮絹碓胶唵我簿褪窃絹碓讲恢靛X。
書中有個相當極端的例子。說美國西南航空公司花重金,從眾多申請者中聘請了一位技術特別過硬的IT工程師。這人來了以后就把自己關在辦公室里干活也不出來跟人聊天。結果主管就問他你怎么不聊天?這人說我愛鉆研技術不愛聊天。主管說我們西南航空的企業(yè)文化就是聊天,然后把他解雇了。
不愛社交的IT男不是好同事。
科爾文說,從工業(yè)革命時代開始,人就一直在模仿機器,好像人的價值就是機器化一樣。亨利福特有句名言:我只想要一雙手,為什么每次總有個大腦跟著這雙手?但是現(xiàn)在時代變了,F(xiàn)在機器已經(jīng)能做大部分應該讓機器干的活兒,人就應該去干人該干的事兒。
我認為科爾文這個見解非常有道理,不過作為一個理工男,我還是想多說幾句。
人更愿意跟人交往這個結論當然沒錯,但我的確看到過一些研究,說機器在很大程度上能迎合人的感情訴求。一個青年女性,跟一個原始的機器人聊天程序聊,居然聊著聊著把自己聊哭了。一個大學生在一臺臺式機電腦前參加什么測試,問答完了居然跟這臺電腦產(chǎn)生了感情。所以要說交往,人未必是不可替代的。
那你能說科爾文過分樂觀了嗎?也不是。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些研究恰恰證明了人的感情需求有多么強烈 機器人雖然方便,如果能來一個真人那就更好了。說宅男整天對著電腦打游戲不需要社交的人,可能不理解宅男:游戲恰恰是模擬社交
為什么網(wǎng)絡游戲比單機游戲好玩?因為網(wǎng)絡游戲是跟真人一起玩。
本質(zhì)上說,利用人性化找工作,就是在迎合人的偏見。然而從另一個角度,這種偏見也可以叫做特點。人活著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到底什么叫對?難道按我的偏見走,不也是一種合法的目的嗎?
怎么才能讓自己更人性化呢?結合科爾文這本書,我大概能想到以下這些策略
跟客戶建立個人關系,不要只談利益
衣著打扮、說話語言彰顯個性
一個團隊要有私下的個人互動,要有化學反應
作報告不要把數(shù)字直接擺在別人面前,得發(fā)揮想象力把這些數(shù)字形象化
逢年過節(jié)給群眾送溫暖
關鍵時刻站出來調(diào)動周圍人的情緒
出了事主動承擔責任
表態(tài)支持你支持的人
發(fā)現(xiàn)別人身上的亮點,互相吹捧
面對敵人同仇敵愾
我不能肯定,包括科爾文自己也不能肯定,他在這本書里的論斷都是對的。比如科爾文提到美軍戰(zhàn)斗機飛行員的人的因素非常厲害,優(yōu)秀的飛行員比先進的飛機更重要可是既然人工智能都能下好圍棋,為什么就不能開好戰(zhàn)斗機呢?也許科爾文也會低估人工智能,也會高估人類。
但不論如何,在這個機器橫行的時代,科爾文這本書給我們帶來了一點溫暖,更帶來了一種尖銳思考。中國科普人士都愛嘲諷感性贊美理性,而科爾文提醒我們,理性機器就能做到,也許未來感性如果你知道怎么運用的話更值錢。
杰夫科爾文 Geoff Colvin
《財富》雜志資深編輯,美國廣受尊敬的新聞記者,《財富》全球論壇金牌主持人,經(jīng)常舉辦講座,而且議題廣泛。他常做客電視節(jié)目,也是CB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無線電臺節(jié)目主持人,每周聽眾高達700萬人?茽栁倪是頗受歡迎的演說家,應邀在全球發(fā)表過數(shù)百場演講。
序言 有些事兒我們不想讓機器干(萬維鋼)
第一章 計算機比人類自身發(fā)展更快
夢魘般的未來? / 005
第二章 評估挑戰(zhàn)
新懷疑論者 / 016
當代的鮮明經(jīng)濟特征 / 018
勞動者的第四個重大轉折點 / 022
也許律師不如計算機聰明 / 024
不會卡殼、不知疲倦、不會醉酒的作家 / 027
機器人的觸覺 / 029
計算機能看穿你的謊言 / 032
第三章 人類天性的驚人價值
大腦的真正功能 / 046
不要問計算機不能做什么 / 050
一個更佳的策略 / 052
不只是理論 / 054
思維的價值到底有多大 / 056
從知識型勞動者轉向關系型勞動者 / 058
軍隊發(fā)現(xiàn)了人類領域 / 060
精彩表現(xiàn)的新含義 / 063
第四章 為什么人類需要的技能在衰退
社交技能的供給在縮水,需求在增大 / 071
人類的認知與虛擬生活 / 072
社交媒體糟糕的負面作用 / 076
當面交談的驚人力量 / 078
我們可以扭轉局勢 / 081
第五章 21世紀關鍵的技能
為什么雇主極其需要同理心 / 087
雖不理性,但卻強大 / 090
同情他人以求得生存 / 092
價值更高,但越來越難得 / 097
恢復萎縮的肌肉 / 099
醫(yī)生怎樣發(fā)現(xiàn)了曙光 / 101
你并不理解 / 104
真正的同理心是一種技能,而不是特質(zhì) / 106
第六章 來自戰(zhàn)場的同理心訓練經(jīng)驗
不是戰(zhàn)斗機之間的比拼,而是飛行員之間的較量 / 113
戈爾曼上將傳福音 / 116
與內(nèi)部敵人戰(zhàn)斗 / 120
為何所有組織都需要開展任務后檢視 / 124
首場真實世界的檢驗 / 125
東73 戰(zhàn)役 / 128
數(shù)字化巡禮的開始 / 131
訓練會話,而非格斗 / 133
關于團隊獲得成功的新見解 / 136
第七章 團隊的力量所在
為何團隊變得日益重要 / 143
團隊智力的發(fā)現(xiàn) / 145
成功團隊內(nèi)部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 149
研究成果應用于實踐 / 150
團隊在網(wǎng)絡合作中失去的東西 / 152
比經(jīng)濟學更強大 / 155
奇跡為何會出現(xiàn) / 159
為什么團隊需要時間 / 161
第八章 故事的非凡力量
我們需要聽各種故事 / 171
為什么我們被故事驚呆了 / 174
故事引發(fā)了神經(jīng)耦合 / 178
怎樣絞盡腦汁 / 179
講述就是記憶 / 181
為什么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正在研究故事 / 183
比已知的力量更強大 / 185
第九章 人類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造的本質(zhì)
計算機變得越來越善于創(chuàng)造 / 193
為何高價值的創(chuàng)造性仍將屬于人類 / 195
要想創(chuàng)新,就要交流 / 197
沒有信任,就不可能有創(chuàng)造力 / 200
距離的平方之規(guī)則 / 202
創(chuàng)造力中的人性成分變得更大了 / 206
第十章 這是女性的世界?
先天的差異是真實存在的而且有利于女性 / 213
共情者完勝系統(tǒng)思考者 / 215
掃視完勝聚焦 / 217
兩種消除女性優(yōu)勢的方法 / 220
經(jīng)驗如何保持賽場的平衡 / 223
第十一章 在人性領域取得勝利
不要在一起浪費時間 / 231
信息科技可以施以援手,信不信由你 / 235
公司如何培養(yǎng)高價值技能 / 240
識別勝利者和失敗者 / 246
創(chuàng)造美好的新生活 / 249
致 謝 /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