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千年*思想家馬克思的個人傳記。作者以生動細膩的筆觸,講述了馬克思的光輝一生。
全書從馬克思誕生一直寫到他去世,從他幼年時的成長,青少年時的求學、戀愛,到他唯物主義辯證法思想的形成和發(fā)展,他對于當時的社會狀況、人民生活的觀察和思考,直至創(chuàng)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學說,以及在異常艱苦的環(huán)境中為全世界無產(chǎn)階級奔走、奮斗。
馬克思學識淵博、思想深邃,充滿改造社會的理想并付諸實踐,對國際工人運動和世界范圍內的共產(chǎn)主義運動影響深遠。同時他也是富有愛心、和藹可親的朋友、丈夫和父親。他與燕妮相濡以沫、至死不渝的愛情,他與終生摯友恩格斯感人肺腑的階級友愛,成為傳頌千古的美談。
作者是曾供職于中央編譯局的馬克思主義研究專家。全書融可讀性、史料性與思想性于一體,精選數(shù)百幅珍貴歷史圖片,為讀者深入了解馬克思和他所處的時代,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一)馬克思被西方媒體譽為千年*思想家,他創(chuàng)立的馬克思主義對世界影響深遠。正是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引下,中國共產(chǎn)黨帶領中國人民建立了新中國。當前,馬克思主義仍然是我們不可動搖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和方法論,仍然是新時代我們取得革命和建設勝利的法寶。
(二)權威專家的著述。作者張光明曾任中央編譯局研究員,現(xiàn)為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長期從事世界社會主義史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研究與教學。他筆下的馬克思,栩栩如生,充滿個人魅力。
(三)了解馬克思生平的通俗讀本。本書是普及性的讀本,不過多探討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深層次的問題,而是以通俗易懂、有親和力的語言,客觀描述馬克思的一生,給讀者一個血肉豐滿、生動偉岸的巨人形象。
(四)作者的創(chuàng)作嚴謹而執(zhí)著,對文本的追求精益求精。本書不是短時間寫就的,從初稿到定稿,前后花費了近20年,幾經(jīng)增刪、修改。作者還親自走訪了馬克思故鄉(xiāng),搜集*手資料,力求展現(xiàn)出一個*完整、*真實的馬克思。
(五)圖文并茂。書中精選了數(shù)百幅不同時期與馬克思有關的歷史圖片,并附注了詳細、準確的說明文字,圖文并茂地講述了馬克思的一生,增強了作品的史料性、資料性和可讀性。
(六)閱讀本書,能給我們以有益的啟示。閱讀馬克思,我們可以從他那個時代的社會特點,以及他觀察、分析、處理問題的方法中,獲得有益的啟示。結合當下國內國際形勢,可以更加理性地看清歷史和現(xiàn)實,幫助我們觀察,指導我們思考,促成我們進步。
新版序言
在過去的18年中,作者曾應出版社之約,出過好幾種馬克思的傳記或畫傳。它們以具有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讀者為對象,在內容上追求簡潔明了,在文字上力圖通俗易懂,在那些對于一般讀者來說過于煩瑣的學術問題上,盡量深入淺出。同時,本著對理論、對歷史負責的學者本分,在不少問題上,我們提出了不同于通行觀點的看法。這些書出版后,頗得各不同層次的讀者好評,這對作者是很大的鼓勵。
在準備本版《馬克思傳》時,作者又翻閱了以往所寫的幾篇序言。如今舊作重讀,自我感覺也還有某種意味。茲摘錄幾段如下。
1998年中央黨校出版社版的序言中寫道:以往年代描寫領袖、導師時常見的那種令人生厭的文件腔,今天實在不該再重復了。作者力圖以平實客觀的筆調去敘述事實,與事實無關的空頭高論,則盡行略去。書中的評論,包括對這位偉大人物各時期的貢獻和不足的評價,都確是作者本人的認識,并非違心之論。
2005年我們?yōu)槿A東師大出版社出版的《馬克思畫傳》所寫的序言,交稿后被刪掉了,換成了兩篇由別人寫的序言。這篇序言迄今并未發(fā)表過,因此下面準備作較長的引錄:
馬克思生活在19世紀,那是一個工業(yè)革命空前高漲的世紀,資本主義大踏步前進的世紀,也是一個和我們今天的現(xiàn)實仍然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世紀。馬克思正是這樣一個時代的見證人、分析家和批判大師。他的思想成就,不僅贏得了大批追隨者,甚至也獲得了他的敵人的尊敬;他的名字與那一時代的社會主義工人運動密不可分;他的學說不僅給思想史增添了輝煌的卷頁,
而且在現(xiàn)實的歷史進程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記。
事情還不止如此。馬克思的思想跨越了他的時代,對20世紀直至今天都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
20世紀下半期,有一位并非馬克思主義者的美國學者評論說:馬克思之后的思想史,在很大程度上只不過是和馬克思的對話。在筆者看來,這句話說得十分貼切,而且到當今也還繼續(xù)適用。在今日世界上,當大批復雜而又尖銳的現(xiàn)實問題擺在人們面前,迫切要求得到解答的時候,馬克思的影子總是若隱若現(xiàn)地浮現(xiàn)出來,即使你想要繞過他,也是不可能的。
然而,馬克思從來又都是一個引起無數(shù)爭議和無數(shù)誤解的人。當年他在世時,遭到他尖銳批判的各種社會勢力厭惡他詛咒他,卻并沒有能阻止他的學說在生活中勝利前進;但隨著他的學說成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中的最大思想體系,對他的各種曲解和庸俗化就開始了。這些曲解和庸俗化往往把人們弄得絕望之至,避之唯恐不及,而后世共產(chǎn)主義運動中打著他的旗號犯下的災難性錯誤,更把不少人推到了他的懷疑者和反對者行列里。
在嚴酷的現(xiàn)實面前,馬克思學說的光輝似乎褪色了。于是在現(xiàn)如今的生活中,遠離馬克思、遺忘馬克思,好像成了一件不但不使人尷尬,反而顯得有點時尚的事情。
筆者就曾經(jīng)不止一次地聽到有朋友高傲而輕蔑地宣布:我根本就不看馬克思的書!
我們無法贊同這種態(tài)度。面對這種輕飄飄的自負,我們想說,這對您,
對任何一個有知識的人來說,并不是光榮,因為這里面顯示的不只是無知,
還有偏見。無知和偏見都不值得夸耀,因為它們加在一起,只會阻礙您接近事物的真相。
我們敢說,在馬克思這樣一位大思想家面前,任何一個愿意增進自己的知識,愿意用腦去想,用手去做,用思考去換得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并且愿意真誠地參與人類進步事業(yè)的人,都沒有理由忽視他。只有在你真正讀了、想了之后,你才有權利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哪怕是否定性的意見。
那么,怎樣去讀通馬克思呢?
依筆者之見,唯一管用的辦法,是直接去閱讀馬克思本人。這個閱讀面應當是廣泛的。首先當然是要讀他的書,從他的早期著作《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到《共產(chǎn)黨宣言》,從他花幾十年心血寫出來的巨著《資本論》,
到他的大量其他著作、手稿和書信,讀得越多越細,越有好處。還應當讀讀他的同時代人以及后世馬克思主義的各種信奉者和批評者的著作,這樣才能從比較中去思考,去鑒別。除此之外,還有一項重要內容,那就是認真讀通讀透世界歷史。馬克思學說在根本上是一門歷史科學,對于他的學說,也只有放在對世界歷史的透徹認識中才能正確理解和評價。
這種閱讀,的確是個笨辦法,但對于真正想搞清楚問題的人來說,我們實在看不出還有別的捷徑可走。
2010年人民日報出版社版的序言則寫道:馬克思是古往今來思想家中最重要的一位,應屬不爭的事實。即使在當今的世界上,馬克思也仍然占有相當突出的歷史位置。不論你對馬克思持何種態(tài)度,只要你認真面對以各種方式困擾著我們的復雜紛繁的問題,試圖深入地進行思考,你就無法繞開馬克思。然而,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馬克思學說看上去地位至高無上,流傳普及甚廣,幾乎人人都是馬克思學家,人人都可以對它發(fā)表一通評論和見解,但事實上透徹了解者極少。人們對它的認識和評說,往往不過是建立在人云亦云、道聽途說甚至任意猜測的層面而已。時至今日,在各式各樣的解釋、發(fā)揮和層出不窮的贊揚或責難中,馬克思學說和馬克思本人的形象愈來愈變得模糊不清了,真正認真地去研讀原著并按照文本原意而不是自己的臆造去理解的人,更是少之又少。鑒于此,獨立地研究馬克思的原著,在今天是更加必要的。
以上幾段引文,都是作者在不同時期、不同氛圍下發(fā)自內心的聲音。
如前面所說,在我國,馬克思學說號稱國家學說,但實際上,很少有人肯下一番功夫,深入進去認真鉆研一番。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對馬克思的褒貶,
不是來自對馬克思本人思想的理解,而只是簡單地出自對現(xiàn)實政治的反應。這種情況,過去如此,于今尤烈。
1998年時,國人可讀到的馬克思傳記還不多。除了弗蘭茨梅林那部內容豐富、有獨到見解的《馬克思傳》之外,蘇聯(lián)、東德人所寫的傳記以及中國學者對馬克思的各種介紹,官話、空話、套話太多,樸實的介紹和獨立的分析太少,讓人讀起來索然無味。作者當時關于不要文件腔,而要以平實客觀的筆調去敘述事實的主張,正是針對這種令人厭煩的狀況而提出的。
在那之后,在我國社會急劇變化背景下愈來愈突出的矛盾,幾乎在每一個領域中,都激發(fā)了尖銳的意見分歧和爭論。在這樣的條件下,馬克思的形象被弄得越來越模糊混亂,越來越無法辨認了。一方面,馬克思被用來為一切現(xiàn)實政治需要做辯護;另一方面,相反相成地,批判者們把一切現(xiàn)實中的壞事都追溯到馬克思那里,痛加詈罵。大家既無耐心也無興趣去認真研究一下馬克思本人,但不謀而合地要分開走,一起打,共同為敗壞這個人的聲譽而努力。有感于這種不可思議的混亂,我們才在隨后的兩個版本的序言中向讀者們呼吁:不要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去利用馬克思,不要拿自己的無知和偏見去曲解馬克思,而要獨立地研究馬克思的學說!
可是,這樣的呼吁是不合時宜的。在一個充滿喧鬧的浮躁時代里,科學上的無私精神和求真態(tài)度并不被關心,對事物的本質窮究底蘊也顯得多余,許多人只是熱衷于發(fā)聲,至于他發(fā)的這個聲是否有站得住的根據(jù),那就無所謂了。在充斥于網(wǎng)絡的各種評論里,一些人把馬克思描述成專制主義者、騙子和陰謀家,說他制造仇恨,煽動暴力,反對民主,反對科學,驅使人們去實現(xiàn)他的烏托邦狂想,甚至號召大家打土豪,分田地!另一些人大概自以為懷著善意,
把馬克思和恩格斯說成是晚年幡然悔悟、放棄先前錯誤理論主張的懺悔者……在這樣的一片熱昏胡話中,是談不上正常的討論的。
作者歷來主張對馬克思以來的世界社會主義歷史作深入的重新研究,但不能同意用歪批三國式的起哄態(tài)度去對待歷史,F(xiàn)在收入本書附錄的《關于馬克思主義史上的若干問題對一位批評者的回應》,是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對當前流行觀點的回答。我們對這位批評者的許多意見都持異議,但認為他是愿意思考的和講理的,這在網(wǎng)絡上并不多見,因此是值得與之討論的。我們希望,這種討論有助于促使人們去真正讀一點東西。
總之,我們的態(tài)度是:研究馬克思,公正地、歷史地認識馬克思!這不只是為了歷史,也是為了我們自己。因為正是這位19世紀的大思想家,立足于前所未有的社會巨變和各種思想激烈辯論的背景上,要求人們不從自己頭腦中的愿望而從認真分析經(jīng)驗、事實出發(fā),深入到社會之中去剖析社會,根據(jù)各種人群的不同利益去考察他們的立場和政治態(tài)度,從現(xiàn)實矛盾與沖突的趨勢中去展望歷史的未來。他向自己提出了這項無比艱難但有莫大意義的工作,并把一生都獻給了它。在他的思想努力中,確實有過大大小小的錯誤,但他在總體上把人們的認識水平提高了一大步。他是反對一切壓迫、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偉大民主斗士,堅信沒有人民大眾自己推動的民主必然是不真實、不完整的民主;他大力呼吁,只有人民通過自己的自覺性和斗爭,把社會的權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并實行自我管理,才能真正實現(xiàn)自己的解放。所有這些,對于當今我們的進步,仍然具有重大的啟發(fā)意義。
張光明 羅傳芳
2017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