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作品完成于1867年7月,格里格僅用了三個星期的時間就完成了。他在經歷了痛失摯友諾爾德拉克以及與摯愛的妮娜終成眷屬的人間悲歡離合之后,以剛強而積極的態(tài)度去面對人生,特別是當格里格在接過了諾爾德拉克手中的那面挪威民族音樂藝術的大旗后,他便將身上肩負的重任化作堅定的信念和無限的動力。他后來將這部作品獻給了作曲家、指揮家、鋼琴家約翰·斯文森。在這部作品中,格里格大量的運用了挪威民族舞曲的因素,并且嘗試著將挪威民族特有的斯普林格舞曲和歐洲圓舞曲的因素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突出了非凡的民族性,在創(chuàng)作上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這首作品作于1877-1878年,是作者一生中創(chuàng)作的*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這首小提琴協(xié)奏曲不但是勃拉姆斯*偉大的作品之一,而且本曲連同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和門德爾松《e小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柴科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等大師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并稱為四大協(xié)奏曲。樂曲具有濃厚的田園牧歌風味和匈牙利民歌情調,那種安詳與厚重相得益彰的感覺,正是勃拉姆斯所獨具的特色。在這首作品中,勃拉姆斯成功地將浪漫主義的激情與古典主義的嚴謹結合起來,并在曲式上有很多大膽創(chuàng)新。
上臺演奏是學習小提琴必須經歷的實踐過程,而同演奏家們一樣,小提琴學習者在舞臺上演奏的曲目也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協(xié)奏曲、奏鳴曲、大型樂曲等。那么作為小提琴學習者教材的樂譜和演奏家使用的樂譜有什么不同呢?演奏家們常常根據(jù)自身特點選擇弓法和指法,這些具有個性特點的弓指法對于還處于學習過程中的學生來說是否合適呢?是不是名氣大的演奏家編定的弓法和指法就一定是最好的呢?不一定!也許這位演奏家手特別大,那么他使用的弓法和指法對手小的人而言就未必合適了。對小提琴學習者來說,需要的是具有普遍意義的,能夠引領學生形成規(guī)矩準繩的循序漸進的指導意見。
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世紀音樂的李世欽編輯向我提議能否把您幾十年的教學經驗作一總結,在教學樂譜中體現(xiàn)?我考慮再三,欣然接受。這個契機促使我對自己多年的教學經歷進行了回顧、思考,將這些教學經驗進行了總結并將其落實在新的教學樂譜上。在這個過程中,盡可能摒棄時代久遠的老版本中的陳舊指法或者對入門者過難的指法,同時也征集采納了一些教師在教學中所用的比較好的弓法和指法。
在與編輯的溝通中,他還提出,希望在樂曲前提供一些有關樂曲背景的概述文字,這與我的想法不謀而合。這一點使我想起一位德國專家所指出的中國小提琴學習者普遍存在的缺點讀譜不細,有的學生甚至連速度標記、表情記號都不看,只管拉音符,更不要說對樂曲的歷史時代和地域背景的了解了。我想,為每首樂曲寫概述雖然增加了不少工作量,但這對我國小提琴教學中普遍存在的音樂文化缺失現(xiàn)象或許會有幫助。
約翰內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是德國音樂史上最后一個有重大影響的古典作曲家,被視為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時期的復古者。他的作品兼有古典手法和浪漫精神,極少采用標題,交響作品中模仿貝多芬的氣勢宏大,然而筆法工細,情緒變化多端,時有牧歌氣息的流露,仍帶有自己特點。勃拉姆斯繼承貝多芬交響樂的傳統(tǒng),以深刻的人道主義和熱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出發(fā),著力表現(xiàn)時代精神風貌和斗爭生活,作品成為貝多芬之后西歐交響音樂的杰出典范。勃拉姆斯寫作交響曲并不追求色彩和光輝的表現(xiàn),但他的樂隊表現(xiàn)卻格外精致而富有表情。在繼承古典樂派交響樂的結構形式的同時,勃拉姆斯又賦予作品浪漫主義的色彩和氣質。作品結構嚴謹,情思蘊藉,規(guī)模龐大。他還將德國古典作曲家嚴密的復調技術和動機發(fā)展手法運用到交響曲的創(chuàng)作中。重要作品還有《D大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匈牙利舞曲》第五、第六,管弦樂《學院典禮序曲》及樂作品《搖籃曲》等優(yōu)秀曲目。丁芷諾,江蘇昆山人,生于上海。上海音樂學院教授,上海音樂學院學科帶頭人,著名作曲家丁善德的女兒。多年來她改編了深受中外聽眾歡迎的弦樂四重奏、小提琴齊奏、弦樂合奏等曲目。其中根據(jù)多年教學經驗寫出的《小提琴基本功強化訓練教材》一書,被評為文化部優(yōu)秀教材一等獎,國家教委教學二等獎。她長期關心小提琴教學工作,著有相當數(shù)量的專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