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傳統(tǒng)深厚,諸家義理豐富多端,而思想有流變,不是無端而來,知其來處方知其去處,即有溯本歸原的必要。本書縱線專就環(huán)繞一核心觀念而開展對中國哲學問題的討論,橫向則廣攝各家學說,分別其方面,種類與層次;[導論篇]包括原理、原心、原名、原辯、原言與默,原辯與默、原致知格物、原道、原太極、及原命等諸文,一一皆可作為進入中國哲學義理世界門戶。由[導論篇]再進,專就中國哲學核心觀念性而論,即成[原性篇];蓋命不離于性,及就人之面對天地萬物,而能有其理想,生出中國哲學廣大之價值世界者,必因其性之義而起也。
自序
一 本書寫作之宗趣及其所論述之范圍
二 本書論述之方式、態(tài)度與方法
三 本書之內(nèi)容
第一章 中國人性觀之方向與春秋時代之對德言性、孔子之對
習言性、告子之即生言性與孟子之即心言性
一 人性觀中西哲之勝義及中國人性觀之方向
二 具體生命之性,非性相之性,及春秋時代之對道德
理想而言性,與孔子言性相近、習相遠之涵義
三 告子之言義外及生之謂性之諸涵義
四 孟子不自生言性之即心言性可統(tǒng)攝即生言性之說之四義
五 孟子之即“心之生”以言性之意義
第二章 莊子之復心言性、荀子之對心言性與中庸之即性言心
一 心知、機心、成心之禍患
二 復性命之情之生活意義
三 心之思慮所成之禮義文理與性之對較關(guān)系,及性惡之義
四 心欲善,心中理、合道,與中理合道之“心之理”或“心之性”
五 中庸之即誠言性,即明言心,與率性盡性
六 盡己性、與盡人性、盡物性之涵義
第三章 乾坤之道、禮樂之原、政教之本,與秦漢學者之言性
一 易傳之即繼言善、即成言性,與本德行以有神明之知
二 運神明以知乾坤之道,與即道言性
三 禮記之尚情,與其即禮樂之原之人情以言性之論
四 禮樂、人情、德行,與天地之道
五 秦漢學者言性之目標,與呂覽、淮南之貴生全性、
即壽言性、與攝德歸性
六 率性循性,與人生行事及政教之本
七 綜論道家型之生命狀態(tài)之價值
第四章 漢魏學者對客觀的人性之分解的說明
一 漢儒之謂人性為一客觀之論題,董仲舒之為成王者
之任,而隨名人理以言性之說
二 隨名人理之思路之局限,與成就政教之目的以外之
言性觀點之討論
三 氣分為陰陽二者之觀念之形成與其涵義
四 人性與陰陽善惡及性三品之論
五 性之品級之觀念之所以立,與王充之即命言性,及
純價值義之性
六 劉劭為任使眾材,而即形征性,論才性之品,與逐步
客觀化之觀人術(shù)
七 由陰陽至五行之觀念之展成
八 五行與五常及劉劭之即形知性論試詮
第五章 客觀的人性論之極限與魏晉人之重個性及個性之完成之道
一 個性與品類性,及“放達”、“超拔”之消極的意義
二 有個性之人其品格之高下之衡定標準
三 個性、我性、純浪漫性,以無內(nèi)容為其內(nèi)容,而必
歸于體無致虛,所遇而皆見其獨
四 當前實境之消極的運用,為所遇而皆見其獨所以可能之根據(jù)
五 道家之圣人之向往與其非歷史人物性
六 老子不言性,而王弼言萬物以自然為性,及郭象注莊之重獨性
第六章 佛家言性之六義及其與中國傳統(tǒng)言性之異同
一 法與性
二 妄執(zhí)之自性詮義
三 種姓之性,同異性
四 體性、當體,與所依體
五 價值性與三性
六 佛家言性之方式與中國先哲言性之方式之比較
第七章 般若宗即空言性,與唯識宗即識言性及即種姓言性
一 般若宗之精神與法性即空性義
二 道安言性空,羅什、慧遠言法性義
三 僧肇之物性義,及般若體性義,與老莊之致虛
四 唯識宗之三性論與其系統(tǒng)
五 唯識宗之五種姓之性及其問題
六 種姓論之應用之限度,及依佛心說一乘之義
第八章 佛心與眾生之佛性
一 南北朝之佛性論與涅磐、法華、華嚴對佛性佛心之開示
二 無漏種之現(xiàn)行問題與大乘起信論之心真如之所以立,
及始覺不異于本覺義
三 釋起信論之疑難:自性清凈心之依何而立
四 自性清凈心與生滅無明之關(guān)系及心生萬法之“生”義詮釋
五 一心之舍染取凈義,及天臺之性具染凈與佛性有惡義
六 大乘止觀法門論與法藏融通三性論
七 華嚴之真如隨緣不變義
第九章 華嚴之性起與天臺之性具及其相關(guān)聯(lián)之問題
一 綜述中國佛學中言“性”之問題之發(fā)展與天臺華嚴間之諸問題
二 華嚴宗之性起義之所以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