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07年4月,我應東南大學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的陸挺先生邀請,在東南大學講過一次“技術的人文本質”;次年,他進一步邀請我就技術哲學的同一主題連續(xù)做了三次講演。正是這四次講演的內容,構成了本書的主體。
我們的時代是一個技術的時代,技術對于今日政治、經濟、文化有著驚人的、不可思議的決定性影響,但技術卻不是傳統(tǒng)哲學關注的核心問題,因而從未得到深入而全面的反思。 我們的時代是一個技術的時代,技術對于今日政治、經濟、文化有著驚人的、不可思議的決定性影響,但技術卻不是傳統(tǒng)哲學關注的核心問題,因而從未得到深入而全面的反思。人們對于技術的看法,相當程度上仍然囿于技術中性論和人類中心論,認為技術只是人手中隨意擺弄的工具;技術的后果很嚴重,但根子仍然在人。然而,人又是什么?人性何以構成?簡單地把技術問題歸為人的問題,實際上掩蓋了問題。技術的問題仍然要從對技術本身的細致反思中找到答案。但是,傳統(tǒng)哲學沒有為反思技術提供相應的概念框架,因此我們迫切需要一個基礎的技術哲學架構。
傳統(tǒng)哲學沒有為反思技術提供相應的概念框架,因此我們迫切需要一個基礎的技術哲學架構。 我過去一直從事科學思想史特別是像自然、宇宙、時間、空間這些基本概念的歷史研究,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從做博士論文開始才關注技術哲學。2001年我的論文《技術與形而上學——沿著海德格爾的思路》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博士論文,次年獲得了優(yōu)秀博士論文的專項資金資助,于是開始了“現代西方技術哲學研究”的課題研究工作。從那時起,我比較系統(tǒng)地閱讀了西方的技術哲學著作,思考如何建構一套基礎性的技術哲學理論框架。這個工作顯然非常困難,目前形成的許多想法還不夠成熟,因此尚未寫成正式的論文。但這些遠未成熟的想法,卻在過去兩年來的多次學術講演中被激發(fā)和表達出來了。
我應邀做學術講演通常并無事先準備好的講稿,我很喜歡海德格爾所說的那種“當場發(fā)生”。這個“場”是由講演者和聽眾共同營造的,而東南大學的同學們以及東南大學的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總是為我準備好了這個良好的“場域”。每次講座,四百人的大教室總是擠得滿滿的;在我開講的時候,同學們通過眼神、面部表情以及其他身體語言與我交流,讓我感受到他們的專注、理解、喜悅和迷茫;在最后的互動問答時,他們積極提問,幫助我澄清自己的思想和表述,并進一步擴展問題的提法和思路。他們在講堂上的積極參與,令我覺得講演其實也是一種愉快的思想對話和相互啟發(fā)。在這本講演集結集出版的時候,我對東南大學的同學們以及負責組織工作的陸挺先生表示感謝。
講演其實也是一種愉快的思想對話和相互啟發(fā)。 把講演這種口頭表達轉化為書面表達,肯定會在相當程度上削弱那種當場發(fā)生的生動性和鮮活感。我要請讀者們原諒在不同場合下的幾次講演可能存在的內容重復之處,我也懇請讀者、行家對這些很不成熟的思考予以批評。再次感謝提供現場錄音稿的諸位同學,感謝人大出版社李艷輝博士的支持以及責任編輯胡明峰、楊宗元認真細致的工作。
本書系“全國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作者專項資金資助項目”之成果,項目批準號200102。
吳國盛
2009年3月5日
于京郊博雅西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