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師范大學國文學系專任陳義芝1985-2005年創(chuàng)作的詩歌選集。其詩歌作品有著很深的中國傳統(tǒng)倫理文化的印記,詩作既傳達濃烈的思鄉(xiāng)情意,也體現(xiàn)出作者對生活細致入微的刻畫體會。詩集還收入臺灣著名詩人、文學家楊牧、余光中、痖弦和著名漢學家馬悅?cè)环謩e評論陳義芝詩的文字,他們對作者的詩作有很高的評價。
鯨歌臺灣大家文庫是四川人民出版社文學出版中心給讀者呈現(xiàn)的一套臺灣文學精品圖書。五本書的五位作者均是臺灣的文學大家,可說是臺灣文學老中青三代的代表。他們天份極高,筆下的文字更是或清新脫俗,出水芙蓉一般,或才情詭譎,游龍驚云一般,備受讀者青睞。
余光中:
有賴非凡的藝術(shù)真誠
陳義芝詩藝的兩大支柱,是鄉(xiāng)土與古典。論者一提到鄉(xiāng)土詩,自然而然就想起吳晟、向陽等人的作品。但是中國地域之廣,民俗之異,何往而莫非鄉(xiāng)土。祖籍在大陸,成長在臺灣,陳義芝跟許多第二代的外省作家一樣,具有雙重的鄉(xiāng)土意識一種大陸與海島的交纏情結(jié)。一方面,他認同成長于海島的生活經(jīng)驗,另一方面,對于大陸的父母之鄉(xiāng),先人之土,他又有一種地理的、歷史的、文化的鄉(xiāng)愁。這種鄉(xiāng)愁,跟我這一代的作家所懷抱的當然不同,因為它沒有切身的記憶,只有史地的知識,父母的熏陶,所以浪漫而帶想象。
自從開放大陸探親以來,傳說中的、新聞中的大陸變成了伸手可觸、舉步可踏的現(xiàn)實。對于陳義芝,根深柢固的另一端鄉(xiāng)土既親切又陌生,既吸引又排拒,既令人興奮又令人失望,令他的情懷矛盾而難遣。對于陳義芝,臺灣的鄉(xiāng)土就是他的童年、少年,因為他就是那么活過來的,自然認同,容易接受。而大陸的鄉(xiāng)土呢,是突然的現(xiàn)實闖進了悠久的傳說,一時令人難以消化。
在陳義芝的詩里,《出川前紀》和《川行即事》是兩輯力作,十分重要。他是四川忠州(今屬重慶)人,明末巾幗英雄秦良玉的同鄉(xiāng)。兩輯詩中的世界,正是巴山蜀水和川人的生活。兩輯都是第一人稱自傳體的敘事組詩,篇幅均在兩百行以上。抗戰(zhàn)的歲月我全在嘉陵江邊度過,所以對四川的風物恒感親切,甚至以川娃兒自命。陳義芝這兩輯組詩可謂川味十足,尤其當他舉川芎、防風、赤芍、車前、辣蓼、野南瓜根之類的藥名,我?guī)缀跻呀?jīng)置身中藥鋪里,觸鼻盡是土香繞根的藥味,真的是動人鄉(xiāng)愁。不過兩詩卻有顯著的不同,因為《出川前紀》所寫的風土人情是1949年以前的舊大陸,其事乃間接的揣摩,而《川行即事》的所見所聞卻是20世紀80年代的新大陸,其事乃直接的經(jīng)驗。《出川前紀》寫一位四川的青年,從家世和父喪一直寫到從軍和出川,故事并不連貫,但是氣氛彌漫,感性飽滿,語言上有一種淳樸的土氣。且看其中《家門》的一段:
松木打樁
柏樹插柱
家門,據(jù)說青瓦為尋常百姓
紅瓦一一浸染過前朝功名
凡廳堂都安置天地君親
廂屋接待詩書易禮
至于路邊,喏,閑閑地
開著茶館和煙館
《出川前紀》的副題是秋天聽一位四川老人談蜀中舊事。這老人就是詩中的我,也許就是作者的父執(zhí)鄉(xiāng)長,甚至可能就是作者的父親,因為據(jù)作者在散文里自述,他父親就是來臺的軍人。
《出川前紀》洋溢著離愁與鄉(xiāng)情,帶有追憶的溫馨。對比之下,《川行即事》寫作者回蜀探親之行,由尋根的情切到近鄉(xiāng)的情怯,由回鄉(xiāng)的百感交集到辭鄉(xiāng)的矛盾心情,在感性之中寓有知性,感動之中帶著批評,是一首硬朗可貴的寫實力作。十段之中,以《麻辣小面》《長江之痛》《待決的課題》等幾段最為突出,在浪漫的鄉(xiāng)愁之上更提出現(xiàn)實的國恨,甘中有苦,甜里帶酸,耐人嚼味!堵槔毙∶妗返暮髢啥问牵
天剛亮就在爐子上燙面
土陶碗實實的土
而花椒確是正宗的麻
胡椒,正宗的辣
賣五角錢一碗
我稀里呼嚕趁熱吞下
像長江一樣久長的麻辣面喲
吞下歷史的龍蛇,文化的水怪
將我心扯緊
不教痛,但教堵住胸口
說不出一句話
麻辣面在生理上激起的反應轉(zhuǎn)化為游子在心理上的波動,由實入虛,在主觀感覺上卻又不悖于實,正是詩藝所在!洞ㄐ屑词隆返男那榫褪沁@樣,既非英雄式的悲壯,也非浪子式的低回,而是從歷史墮入現(xiàn)狀,從浪漫跌進現(xiàn)實的無助與無奈。陳義芝能把這種無奈的心情以欲語還休的苦笑托出,有賴非凡的藝術(shù)真誠,確為探親文學跨出踏實的一步。在《長江之痛》里,詩人又說:
長江,是母親剖腹生我的臍帶
或是一條時常作痛的刀疤
褐黃重濁的水
挾無情歲月
與泥沙俱東下
猿聲啼不住
舟,輕輕過了
老病的三峽
如一條啞嗓
一根發(fā)炎的腸子
三峽原是唐詩神秘而美麗的風景線,自從宋玉以來,無論是杜甫出峽或是陸游入川,都歌詠之不足,可是造化和神話畢竟抵抗不了無情的污染,真是可悲。這種無奈的失落與失望,到了末段《待決的課題》,表現(xiàn)得最為透徹:
故鄉(xiāng)的人事因注入了異鄉(xiāng)的心情
乃像癬疥一樣令人痛癢
不敢深抓
又不得不抓
半月來逆順長江很難說依依
偏像咬牙吞下一個無汁的柑橘
那不易剝凈的黃皮
教人鯁喉的筋絡
帶一點藥味的苦
一點午夜磨牙的酸
填到嘴里
都咽進肚里
有趣的是:陳義芝在寫其他作品時,常愛運用古典文學的詞藻或句法,但是面對《川行即事》的直接經(jīng)驗,在處理最富古典聯(lián)想的巴蜀時,他卻赤手空拳,只用樸素而苦澀的語言,甚至令人不悅的意象。也許正是因為言之有物,就不遑巧其唇齒吧。
先人的鄉(xiāng)土糾根纏藤于意識深處,任取一截,都可以成為寫作的豐富資源,由此可見。但是另一方面,作者生于花蓮,長于彰化、臺中、臺東,更久寓臺北迄今,所以臺灣當然也就是他的鄉(xiāng)土。對于第二代的外省作家來說,大陸雖是生父,孺慕之中卻有點陌生,臺灣才是朝夕相處的養(yǎng)父,恩情更深。相對于大陸的迷惘鄉(xiāng)情,臺灣的鄉(xiāng)情有童年和少年的切身記憶來支撐,顯得落實可靠。像《雨水臺灣》這樣泥味土氣的詩,必須有陳義芝這樣的成長背景才寫得出來。第三段里的句子:
犁耙牽引
一畝畝一頃頃的田土踢腿翻身
睜開童蒙的睡眼了
真能道出泥土的感覺。輯中另一首好詩《甕之夢》寫的是二十多年前偏遠如瓦甕的村落,應該是彰化縣泉州村或溪底村一類的僻壤。整首詩在靜靜的回憶中運行,落實而具體,猶如電影鏡頭之次第展開。
摘自1989年8月21日《聯(lián)合報》副刊《從嫘祖到媽祖》
陳義芝,為臺灣中堅代著名詩人。其思想勤敏,文筆兼有古典綿密及現(xiàn)代準確的特長,曾任聯(lián)合報副刊主任,歷任輔大、世新、元智、清華、東吳、臺大等校兼任講師及助理教授,現(xiàn)于臺灣師范大學國文學系專任。曾獲中國時報文學推薦獎、聯(lián)合報*書獎、金鼎獎、中山文藝獎、榮后基金會臺灣詩人獎等。詩集有英譯本The Mysterious Hualien(Green Integer)、日譯本《服のなかに住んでいる女》(思潮社)、韓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