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總統(tǒng)府的建筑、碑刻、傳說和與之有關的重要歷史人物、場景膦主線,結合最新發(fā)現(xiàn)及研究成果,解惑游客參觀中的所見所聞,添補了以前的書籍空白。
總統(tǒng)府位于南京市長江路292號。深厚的歷史底蘊,多棱的文化折射,使總統(tǒng)府充滿了神奇和吸引力。
對于喜歡歷史的游客,總統(tǒng)府是值得一去的。1700多年前,這里曾是東吳宮城,在近代更是風云際會。這里不但有六朝宮城、明代王府、兩江督署、天朝宮殿、臨時大總統(tǒng)府、國民政府等歷史遺跡舊址;更有皇朝成敗、王府興衰、督署初建、天國成敗、督署重修、民國開創(chuàng)、國府定都、抗戰(zhàn)遷還、國共和談、南京解放等一個個歷史事件在此發(fā)生;郎廷佐、尹繼善、陶澍、洪秀全、曾國藩、左宗棠、孫中山、譚延闿、蔣介石、林森、李宗仁等一個個歷史人物在此先后登場?偨y(tǒng)府像是個時光隧道,帶您穿越時空,感受歷史脈搏。
對于喜歡建筑的游客,總統(tǒng)府是值得一去的。青磚碧瓦、飛檐翹角的亭臺樓閣,高大威嚴、寬闊氣派的清代府衙朝房廳堂,中西合璧的西花廳、子超樓、政務局樓……令您目不暇接。清代衙署園林、地方官衙建筑、仿法國文藝復興建筑、中西合璧的歐洲凱旋門式建筑、新民族建筑、現(xiàn)代建筑……使這里成為一座中國近代建筑的博覽會。
對于喜歡書法藝術的游客,總統(tǒng)府是值得一去的。這里的碑刻歷史悠久、風格迥異,展館匾額的題寫更是薈集當代名家書法精華。黃象、英和、鐵保、俞樾、劉海粟、林散之、蕭嫻、費新我、武中奇、陳大羽、沙曼翁、尉天池、宋文治、戴逸、胡繩、程思遠、任繼愈、管峻等名家墨寶云集。
對于喜歡園林風光的游客,總統(tǒng)府是值得一去的。這里不乏小橋流水、回廊曲徑、假山奇石、夕佳霞映、碧波漪瀾、秋撫桐音、石舫觀魚、鵲影忘飛、瓶湖殘雪……四季花香,美不勝收,使人流連忘返。古老的煦園煥發(fā)新姿,新建的園林猶含古韻。也許是沾了“總統(tǒng)府”的靈氣,雖然大院歷經戰(zhàn)火紛飛不息、政權更迭不斷。
前言
1 六朝宮城遺址
2 明代遺存
3 清代初建督署
4 郎廷佐重修關帝廟
5 于成龍與龍爪槐
6 “惠洽兩江”的尹繼善
7 揭開“不系舟”的老底
8 兩塊“倡廉”的乾隆御碑
9 “煦園”題寫者英和
10 陶澍與“印心石屋”碑
11 煦園內的假山
12 太平天國天朝宮殿有多大
13 太平天國圣龍船
14 洪秀全王妃有多少
15 洪宣嬌其人其事
16 太平天國“團龍”之謎
17 太平天國“天京事變”迷霧重重
18 忠王李秀成被俘后的疑問
19 洪秀全的死亡之謎
20 天朝宮殿寶藏何處尋
21 “綸音”碑
22 “侍衛(wèi)府胡衙界石”碑
23 “勛高柱石”碑
24 曾國藩的心病
25 曾國藩重修督署
26 曾國藩的謚號“文正”
27 天朝宮殿遺物有多少
28 總統(tǒng)府內的棕櫚樹和竹子
29 總統(tǒng)府內的古井
30 兩江總督署大堂
31 曾國荃“三省釣魚
32 左宗棠奏建陶林二公祠
33 陶林二公祠的移建
34 煦園“三段碑”缺一何處尋
35 端方對革命的“貢獻”
36 孫中山臨時大總統(tǒng)就職場景如何
37 孫中山為何對南京情有獨鐘
38 孫中山為何辭去大總統(tǒng)
39 孫中山起居室
40 中山碑廊
41 黃興斷指之謎
42 城頭變幻大王旗
43 李純的死因
44 中華民國國璽
45 大門向北的國民政府行政院
46 “行政院”三字何人題寫
47 “國民政府”四字誰人題寫
48 差點娶了宋美齡的國府主席譚延闿
49 民國四大書法家
50 草草收場的編遣會議
51 總統(tǒng)府門樓和照壁
52 蔣介石的把兄弟們
53 子超樓前話“子超”
54 子超樓前雪松為何長勢不好
55 楓橋夜泊碑為何會在總統(tǒng)府
56 汪偽政權為何沒能設在國民政府原址
57 麒麟門為何無麒麟
58 1947年的國民政府改組
59 蔣介石身世之謎
60 蔣介石在南京總統(tǒng)府內的辦公室
61 蔣介石為何不喜歡在總統(tǒng)府內辦公
62 蔣介石的稱謂
63 蔣介石戎裝照上的勛章
64 陪選總統(tǒng)的司法院長居正
65 李宗仁當選副總統(tǒng)
66 民國政要在南京的最后“全家福”
67 “總統(tǒng)府”三字誰人題寫?
68 蔣介石、李宗仁曾密謀相互行刺對方哩
69 陳布雷自殺之謎
70 總統(tǒng)府有地下通道嗎?
71 解放前后的總統(tǒng)府
72 “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照片是擺拍的
73 太平天國起義百年紀念碑
74 總統(tǒng)府建筑群的國保單位名稱
75 “1912”名稱的由來
76 總統(tǒng)府周邊消失的老地名
后記
六朝時期宮殿亭臺在大院的具體位置不好確定,但皇家宮苑的痕跡還是有的。在20世紀初的南京地圖上還可以看到,大院及周邊有不少水域,如太平湖、黃家塘等,更早史料亦有大行宮一帶多水面的記載,這些水域最早就是當年六朝皇家園林在大院及附近遺留下來的。這也就難怪為什么大院自明朝以來,有明漢王府花園、明武定侯竹園、江寧織造署花園、乾隆行宮、清督署花園、太平天國東、西花園及后林苑等眾多園林,這些都是后人根據(jù)前朝遺留下的地形地貌,因地制宜,不斷結合當時政治經濟加以營造傳承的結果。
隋軍滅陳后,為了削弱南京(建康)的政治、軍事影響,將六朝金粉之地“平蕩耕墾”,還通過多種措施破除建康的“帝王之氣”。到了元代,臺城遺址的狀況是“盡為軍營及居民蔬圃”。臺城結束了光彩華麗的篇章,如同皇帝變成了農夫而從此沒落,殘留韻金磚玉瓦、高坡池塘經其后八百年的坎坷戰(zhàn)火、荒蕪耕作,以前的皇家氣派慢慢地消退無蹤了。正如楊修之有詩云:“六朝遺跡好山川,宮闕灰寒草樹煙!
總統(tǒng)府大院披上了六朝宮闈的神秘面紗。也許正是因為此等的上風好水,才會有從明代開始的府邸宮殿、官衙國府。
總統(tǒng)府大院,是六朝宮城所覆蓋的“風水寶地”。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沒有選址在六朝宮城上建宮,而定在當時較為偏僻的東部地區(qū),原因有三:其一,六朝宮城雖有300多年歷史,但大多為短命王朝,除東晉略過百年,其他都只有幾十年,最短的只有24年,六朝后的南唐也只有39年,而且都是偏居江南一隅的小朝廷,朱元璋覺得繼續(xù)在前朝遺址上建宮不吉利。
其二,南京地處江南富庶之地,經濟發(fā)達,人口稠密,特別是老城區(qū),前朝宮城原址過去的“皇家風范”早已蕩然全無,卻已是百姓人家聚居之地,居民眾多,交通不便,不便于大規(guī)模地新興土木。
其三,朱元璋的心腹軍師劉伯溫,根據(jù)明朝新建城墻的形狀、13座城門的位置,勘定龍首之位在中山門內的燕雀湖一帶。這里雖地勢低洼,但不失為皇城的“最佳”選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