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經(jīng)》,又叫《百句譬喻經(jīng)》,是古印度高僧伽斯那從《修多羅藏》十二部佛經(jīng)中擷取素材編撰而成的一部教誡類經(jīng)書。南朝蕭齊永明年間,來華僧人求那毗地把《百喻經(jīng)》譯成漢文,其后該經(jīng)便列入了漢文“大藏經(jīng)”之中。
《百喻經(jīng)》全文通過98篇淺顯、易懂、通俗、幽默的譬喻故事,把佛教的基本教義,如因果報應(yīng)、從正道、布施、持戒等向大眾講解得清晰明了,是一部典型的佛經(jīng)寓言。《百喻經(jīng)》全文兩萬余字,結(jié)構(gòu)形式單一,通篇均為兩步式結(jié)構(gòu),第一步是講故事,為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闡述一個佛學義理.可謂形式簡潔,內(nèi)容通俗,非常適合大眾讀者閱讀。
本書在原文之外,配以旨趣相近的小故事來深化主題,力圖使讀者在欣賞精妙的佛教寓言故事之余,更能從中得到人生教益。
1. 魯迅先生*為喜歡的一部佛教經(jīng)典 2. 以寓言的形式傳遞佛法,流傳廣泛 3.通俗易懂,讀者可以從中輕松獲得教益
序言
上下五千年悠久而漫長的歷史,積淀了中華民族獨具魅力且博大精深的文化。中華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無數(shù)古圣先賢、風流人物、仁人志士對自然、人生、社會的思索、探求與總結(jié),而且一路下來,薪火相傳,因時損益。它不僅是中華民族智慧的凝結(jié),更是我們道德規(guī)范價值取向、行為準則的集中再現(xiàn)。千百年來,中華傳統(tǒng)文化融入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血液,鑄成了我們民族的品格,書寫了輝煌燦爛的歷史。
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西方世界的文明并峙鼎立,成為人類文明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中華民族之所以歷經(jīng)磨難而不衰,其重要一點是,源于由中華傳統(tǒng)文化而產(chǎn)生的民族向心力和人文精神。可以說,中華民族之所以是中華民族,主要原因之一乃是因為其有異于其他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
概而言之,中華傳統(tǒng)文化包括經(jīng)史子集、十家九流。它以先秦經(jīng)典及諸子之學為根基,涵蓋兩漢經(jīng)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和同時期的漢賦、六朝駢文、唐詩宋詞、元曲與明清小說并歷代史學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學術(shù)體系。觀其構(gòu)成,足見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之廣博與深厚?梢赃@么說,中華傳統(tǒng)文化是華夏文明之根,炎黃兒女之魂。
從大的方面來講,一個沒有自己文化的國家,可能會成為一個大國甚至富國,但絕對不會成為一個強國;也許它會強盛一時,但絕不能永遠屹立于世界強國之林!而一個國家若想健康持續(xù)地發(fā)展,則必然有其凝聚民眾的國民精神,且這種國民精神也必然是在自身漫長的歷史發(fā)展中由本國人民創(chuàng)造形成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中華巨龍的躍起騰飛,離不開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滋養(yǎng)。從小處而言,繼承與發(fā)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對每一個炎黃子孫來說同樣舉足輕重,迫在眉睫。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之用,在于“無用”之“大用”。一個人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的思維方式,而一個人的思維能力的成熟亦絕非先天注定,它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圍中形成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作為涵蓋經(jīng)史子集的龐大思想知識體系,恰好能為我們提供一種氛圍、一個平臺。潛心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人們就會發(fā)現(xiàn)其蘊含的無窮盡的智慧,并從中領(lǐng)略到恒久的治世之道與管理之智,也可以體悟到超脫的人生哲學與立身之術(shù)。在現(xiàn)今社會,崇尚中華傳統(tǒng)文化,學習中華傳統(tǒng)文化,更是提高個人道德水準和構(gòu)建正確價值觀念的重要途徑。
近年來,學習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熱潮正在我們身邊悄然興起,令人欣慰。欣喜之余,我們同時也對中國現(xiàn)今的文化斷層現(xiàn)象充滿了擔憂。我們注意到,現(xiàn)今的青少年對好萊塢大片趨之若鶩時卻不知道屈原、司馬遷為何許人;新世紀的大學生能考出令人咋舌的托福高分,但卻看不懂簡單的文言文……這些現(xiàn)象一再折射出一個信號:我們現(xiàn)代人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知識十分匱乏。在西方大搞強勢文化和學術(shù)壁壘的同時,國人偏離自己的民族文化越來越遠。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教育,重拾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已迫在眉睫。
本套“中華傳統(tǒng)文化核心讀本”的問世,也正是為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而添磚加瓦并略盡綿薄之力。為了完成此叢書,我們從搜集整理到評點注譯,歷時數(shù)載,花費了一定的心血。
唐品,本名唐建福1964年11月18號生于湖南臨澧縣。1984年7月畢業(yè)于復(fù)旦大學哲學系,即進入江西人民出版社從事編輯工作。1996年調(diào)入廣東旅游出版社。編輯策劃有季羨林、周一良等主編的《東方文化叢書》30余種,余秋雨著作全集22種《秋雨合集》。策劃出版了南昌大學中文系教授胡平先生代表作《禪機》。另有于丹教授暢銷書《于丹重溫最美古詩詞》發(fā)行150余萬冊,F(xiàn)為自由出版策劃人、北京唐品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策劃。
⊙愚人食鹽喻 001 ⊙就樓磨刀喻 060
⊙愚人集牛乳喻 004 ⊙乘船失 喻 063
⊙以梨打頭破喻 007 ⊙人說王縱暴喻 066
⊙婦詐稱死喻 010 ⊙婦女欲更求子喻 069
⊙渴見水喻 013 ⊙入海取沉水喻 073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017 ⊙賊偷錦繡用裹 褐喻 076
⊙認人為兄喻 020 ⊙種熬胡麻子喻 079
⊙山羌偷官庫喻
⊙嘆父德行喻 023
027 ⊙水火喻
⊙人效王眼 喻 083
086
⊙三重樓喻 031 ⊙治鞭瘡喻 089
⊙婆羅門殺子喻 035 ⊙為婦貿(mào)鼻喻 092
⊙煮黑石蜜漿喻 039 ⊙貧人燒粗褐衣喻 095
⊙說人喜 喻 042 ⊙牧羊人喻 099
⊙殺商主祀天喻 045 ⊙雇倩瓦師喻 103
⊙醫(yī)與王女藥令卒長大喻 048 ⊙估客偷金喻 107
⊙灌甘蔗喻 052 ⊙斫樹取果喻 109
⊙債半錢喻 056 ⊙送美水喻 113
⊙寶篋鏡喻 117 ⊙蹋長者口喻 188
⊙破五通仙眼喻 120 ⊙二子分財喻 190
⊙殺群牛喻 124 ⊙觀作瓶喻 194
⊙飲木筒水喻 126 ⊙見水底金影喻 197
⊙見他人涂舍喻 130 ⊙梵天弟子造物因喻 201
⊙治禿喻 133 ⊙病人食雉肉喻 204
⊙毗舍 鬼喻 137 ⊙伎兒著戲羅剎服共相驚怖喻 207
⊙估客駝死喻 140 ⊙人謂故屋中有惡鬼喻 211
⊙磨大石喻 143 ⊙五百歡喜丸喻 213
⊙欲食半餅喻 146 ⊙口誦乘船法而不解用喻 218
⊙奴守門喻 149 ⊙夫婦食餅共為要喻 221
⊙偷 牛喻 153 ⊙共相怨害喻 224
⊙貧人作鴛鴦鳴喻 157 ⊙效其祖先急速食喻 227
⊙野干為折樹枝所打喻 160 ⊙嘗庵婆羅果喻 230
⊙小兒爭分別毛喻 164 ⊙為二婦故喪其兩目喻 233
⊙醫(yī)治脊僂喻 167 ⊙ 米決口喻 236
⊙五人買婢共使作喻 169 ⊙詐言馬死喻 239
⊙伎兒作樂喻 172 ⊙出家凡夫貪利養(yǎng)喻 242
⊙師患腳付二弟子喻 175 ⊙駝甕俱失喻 245
⊙蛇頭尾共爭在前喻 178 ⊙田夫思王女喻 248
⊙愿為王剃須喻 181 ⊙ 驢乳喻 251
⊙索無物喻 184 ⊙與兒期早行喻 254
⊙為王負機喻 258 ⊙得金鼠狼喻 290
⊙倒灌喻 261 ⊙地得金錢喻 293
⊙為熊所嚙喻 264 ⊙貧人欲與富者等財物喻 297
⊙比種田喻 268 ⊙小兒得歡喜丸喻 300
⊙獼猴喻 272 ⊙老母捉熊喻 303
⊙月蝕打狗喻 275 ⊙摩尼水竇喻 306
⊙婦女患眼痛喻 278 ⊙二鴿喻 310
⊙父取兒耳 喻 281 ⊙詐稱眼盲喻 313
⊙劫盜分財喻 285 ⊙為惡賊所劫失 喻 315
⊙獼猴把豆喻 287 ⊙小兒得大龜喻 318
多一份猶豫,少一個機會
有一位虔誠的信徒,很不幸地遭遇到一次水災(zāi)。情急之下,他為了逃避 災(zāi)難,就爬到了屋頂上面,想要等到水退了再下去?墒菦]想到的是,洪水卻 越漲越高,沒有絲毫下降的趨勢。眼看著洪水都要淹到腳下了,周圍又沒有其 他人,于是他急忙祈求道:“大慈大悲的佛祖,快來救救我。
過了沒多久,就來了一艘獨木舟,船上的那個人要救信徒,可他卻說: “不!我不要你來救我,我相信佛祖會來救我的,我一定要等他來!
那人自討沒趣,駕著獨木舟走了?墒谴笏在繼續(xù)上漲,很快漲到他 腰部了。信徒害怕極了,立即又向佛祖發(fā)出祈求。
這時候,又來了一艘小船,船上的人要救信徒到安全地帶,可是他再次 拒絕了,并且說道:“我不喜歡這艘船,你走吧,我要等佛祖來救我!
那小船只好拋下信徒離開了。沒一會兒,水已經(jīng)漲到信徒的胸部。信徒 還是繼續(xù)大聲地向佛祖祈求著。
可是這一次,沒有人來救他了。隨著洪水的上漲,信徒的全身已經(jīng)被洪 水淹沒,他已經(jīng)奄奄一息了。
就在這時候,一位禪師駕船趕來救起了他。得救的他看到救他的人仍然 不是佛祖,馬上露出一副不開心的表情,向禪師埋怨說:“我信佛是如此的虔 誠,但是在我遇難之時佛祖卻對我不管不顧,甚至在我有性命之憂時他還是不 肯來救我!
禪師深深地嘆了口氣,說道:“你真是冤枉了佛祖,佛祖曾經(jīng)幾次化作 船來救你,而你卻嫌這嫌那,一次一次地拒絕被救,看來你與佛祖是真的無緣 !”信徒這才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