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域文化的視閾來審視文學演變的內在規(guī)律,可以說是進入新時期以來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的一個熱門領域,并且也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如由嚴家炎主編的“二十世紀中國文學與區(qū)域文化叢書”。《齊魯文學演變》一書,以悠久燦爛的齊魯文學和深厚雄渾的地域文化為研究對象,從文化視野和大文學觀出發(fā),在融通中追求創(chuàng)變的思維和結構模式,整體形式上則是古今貫通、時空交融。在宏大厚重的縱橫探究中,使文學與文化的共時性多向互動和文學形態(tài)歷時性的豐富演變得以多元并呈,體現(xiàn)了獨特而鮮明的學術個性。
導論
第一章 關于地域文學史學的普適性研究
第一節(jié) 地域文學史學的學術源流與學理觀念
第二節(jié) 地域文學史學的架構基礎與范疇界定
第二章 關于齊魯文學形態(tài)演變與文化內質研究的原理性思考
第一節(jié) 齊魯文學的地域文化淵源
第二節(jié) 本課題的邏輯基點與研究目標
第三節(jié) 體式要點、方法與結構原則
上篇 齊魯文學高潮鳥瞰
第一章 從文化元典走來
第一節(jié) 先秦時期的混沌綜融:經(jīng)世致用理念與經(jīng)典殿堂之造就
第二節(jié) 文學本體的覺醒之路:諸體漸備與抒懷言志傳統(tǒng)
第二章 高峰初聳:北宋至南宋前期的齊魯文學
第一節(jié) 社會群體關懷與個體情性的交迭兼納
第二節(jié) 主體意識張揚而及詞壇的極盛
第三章 再度輝煌:明中葉至清初的齊魯文學
第一節(jié) 驛路文化與俗文學的泛化升華
第二節(jié) 雅文學對經(jīng)典的追懷與復興之想望
第三節(jié) 文言小說以雅為俗的寫心娛懷與戲曲文學似俗實雅的儒道內核
第四節(jié) 雅文學的求新變與傳統(tǒng)認同
第四章 現(xiàn)代新篇:20世紀五四時期與30年代的齊魯文學
第一節(jié) 中西文化背景下的價值重構與文學觀念變革
第二節(jié) 五四新文學的多元開拓與文體創(chuàng)建
第三節(jié) 鄉(xiāng)土文學涵納文化對抗與重構:為民族塑魂與文化守成
第五章 激揚華章:20世紀新時期以來的齊魯文學
第一節(jié) 創(chuàng)作主體對齊魯文化傳統(tǒng)的傳承與審美意識嬗變
第二節(jié) 敘事文學的蓬勃發(fā)展及其主流形態(tài)
中篇 齊魯文化與文學個案研究
第六章 齊魯文學文化內質的個案考察
第一節(jié) 《魯頌》與《齊風》的兩種文化形態(tài)與內質異同及其文學特征
第二節(jié) 漢賦中所見有關巡狩、封禪的齊魯文化考察
第三節(jié) 《桃花扇》關于孔子“夷夏之大防”思想的藝術實踐
第四節(jié) 孔尚任的創(chuàng)作思想與民族意識:《桃花扇》與《出山異數(shù)記》的微妙關系
第五節(jié) 王漁洋與洪異、孔尚任、蒲松齡的友誼和《聊齋志異》評論
第七章 齊魯文學形態(tài)演變的多元性與多樣化表現(xiàn)之一:文學本體喻示與文體風貌特征的雙向觀照
第一節(jié) 李之儀詞論詞作綜論
第二節(jié) 晁補之詞論詞作綜論
第三節(jié) 李清照詞論詞作綜論
第四節(jié) 詞體解放與辛棄疾的創(chuàng)作取向
第五節(jié) 李攀龍、謝榛的論詩特點及其互補性
第六節(jié) 李攀龍、謝榛對其自身詩論的創(chuàng)作實踐
第八章 齊魯文學形態(tài)演變的多元性與多樣化表現(xiàn)之二:大文化語境與地域色彩的文學
第一節(jié) 文化與文學雙重觀照下的戲曲重鎮(zhèn)東平
第二節(jié) 基于齊魯人文之上的“濟南詩派”及其詩風創(chuàng)作
第三節(jié) 杰出的文壇領袖王漁洋及其重大影響
第四節(jié) 《聊齋志異》的語言特色及詩意風韻
第五節(jié) 聊齋俚曲的地域文化內涵
第九章 齊魯文學形態(tài)演變的多元性與多樣化表現(xiàn)之三:地域視閾下的話語轉型與民族、國家敘事
第一節(jié) 王統(tǒng)照《山雨》的現(xiàn)實主義成就及其開創(chuàng)性意義
第二節(jié) 李廣田散文的文化內涵與藝術風貌
第三節(jié) 臧克家詩歌的藝術開拓與抒情風格
第四節(jié) 馮德英的小說成就與“三花”創(chuàng)作特色
第五節(jié) 楊朔散文的藝術成就及其時代局限
第六節(jié) 新中國成立十七年英雄敘事的類型與審美特征
第十章 齊魯文學形態(tài)演變的多元性與多樣化表現(xiàn)之四:民間文化形態(tài)與文學主流語境的互動與生成
第一節(jié) 張煒:現(xiàn)代視野下的文化保守主義人性關懷
第二節(jié) 莫言的民間敘事與20世紀中國文學
第三節(jié) 李存葆的文學創(chuàng)作與沂蒙山區(qū)的歷史傳統(tǒng)
第四節(jié) 新時期鄉(xiāng)土小說的文化意蘊與創(chuàng)作特色
第五節(jié) 王鼎鈞懷鄉(xiāng)題材的散文
第六節(jié) 桑恒昌的詩歌藝術成就
第七節(jié) 張宏森影視文學的詩性追求
第八節(jié) 趙冬苓的影視編劇美學
下篇 齊魯文學古今演變研究
第十一章 主題內涵及形式外顯
第一節(jié) “思鄉(xiāng)”的多元內涵及多樣化表述:漫越時空的恒久觀照
第二節(jié) 建安風骨與左思風力:文學主流的時序嬗變與時世意義
第三節(jié) 儒家“入世”觀念的演變:民族危難之際的南宋文學與抗戰(zhàn)文藝
第四節(jié) “水滸”故事溯源及文學形態(tài)演變
第十二章 大文化語境中的文學本體呈示
第一節(jié) 社會文化關系與創(chuàng)作主體改變所體現(xiàn)的文學演變:從《水滸傳》到《金瓶梅》
第二節(jié) 王漁洋的歷代山東詩人作家評論與詩學觀念
第三節(jié) 儒家倫理觀的另類解讀:賈鳧西的《歷代史略鼓詞》
第十三章 文學形態(tài)與藝術精神“史”的關照
第一節(jié) 自復古與新創(chuàng)的演變看李攀龍、謝榛詩歌理論及文學流派的意義
第二節(jié) 敘述者的轉變及敘事結構的轉型:《聊齋志異》對唐傳奇的傳承與超越
第三節(jié) 山東英雄敘事的傳統(tǒng)與變遷
第四節(jié) 孔孚對古代山水詩傳統(tǒng)的繼承與超越
參考文獻
《當代齊魯文庫·山東社會科學院文庫:齊魯文學演變與地域文化》:
北宋到南宋前期,是三千年齊魯文學的第一次高潮時期。與當時整個中國文學的發(fā)展歷程相契合,此階段的主流文體,或者說主導性的文學形態(tài)依然是雅文學的詩與散文——盡管正統(tǒng)的詩歌吸納、融入了音樂元素,并且接受流行的娛樂觀念,從而衍生出一種新興樣式,甚至迅速發(fā)展為時代文學之標志,即被稱為“詩馀”“曲子詞”的詞,但也不能改變其基本類型分屬——在思想內容方面,它們依然強烈認同傳統(tǒng)儒家的文學觀念、理論意識,同時也兼及旁涉老莊禪釋,只不過是各時期各有側重而已。如這時期的王禹傅、辛棄疾等代表作家,均擁具身當君國軍政大事的使命感,和社會群體關懷的責任意識。表現(xiàn)于其作品里,值平常時節(jié),則是系心民瘼,感嘆民生疾苦,抒解民困;一旦國家有事,外侮入侵,便痛慨民族危亡、神州陸沉,志在光復故土,雖歷艱難仍至死不渝。而當遭朝廷排拒、忠貞見疑,人生陷于低谷時際,便會寄情山水田園以求隨緣自適,張揚個性以得生命之本真,實現(xiàn)個體情性的抒發(fā)和彰顯。這里固然有著老莊自然、自我思想觀念的濃重影響與明確導引,方才能夠曠達超遠,從而補充了先秦時代唯儒學為單邊的不足;但同時也仍舊包含有孔孟的進退之說在內——總之是兼納并備諸家而融合交迭一體于我丁,這正是齊魯文學深厚豐富的文化內質之雙翼,共生并存互為消長。
“一代有一代之文學”,為一代文學之極盛的宋詞,一向與唐詩、元曲并稱,共同被稱揚為時代文學與文體的頂峰。其實,它也是齊魯文學的最高成績所在。一般說來,充溢著感性的創(chuàng)作實踐催生出理性思考,而思考結果的文學理論又反向升華,去影響著創(chuàng)作實踐,二者的互動,便推動了文學繁榮發(fā)展局面的出現(xiàn)。在這里,從詞家的理性思考反溯,論析齊魯詞壇因成熟自覺的本體意識而體現(xiàn)于文學形態(tài),即為詞作風格面貌的絢麗多彩和題材內容的多樣化。齊魯詞家堪稱巨星煌煌而間雜眾星灼灼襯映,是有宋一代詞壇藝術成就最卓著的屈指可數(shù)的幾個地域之一。
公元960年,后周歸德軍節(jié)度使、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在北上抵擋契丹和北漢入侵的途中,于陳橋驛站發(fā)動兵變,黃袍加身,后回師京城,迫使周恭帝退位,登基稱帝,建立宋朝,定都汴京(今河南開封),史稱北宋。在此后的十幾年里,宋太祖趙匡胤先后消滅了荊湘、后蜀、南漢、南唐等割據(jù)勢力,除北漢之外,十國基本統(tǒng)一。后宋太宗趙炅又收復北漢,徹底結束了五代十國長期干戈擾攘、兵連禍結的分裂混戰(zhàn)局面。
太平興國二年(977),宋太宗即位之初,就盡罷節(jié)鎮(zhèn)統(tǒng)轄支郡,實行分路而治,“自是而后,邊防、盜賊、刑訟、金轂、按廉之任,皆委于轉運使。又節(jié)次以天下土地形勢,俾之分路而治矣!保ā段墨I通考·卷六十一·職官考十五》)后至“至道三年(997),分天下為十五路,天圣析為十八,元豐又析為二十三……東南際海,西盡巴焚,北極三關,東西六千四百八十五里,南北萬一千六百二十里。崇寧四年,復置京畿路。大觀元年,別置黔南路。三年,并黔南入廣西,以廣西黔南為名。四年,仍舊為廣南西路!保ā端问贰さ乩碇尽罚o論全國劃分了多少路,今山東地區(qū)基本上一直隸屬京東路,只有部分歸屬河北路,其中青州以東的地區(qū)大致隸屬于京東東路,而濟南以西的地區(qū)則隸屬于京東西路。之所以稱之為京東路,顧名思義,則是因為它在都城汴京的東面。北宋末年,經(jīng)歷了靖康之恥,神州陸沉,衣冠南渡,宋高宗趙構建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史稱南宋,位于長江北部的山東地區(qū)則淪于金朝女真族的鐵蹄之下,因此進入南宋后,除了南宋前期尚有由北入南的山東作家,至南宋中后期,南宋文壇上基本沒有了山東作家的蹤跡。那些祖籍山東,但卻流寓南方,從未踏上過齊魯大地的作家,諸如周密等人,算不得真正的山東作家。由于朝代地域疆土的局限,此時的山東作家則多匯聚在北方的金朝。
隨著宋朝定都汴京,國家政治中心東移,全國的文化中心必然也隨之發(fā)生調整。由于今山東地區(qū)臨近宋京都汴京,因而這一時期山東地區(qū)首先憑借特殊的地理優(yōu)勢獲得文化上的大發(fā)展,并形成了山東作家輩出、山東文學大放異彩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