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義是世界史研究領域的重大課題,國內外相關成果卷帙浩繁,但較少關注人文主義向各個領域的滲透和影響。由劉貴華所*的《人文主義與近代早期英國大學教育》一書探討了人文主義向英國傳播的過程,考察了人文主義向教育領域的滲透。從教育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師教育思想等方面,揭示英國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具體內容與特征;從大學社會構成主體、大學課程內容、大學管轄權等方面,系統(tǒng)地考察人文主義思想對大學教育的影響,向讀者呈現(xiàn)近代早期英國大學教育的發(fā)展變化;從培養(yǎng)“未來的統(tǒng)治者”、“完美紳士”、虔誠的牧師以及增添貴族文化素養(yǎng)等方面,闡釋大學人文主義教育的作用,展示出近代早期英國社會和文化變遷的歷史圖景,深化了國內的人文主義研究和大學教育史研究。由劉貴華所*的《人文主義與近代早期英國大學教育》一書的關于人文主義思想對大學教育變革的影響以及教育變革與社會變遷相互關系的論述,具有啟發(fā)意義。
劉貴華,女,1974年出生,歷史學博士,F(xiàn)為江漢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副教授,江漢大學城市研究所研究人員,主要從事近代早期歐洲社會史、英國史研究。在《武漢大學學報》《理論月刊》《山西師大學報》《江漢大學學報》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3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世界史》和《新華文摘》等刊物轉載。曾主持省部級、市級科研項目5項,參與國家社科項目2項。2011年獲武漢市第十二次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
第一章 關于近代早期英國人文主義的研究
第一節(jié) 對近代早期英國人文主義的界定
一 近代早期英國人文主義(humanism)的同源詞
二 近代早期英國人文主義(humanism)的含義
第二節(jié) 對近代早期英國人文主義的研究
一 研究視角從著名人文主義者拓展到其他人文主義者
二 研究重點從學術領域向其他領域延伸
三 研究方法強調整體性研究與跨學科研究并重
第二章 英國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文化源流
第一節(jié) 自由教育與騎士教育:英國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來源
一 中世紀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lion)
二 中世紀的騎士教育(chivalric education)
第二節(jié) 意大利人文主義——英國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起源
一 意大利人文主義者在英國
二 大貴族對意大利人文主義者的文化庇護
三 英國早期人文主義者在意大利
第三節(jié) 16世紀人文主義——英國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基礎
一 建立人文主義學術社團
二 出版人文主義書籍
第三章 都鐸時期英國人文主義教育思想
第一節(jié) 人文主義者論教育的目的
一 培養(yǎng)完美的紳士
二培養(yǎng)虔誠的教士
第二節(jié) 人文主義者的教育計劃
一 文化知識教育計劃
二 體育鍛煉計劃
第三節(jié) 人文主義者的教學方法
一 反對體罰
二 互譯法
第四節(jié) 人文主義者的教師教育思想
一 提高教師地位
二 提高教師素質
三 教師職業(yè)應該專業(yè)化
第四章 人文主義與近代早期英國大學變革
第一節(jié) 人文主義與大學社會構成主體的變化
一 從教士到世俗子弟——大學社會構成主體的變化
二 人文主義與大學社會構成的變化
三 近代早期英國大學社會構成變化的影響
第二節(jié) 人文主義與大學課程的變化
一 從經院主義到人文主義——大學課程的變化
二 人文主義者與大學課程的變革
三 大學課程變革的影響
第三節(jié) 人文主義與大學管轄權的轉移
一 從教會到王室——大學管轄權的轉移
二 人文主義與大學管轄權的轉移
三 大學管轄權轉移的影響
第五章 大學人文主義教育的影響和意義
第一節(jié) 大學人文主義教育培養(yǎng)了“未來的統(tǒng)治者”
第二節(jié) 大學人文主義教育培養(yǎng)了“完美的紳士”
第三節(jié) 大學人文主義教育培養(yǎng)了虔誠的牧師
第四節(jié) 大學人文主義教育增添了貴族的文化素養(yǎng)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人文主義與近代早期英國大學教育》:
而事實上,這些經常被體罰的人在日后往往會成為社會的精英,如成為律師、宮廷的扈從、公職人員或成功的商人等。而且,最終的事實證明,“他們比那些早年在學習上表現(xiàn)出很有天賦的人更聰明”。因此,教師應該改變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相信每一個學生的潛力,關心學生的成長,并給他們以鼓勵。亨利·皮查姆甚至提出,“在教師與學生之間一定存在著深厚的感情,(如)睿智的伊拉斯謨和維夫斯……通過傾注父親般的感情給學生……用愛贏得學生的心和感情,(他們)是最好的老師!笨傊,在人文主義者的教育理念中,教師應該以令人愉悅的方式教學,即便是教學的場所——教室,也應該因此成為娛樂與快樂之家,而不是恐懼和束縛之所。
其次,人文主義者強調對學生實行因材施教。針對教師該如何正確對待學生潛力的問題,阿斯堪詳細分析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如有的學生天賦高,容易接受新知識,但這樣的學生學習的興趣點往往不集中,容易轉移注意力,很少能進行非常艱苦的學術研究;有的學生反應慢,接受知識也慢一些,但他們很有恒心!ㄟ^對學生天性分析,阿斯堪指出教師應該據(jù)此因材施教,如讓天賦高卻又缺乏耐性的學生學習音樂、詩歌等,將他們培養(yǎng)成最杰出的詩人;而讓反應稍慢、比較有毅力的學生學習演說、哲學等,將他們培養(yǎng)成最優(yōu)秀的演說家。教師應該分析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不應該因為學生接受知識比較慢就痛打學生,否則,只能泯滅學生的天性,讓他們產生厭學情緒。“在鞭笞學生時,與其說是在糾正錯誤,不如說是在扼殺學生的天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