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學習生活工作都在藏區(qū),她的所有記憶,也都與藏區(qū)有關!读闵⒌挠洃洝肥杖胱髡叻泵珓罩啵殴P寫出的文字。詩歌散文,甚至紀實,都記錄了日常的片光吉羽。
擁措,女,藏族,中共黨員,1962年生,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縣人,1983年畢業(yè)于四川西南民族大學中文系,現(xiàn)就職于甘孜州委宣傳部任常務副部長。愛好文學創(chuàng)作,曾有多篇散文、詩、詞作品分別在《西藏文學》、《四川文學》、《貢嘎山》、《康巴文苑》、《甘孜日報》等報刊雜志發(fā)表。詞作《我的家》獲得第六屆全國村歌大賽作詞金獎。
彼岸
夜——悄悄地逝去;黎明——姍姍到來,推開窗戶,帶著初春的芬芳氣息的微風吹拂著面頰,哦!多么清爽,多么誘人,一夜昏睡的困倦,一夜夢境的勞頓瞬間化為烏有,信步走出門外,踏上了去江邊的小路。
在微微泛青的草地旁,在剛剛發(fā)芽的樹叢中,在散落的石灘上,依著山,繞著寨,雅礱江水仿佛也從睡夢中驚醒,深深呼吸著春的芳香,伴著鳥語歡暢地流淌,不時托起朵朵浪花向沿江散步的人們致意……
我顧盼四周,不知何時江邊又有了許多游客,有的觀景,有的練嗓,還有老人比劃著太極拳,從神態(tài)上看,老老少少個個怡然自得,仿佛置身于無人之境,盡情地享受著高原的晨韻。
忽地,一葉小舟跳進了我的眼簾,在寬闊的江面它顯得那樣渺小,卻十分玲瓏,江波托著小舟左右搖擺著,由遠而近靠在了岸邊,船夫是一個深沉的青年人,除了一臉的果敢,沒有什么更特別之處,他坐在船尾,用挑釁式的眼光瞧著觀景的人們,仿佛在問:有誰敢在江邊去隨波逐流?
猛地,夢中的情境又回到腦中:乘著一只小船我在江上飄蕩,想去看看江那邊的世界,可又怕浪濤會淹沒小船,徘徊著,遲疑著,始終舉不起手中的槳……我好累,好煩!
“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外面的世界真無奈……”一陣歌聲打斷了我對夢境的回味,看看四周,幾個勇敢的老人、青年跳上了船,興奮地舉起槳。
霎時,一種沖動涌上心田,聽說江那邊有更美更好的景色,我為何不去試試,不去闖闖?于是我抖起精神縱步跳上小船,接過船夫贊賞的眼光,奮力劃動了破夢的第一槳……
那年,我游奶龍山
那是幾年前的事了,記不清究竟是哪一年,但那一年藏歷是雞年這準沒錯,因為我記得是幾位屬相為雞的朋友邀我同行。
奶龍山位于潔白美麗的甘孜縣東北,海拔4619米,距縣城70公里,相傳奶龍山是蓮花生大師在康區(qū)降賜點化的24座神山之中的第8座,是觀音菩薩、文殊菩薩、金剛手菩薩在藏歷雞年聚會眾神的地方。
那是一個十分清新的早晨,踏著露滴,擠在一輛略顯破舊卻頗有力量的小車上,我和我的幾位屬雞的朋友以及他們邀約的各路“神仙”,帶著食物,鋪墊,興沖沖、顛顛簸簸,一路直奔奶龍山。
幾十里路彎彎拐拐,坎坷不平,約兩小時后我們來到山腳,乍一眼望去,除一座高山和山上的松柏外別無奇特,心中暗想:屬虎的居然被屬雞的耍了,暈暈乎乎幾個小時莫不是僅來看這山這樹?心里嘀咕著,腳步不得不跟著眾仙往前走……
“落座吧,伙伴們,雞年的聚會就此開始!”當走到依山傍水的一塊草地上時,朋友中頗具組織才能的大哥發(fā)話了,一時,草地上紅紅綠綠的地毯圍了一圈,圈中像模像樣地擺上了各種食品、飲料,迷迷惑惑的我和興奮難抑的朋友們匆匆吃了些東西,在大哥的催促下?lián)Q上登山的輕便鞋正式向奶龍山進發(fā)。
走進山口,一縷青煙騰騰升起,在一個小土堆壘成的平臺上,一大抱松枝堆砌著,松枝上雪白的糌粑鋪散著,在綠和白的空隙中,青煙彌漫——裊繞——升騰,隨著圍著土堆轉圈的人們走上三圈,迷迷惑惑的我突然清醒,一絲神秘的感覺突然涌上心頭,再看十分虔誠摘帽轉圈的朋友們,不得不為其所動,好奇地跟著眾人開始向山頂走去。
轉山是順時針方向開始的,一條小路向前延伸著,看似平緩卻十分難走,路上碎石細沙鋪墊,走走滑滑,緩坡不斷升高,走了不一會兒,一身細汗冒了出來,呼吸也急促了,想在路邊歇歇腳,可路邊全是轉山人用小石堆砌的塔,據(jù)朋友說這一是對神靈的祈求,二是作轉山圈數(shù)的記載,誰也不會去碰它,爬這一段外緩內陡的坡就是對轉山人第一關的考驗,沒有虔誠之心的人才會半路打坐……看看周圍山上的人雖一個個喘著粗氣,或撐腰或扶膝但卻一點一點往前挪動著步子,幾位年事甚高的老人拄著杖在家人的挽扶下也吃力地向前移動著,于是我不敢怠慢,鼓足勁,揉了揉已發(fā)軟的雙腿,撿了塊白黑透亮的石子放在路邊,記著要虔誠才能上頂?shù)恼f法一步步向半山腰爬去。
當大汗淋漓時我們終于爬上半山坡,疲乏的我就地一滾躺了下去,全身如釋重負。瞇眼休息片刻,待心跳平緩時我才睜眼顧盼,頭上的藍天白云,身下的綠草蔭蔭,周圍蒼松翠柏,松與松之間,經(jīng)幡飄蕩,高的掛在樹尖,矮的伸手可觸,“唵嘛呢叭咪吽”,一聲聲頌禱,真的使我覺得此山神奇起來。
“快走吧,好景還在前面!”伙伴們拉起我又上路了,也不知怎的,在經(jīng)幡下躺了一會兒,倒覺得一身輕松了,加之路也不像第一段那樣難走,我的興致越發(fā)高了,邊走邊細細觀看美景。
奶龍山由三座山峰組成,叢林密布,風景優(yōu)美,主峰山頂遠遠望去猶如孔雀開屏,這里的每一座山峰,每一塊石頭,每棵樹或似物或似人,都有一段動人的傳說。在一面坡上,天然的形成了一片山峰滑坡帶,光滑筆直的坡面上奇特地由各種雜草奇石構成了一幅雄雞圖案,它昂首翹尾一副雄赳赳氣昂昂的樣子,虔誠的人們一見到它便施以大禮叩頭膜拜,我那幾位屬相為雞的朋友更是叩頭參拜,不停嬉鬧,我也對著圖案叩了一個頭,雖不知為了什么,但卻那樣做了……又走了一會兒,在一條岔路上,一個堆著石刻經(jīng)文,插著經(jīng)幡的大石堆旁幾個碩大的石頭放在邊上,路過的男性,都奮力舉著石頭繞著圈轉,據(jù)說舉石過頂,轉上三圈神靈會保佑來年生個聰明漂亮的胖小子,于是我的伙伴們一擁而上,爭著搶抱石頭,誰也不曾顧及是否婚配……打打鬧鬧,選擇小路在叢林中穿梭而過,走不多久,一塊油光黑亮的大石板出現(xiàn)在小路邊,石板寬大足以躺下一個中等身材的成人。同伴中走在前的女伴坐在石板上歇腳,大哥幾分鐘一個傳說故事令她驚叫著跳了起來,原來據(jù)說這是一塊天葬石,去世的好人只要放在這個石板上肢解就能升到極樂世界去,每肢解一個人都會有許多人在周圍誦經(jīng)超度亡靈。大哥說不信你們自己看那石板為什么那樣油光水滑,上方還有一個小枕式的置放頭部的石頭?仔細看來的確沒錯,躺下一個人真的就像躺在床上,透過樹叢、經(jīng)幡能看到深邃的天空,或許靈魂就是從那里升天的吧?一陣異想天開后,不知誰提出大家都來體驗一下“升天”的滋味,膽大的男同胞們一個接一個地躺在石板上拼足力氣大聲呼喊:“我……死了!”圍著的人便齊聲誦經(jīng)“唵嘛呢叭咪吽!”接著便爆發(fā)出一陣哄笑,待輪到大哥躺下時,當他十分莊嚴神圣地喊出大名并報告死訊時,不知誰惡作劇,串通一伙人居然把誦經(jīng)聲換成了齊聲高呼“該死……背時”,于是乎爆笑聲不停,待我和女伴們躺在石板上時除了捂住腰放聲大笑外什么也喊不出來了,當然便沒有了“升天”的機會……
一陣開心的“升天”儀式后一伙人跑跑跳跳,在樹叢中穿行,學著游人一會兒喝口山泉,一會兒頂禮膜拜,遇到石縫伸手進去摸摸讓手靈巧,遇到石窩用膝跪跪祛祛風濕,遇到石壁用腰靠靠治治腰痛。當走到一個怪石嶙峋的亂石小山坡時大家停住了腳,聽人介紹這兒有一連環(huán)洞,洞內窄小,人從洞頂只能頭朝下爬到呈90°直角橫穿另一個石洞后然后才能從另一個洞鉆出,一般罪孽深重的人是鉆不過此洞的,只要你為人和善,再高大肥胖的身材也能順利鉆過石洞。帶著好奇,更主要的是證明自己不是罪孽深重的人,伙伴們一個個涌向洞口,逐一鉆洞,身材偏胖的個個脫去外套穿著背心爬行以減輕阻力,即使受些皮肉之苦也絕不做罪孽深重之人;身材瘦削的也不放松懈怠怕有差錯。說來也怪,一樣的石洞有的人一下便鉆了過去,有的卻十分困難,磨蹭了近一個多時辰,一行人總算一個不落地鉆過了石洞,雖然多數(shù)人掛了彩,但每個人都喜氣洋洋,畢竟證明給別人看了,我們是一群沒有罪孽的人。
帶著彩掛著花,一路歡笑一路歌,登主峰,攀西峰,觀賞盡形如獅、熊、蛇、兔的奇峰怪石,再上東峰山腰巖洞內拜謁了彌勒佛,繞峰底的白塔三周后一行人直奔山底清泉。傳說這是一眼神泉,泉眼上用石板堆砌成塔,依稀記得石板上有些經(jīng)文,小塔上布滿經(jīng)幡,塔底泉水自石隙汩汩涌動,在沙石自然形成的小井中充盈滲透,泉水清澈見底漫過井口便輕快地流進奶河,凡飲此泉的人都在奶河邊凈手凈臉方可飲水。據(jù)老百姓一傳十十傳百地說這泉水是神水,常飲治病健體,若是心如明鏡,佛星高照的人在泉眼邊屏息凝視,泉中會出現(xiàn)許多佛供你膜拜。銘記著不能臟了神水的教誨,我們一行人在小河邊洗凈臉上的汗?jié)n和塵土,一窩蜂擠在泉眼邊跪地凝視,過了許久,一伙伴驚呼“看到了看到了”,捧起泉水大飲幾口,我們齊聲問:“什么樣的佛?”他神秘地一字一字地說:“毛……主……席”然后嬉笑著自顧自一溜煙奔開去,余下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片刻才知道被愚弄,哄笑著飲水匆匆離去。不甘心的我待被攪動的泉水平靜后,再次俯身觀望,希望奇跡真的能夠出現(xiàn),可傳說終歸是傳說,泉水中除晶瑩美麗的河沙靜靜浸泡在水中外,余下的便是水中倒映的經(jīng)幡和我那張虔誠的臉。帶著少許遺憾,我雙手捧起泉水暢飲,清爽、甘甜、回味悠長……
回到同伴身邊,圍坐在圈著的地毯上,細細咀嚼著美味食品,聽著伙伴們互相戲謔山上的洋相,我重新抬頭眺望:峰巒重疊,經(jīng)幡飄蕩,秀麗壯觀,古樸神秘……感嘆大自然的杰作,感嘆不虛此行,手中捧著美酒我心中暗自祝!案杀!神奇的奶龍,我夢中常見的奶龍!”
飄向天際的祥云
——為悼念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畢世祥而作
一座座潔白的雪山,一條條透亮的冰道,一株株淅顯蔥綠的松柏,一塊塊凹凸不平的山石,一抔抔坳黑的泥土……這一切原本在圣潔高原應當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然而在2013年12月16日卻成了一道黑暗的奪命線!這一天一個平凡而又令人敬仰的康巴漢子倒在了這一條既美麗又殘忍的生命終結線上,他擁抱著雪山、撫愛著松柏、依偎著山石、親吻著大地,從此駐足,長眠在高爾寺山上,他的名字——“畢世祥”瞬間傳遍康巴大地。
一米八的個頭像雪山之巔挺拔,英俊的臉龐透著剛毅慈愛,藏漢英三種語言的談吐令人刮目,泛白的牛仔服襯托著質樸。堅強、執(zhí)著、坦率、雄才、寬厚、包容、仁愛、謙和——康巴人擁有的品行集于一身!他是那樣的出眾,怎么也讓人不能與大山中走出的漢子相聯(lián)。五十三載的短暫時光,他成長、他成熟、他奉獻,直至生命終結……
康定、甘孜兩縣輾轉經(jīng)歷,共青團、外貿、旅游、政府機關、宣傳工作……不同的崗位一樣的精彩:抗震救災一年往返17次生命禁區(qū)石渠縣;數(shù)次森林大火奔赴一線指揮;開辟松茸流通日本通道,創(chuàng)自營出口零的突破;“跳出甘孜看旅游”實現(xiàn)國內旅游人次幾何級數(shù)增長,國際游客排名全省第二;“抓農業(yè)就是抓民生”實現(xiàn)甘孜農業(yè)蜚聲州外;“最好的蟲草在課堂”點燃農牧民對知識的渴望;帳篷新生活9大件第一手設計藍圖為改變牧民生活現(xiàn)狀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踩穩(wěn)地平線、手持運行線、眼盯提升線”三線運行法讓宣傳工作明確了方向;明確一個主題,訓練一支隊伍,把握一個時機,注重一個效果,“四個一工作法”讓宣傳工作煥發(fā)生機活力;“文藝演出三年全覆蓋”讓全州鄉(xiāng)村農牧民不出家門享受到精神大宴;推出“康巴作家群”給中國文壇“帶來了新的驚喜和獨特的經(jīng)驗”;開創(chuàng)甘孜外宣先河,一年《人民日報》上稿26篇,《新聞聯(lián)播》播出15條新聞,強力展示了甘孜形象;“我是來認門的好方便下次找到親戚的家門”樸實的話語讓鄉(xiāng)村老百姓對“大官”有了新的認識……
岳母病逝不在身邊,雙親重病無暇顧及,妻子手術未能陪扶,兒子就業(yè)不尋門路……他是誰?他為了誰?答案在靈堂堆積如山的花圈中,在親人的淚眼中,在朋友的悲嘆中,在百姓的祈禱中無聲地破解——他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康巴人,他是一個集智慧和人格魅力于一身的平凡的人,他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康巴漢子!
祥云那樣潔白,祥云如此優(yōu)雅。祥云從美人谷升起,飄飛駐足在高爾寺山巔,在雪山頂上擁抱太陽,在蔚藍天空俯瞰大地……祥云飄向天際帶走了故鄉(xiāng)的呼喚,留下了深深眷戀!
高原晨曲
雄雞啼鳴,將我喚醒。推開窗戶,滿天的星斗已消失在晨曦之中,月亮也隨著星星躲進了云層。我貪婪地呼吸著高原清晨的新鮮空氣,信步走出房門。
清晨的一切顯得那樣清新,那樣生氣勃勃,晶瑩的露珠掛在嫩綠的小苗上,淡淡的云霧籠罩著山巒,不遠的地方傳來“咩……”“哞……”的叫聲,這聲音在山谷里久久回蕩。
晨霧悄悄飄散,朦朧的景物變得清晰了。山坡上,年輕的牧人將活蹦亂跳的牛羊趕進草地,拿出短笛,吹起了悠揚的曲子。那黑里透亮的牛犢和白云似的羊羔,伴著這動聽的音樂,在母親身旁撒歡,纏著母親帶它們到更好的草地上去。天性善良的母親愛撫地看著一個個小寶貝,甩了甩尾巴同意了孩子們的要求,帶著它們慢慢走向青草茂盛的草場。山下流淌的河水,也禁不住自己的喜悅,揚起了水花,向河畔的伙伴們問著好,然后輕快地向前奔去。沉默了一夜的小鳥也開始了歡樂的歌唱,一個勁地向人們問候:“你早……你早……”,而田野里正在鋤草的人們的回答,是一首首優(yōu)美的山歌……
太陽像一個紅絨球,掛在碧藍的天上,俯視著高原的山山水水。一霎時,人們的談笑聲、牧人的笛聲、潺潺的流水聲和鳥的啁啾匯集在一起,組成了一曲高原交響樂,飛向無際,飄往四方。雪山陶醉了,我——也深深地陶醉了。
大自然多美!高原多美!祖國多美呀!我盡情地看啊,仔細地聽,我為眼前這美景而歡悅,而自豪。我禁不住合著這交響樂唱起了心中贊美的歌。
!朋友,假如你有機會到高原,眺望銀光閃爍的雪山,觀賞高原綠色的春天,拜訪勤勞勇敢的人們,喝杯好客的主人捧出的噴香的酥油茶和甘甜的青稞酒,再聽聽高原美妙的晨曲……朋友!那時你一定會和我一樣,深深地、深深地愛上我們的高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