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中國書法經(jīng)典·石鼓文 《石鼓文》,乃先秦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因刻石似鼓而上細下粗頂微圓,其銘文多言漁獵之事,故又稱獵碣(對於刻石形制,古人稱『方者謂之碑,圓者謂之碣』);因石鼓共十隻,其被發(fā)現(xiàn)時被棄於陳倉原野,因而又稱陳倉十碣。石鼓材質爲花崗巖,平均高約九十釐米,直徑約六十釐米。唐代初年,石鼓於天興三疇原(今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三疇原)被發(fā)現(xiàn),韋應物、韓愈作詩以紀之,其名大顯於世。五代戰(zhàn)亂,石鼓散落民間,至宋代幾經(jīng)周折,終又收齊,置於鳳翔學府。宋徽宗時,石鼓入藏汴京(今河南開封)國學。金人破汴後,石鼓被金軍運至燕京(今北京)。元代以後,石鼓一直安置於國子學大成門內。一九三七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後,爲保護這一國寶,石鼓被南遷至蜀,戰(zhàn)爭結束後再運回北平,現(xiàn)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關於《石鼓文》的刻制年代,歷史上曾有西周、戰(zhàn)國、秦代、漢代、晉代、北魏、西魏、北周等多種說法,後經(jīng)金石學家從其內容、字體和書法風格等多方面考證研究,認定爲戰(zhàn)國時代秦國遺物。十隻石鼓分別刻有大篆四言詩一首,共十首!妒奈摹纷鳡懯滓唤M的組詩,其詞彙、章法、句式、韻律、修辭與《詩經(jīng)》之《大雅》《小雅》完全相同,以四言的形式,記述了秦國君主的漁獵活動。經(jīng)過兩千多年的剝蝕損毀,石鼓上衹留下一些斷章殘字(其中馬薦鼓文字全無),但石上殘存的文字仍能斷斷續(xù)續(xù)地顯示出秦國君主漁獵的盛況! 《石鼓文》書法上承秦系金文之法則,下開秦代小篆之先河。其行筆善用中鋒,筆畫粗細基本一致,橫平豎直,嚴謹而工整;其結體呈長方形,體勢整肅,端莊凝重,堂皇大度,圓活奔放;在章法佈局上,雖字字獨立,但又注意到了上下左右之間的偃仰向背關係。在中國書法史上,《石鼓文》被稱爲大篆,自被發(fā)現(xiàn)以來,受到了書家和學者的高度重視。張懷瓘《書斷》稱讚《石鼓文》『開闔古文,暢其纖銳,但折直勁迅,有如鏤鐵,而端姿旁逸,又婉潤焉』。近人康有爲《廣藝舟雙楫》云:『若《石鼓文》則金鈿落地,芝草團雲(yún)。不煩整截,自有奇采。……《石鼓》既爲中國第一古物,亦當爲書家第一法則也!会崾缹W篆書者皆奉《石鼓文》爲正宗,清代楊沂孫、吳昌碩等便於此獲益良多,於篆書一體形成了自家的風格面貌。 關於《石鼓文》的拓本,唐代詩人韋應物《石鼓歌》有云:『今人濡紙脫其文,既擊既掃黑白分!辉娙隧n愈《石鼓歌》又曰:『公從何處得紙本,毫髮盡備無差訛!贿@足以說明,唐代發(fā)現(xiàn)石鼓後,曾有拓本流傳,而且拓本的品相極好。到了宋代,唐拓本已索之不易,且因原石殘泐過甚,當世拓本字數(shù)愈加減少,如歐陽修所見僅爲四百六十七字本,而宋代以後的拓本基本多爲三百字本。明代錫山安國藏有《石鼓文》三個拓本,認定爲宋拓,並仿兵家三陣命名爲『先鋒本』『中權本』『後勁本』而秘藏之。『先鋒本』『中權本』『後勁本』分別存字四百八十字、四百九十五字和四百九十一字,所差之字多爲殘字甚至衹有一兩筆畫。清道光年間,即安國去世三百年後,其後人將這些珍貴的拓本易手當?shù)貢嫾疑蛭。到了民國初期,沈梧的後人又將它們易手上海藝苑真賞齋主人秦文錦?谷諔(zhàn)爭爆發(fā)前,經(jīng)日本人河井荃廬中介,秦文錦將這三個拓本售於日本三井財團的三井高堅。現(xiàn)在『先鋒本』『中權本』『後勁本』均收藏於日本東京的三井紀念美術館,成爲稀世珍寶,F(xiàn)以其中的『後勁本』爲底本加以影印,供廣大書法愛好者臨習鑑賞。 需要加以說明的是,由於『後勁本』爲剪裝本,剪裝時遺棄了大部分殘泐不存的文字,致使原文行次關係喪失,多有文不成句之處。爲方便識讀,參照目前*研究成果,補足原文字數(shù)。其中殘泐不能識讀的字以『□』表示,而其遺棄的字以『(□)』表示,重文則以『=』表示。 二〇一五年十月二十日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