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伯拉罕·林肯是美國第16任總統(tǒng),著名的演說家、律師。他保全了美國,解放了黑奴,是全世界敬仰的草根總統(tǒng)。
本書是成功學大師戴爾·卡耐基的扛鼎之作?突殚喠舜罅抠Y料,并在林肯的家鄉(xiāng)與當?shù)厝艘黄鹕,了解真實的林肯。與其他學術專著不同,他力圖用生動的筆觸簡潔明了地講述林肯人生中各階段的重大事件家庭生活、求學之路、律師生涯、白宮歲月、不幸遇刺……傾盡心力譜寫了林肯成就非凡而又悲苦不已的一生。
◎一介平民搖身成為一代偉人
林肯出身貧寒,家庭破碎,愛情夭折,屢次經(jīng)商失敗,屢次競選議員落敗……直到51歲才迎來了他輝煌的開始,正所謂如果你真的愿意努力,人生*壞的結果也不過是大器晚成。
◎卡耐基的勵志典范激勵著每一個仍在追求夢想的人
卡耐基風靡全球的成功學著作給予了無數(shù)迷茫者以斗志,但他卻在閱讀一條有關于林肯的故事時,感到興奮異常。由衷地感嘆到林肯一生的經(jīng)歷,是所有人類歷史記錄中*令人神往的傳奇之一。
◎這是一本全面剖析林肯的經(jīng)典暢銷傳記
本書除了描寫南北戰(zhàn)爭、解放黑奴、劇院槍殺等一樁樁標志性的大事,還揭示了林肯曲折的身世,凄美的愛情,家有悍婦的婚姻等個人生活經(jīng)歷,家會傷人但也成就了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中,林肯居于首位。
自序
幾年前的某個春日,我在倫敦戴薩特(Dysart)酒店吃早點。與往常一樣,我試著從《晨報》各專欄中挑出一些美國新聞。通常我總會一無所獲,不過在那個幸運的早晨,我感受到了特別強烈的震撼,令自己始料不及。
有眾議院之父美譽、已經(jīng)離世的T.P. 奧康納(OConnor)先生,當時在《晨報》開設了一個名為男人與回憶的專欄。在那個特別的早晨,以及隨后的幾個上午,奧康納的專欄講述的是亞伯拉罕·林肯并非其政治活動,而是其一生中的個人生活:他的不幸遭遇,他的屢次挫折,他對安·拉特利奇(Ann Rutledge)的無盡愛戀,以及他與瑪麗·陶德(Mary Todd)的婚姻悲劇,等等。
我?guī)е鴿夂衽d趣和深重驚異閱讀了這個系列。人生的頭二十年,我是在(美國)中西部度過的,這里距林肯的家鄉(xiāng)不遠;除此之外,我一直對美國歷史有著極為濃厚的興趣。我本可以聲稱,自己對林肯的生平相當了解;但我很快就發(fā)現(xiàn)自己做不到。事實就是如此:我,一個美國人,只有來到倫敦,在一份英國報紙上閱讀了一位愛爾蘭人撰寫的系列文章之后,才得以認識到,林肯一生的經(jīng)歷,是所有人類歷史記錄中最令人神往的傳奇之一。
此種無知令人沮喪,但這僅是我所特有的嗎?我疑惑不解。但我的迷惘沒有持續(xù)太長時間。因為本人很快與一些同胞就此話題展開了討論,并且發(fā)現(xiàn),這些人和我有同樣的境遇:關于林肯,他們了解到的全部情況如此這般:他出生在一間小木屋,他徒步數(shù)英里去借書,隨后在夜里平躺于壁爐前的地板上閱讀;他曾劈木做柵;他成為一名律師;他能講有趣的故事;他說做人要腳踏實地;他被稱為誠實的亞伯;他與道格拉斯(Douglas)法官辯論;他當選為美國總統(tǒng);他戴大禮帽;他解放黑奴;他在葛底斯堡發(fā)表演說;他聲稱,希望知道格蘭特(Grant)將軍喝的威士忌是什么牌子,這樣就能給其他將軍都送一大桶;以及他在華盛頓的一家戲院里被布斯(Booth)射殺。
在《晨報》這些文章的激勵之下,我走進大英博物館圖書館,并閱讀了有關林肯的許多著作。我讀得越多,就越為之著迷。最終,我心潮難平,決定寫一本關于林肯的書,我自己的作品。我知道,如果為學者和歷史學家撰寫一部學術專著,自己并沒有迫切的動力和心情,也缺乏必要的才華與訓練。而且我認為,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許多此類優(yōu)秀作品,再多寫一部幾無必要。不過,在讀過許多有關林肯的著作之后,我的確感到,對于當今沒有空閑、行事匆忙的普通市民來說,確實很有必要寫一部簡短傳記,能夠簡單而又清楚地講述林肯人生中最有趣的那些事情。我嘗試著去寫出這樣一部著作。
我的創(chuàng)作開始于歐洲,并在那里投入了一年的精力,隨后又在紐約努力了兩年。最終我將寫出來的所有稿件撕毀并扔進了廢紙簍。隨后,為了能在林肯本人曾經(jīng)夢想和拼搏過的那片土地上寫作他的故事,我去了伊利諾伊(Illinois),與當?shù)厝艘黄鹕盍撕脦讉月。他們的父輩曾幫助林肯丈量土地,修筑柵欄,以及將豬群趕到市場。數(shù)月以來,我一頭鉆入古舊的書籍、信件、演講稿、幾乎被人遺忘的報紙及發(fā)霉的法庭檔案之中,努力去熟悉林肯。
我在彼得斯堡(Petersburg)小鎮(zhèn)上度過了整整一夏。我去那里是因為小鎮(zhèn)距重建的新塞勒姆(New Salem)村僅一英里之遙。林肯生命中最幸福也最為關鍵的時光,都是在此地度過的,在那里,他經(jīng)營磨坊和小店,學習法律,充任鐵匠,參與斗雞與賽馬,墜入愛河并為愛心碎。
即使在其繁華的鼎盛期,新塞勒姆的居民也未能過百。而它滿打滿算也不過存在了大約十年。林肯離開后不久,這個村莊就廢棄了。蝙蝠和燕子在無人居住的木屋里筑巢,半個多世紀以來,除了奶牛吃草,幾乎什么都看不到。
不過,若干年之前,伊利諾伊州政府將這一地點保護起來,將其辟為一座公共園林,并依照已在此存在了上百年的木屋原型,修建了一批仿制建筑。因此在如今,這個冷清的新塞勒姆村,看起來很像它在林肯時代的樣子。
白色橡樹還在,一如往昔。林肯曾在樹下讀書學習、與人摔跤、談情說愛。每天早晨,我經(jīng)常帶上打字機,從彼得斯堡驅(qū)車趕去那里。本書一半左右的章節(jié),都是在那些樹下完成的。這是令人何其愉快的工作地點!在我的身前,有桑加蒙(Sangamon)河蜿蜒流過,在我的周遭,有樹林和干草地,伴隨鵪鶉的叫聲上演著音樂。欢┻^樹林,冠藍鴉、黃鵡和紅雀的羽毛熠熠發(fā)光。我感到林肯就在不遠處。
在夏日,當沿桑加蒙河畔的樹林中有夜鶯尖叫,當月光將拉特里奇酒館的輪廓勾勒在地平線上之時,我常常會獨自奔向那里,并養(yǎng)成了習慣。這些場景提醒了我,使我意識到,大約在一百年之前,正是在這樣的一些夜晚,在皓月之下,年輕的亞伯拉罕·林肯和安·拉特里奇曾手牽手,從眼前的同一片土地上走過,傾聽夜鶯的啼叫,并憧憬著令人心醉神迷的夢想,而這些愿望注定永遠不會實現(xiàn)。但我確信,在這里,就在新塞勒姆,林肯獲得了他能夠感受到的,唯一的至高幸福。
當寫作涉及林肯至愛過世的章節(jié)時,我將折疊桌和打字機放進車里,駕車沿鄉(xiāng)間道路前行,穿過一座養(yǎng)豬場及一個奶牛牧場,最終到達了一處寂靜而隱秘的地點:安·拉特里奇正是長眠于此。如今此處已完全荒廢,長滿野草。為了接近她的墳墓,就必須鋤去雜草、灌木和葡萄藤。而就在這個林肯曾痛哭流淚的地方,我記述了他的悲傷往事。
本書的許多章節(jié)完成于斯普林菲爾德:一些寫于林肯故居的客廳,他在這里度過了十六年的不幸時光;一些草就于林肯撰寫首次總統(tǒng)就職演說的辦公桌上;還有一些,是在林肯追求瑪麗·陶德及與她爭吵的地點創(chuàng)作完成的。
【作者介紹】
戴爾·卡耐基(Dale Carnegie,1888-1955) ,美國作家、演講家,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心靈導師和成功學大師,美國現(xiàn)代成人教育之父。他在實踐的基礎之上,通過著書和演講喚起無數(shù)迷惘者的斗志。他的著述使無數(shù)默默無聞的普通人通過不斷努力、突破重重障礙取得成功。《紐約時報》稱除了自由女神,卡耐基精神就是美國的象征。
卡耐基以《人性的弱點》等勵志書蜚聲世界,而出于對林肯傳奇經(jīng)歷的神往,《林肯傳》是他傾心寫就的唯一一部傳記作品,成為眾多林肯傳記中的經(jīng)典之作。
【譯者介紹】
張勇,2006年畢業(yè)于武漢大學,獲得歷史學碩士學位。出版有歷史傳記《心學圣人王陽明》《大明設計師劉伯溫》等,譯作包括《世界簡史:從人類起源到21世紀》《中國與中國人》《中華帝國史》等。
第一部分 成長、愛情與婚姻
1. 外祖母的傳奇經(jīng)歷 / 002
2. 善良苦命的母親 / 009
3. 非凡的學習能力 / 016
4. 情竇初開的年月 / 022
5. 永失一生至愛 / 031
6. 律師生涯的開端 / 041
7. 難逃婚姻宿命 / 049
8. 走入愛情墳墓 / 057
第二部分 從貧困律師到草根總統(tǒng)
9. 名存實亡的婚姻 / 064
10. 貧困的律師生活 / 073
11. 不受歡迎的妻子 / 077
12. 仕途打拼與失利 / 083
13. 屢戰(zhàn)屢敗與屢敗屢戰(zhàn) / 089
14. 林肯PK 道格拉斯 / 097
15. 夢幻一般的黨內(nèi)勝利 / 109
16. 離開竟成永別 / 114
17. 危機四伏的就職行程 / 124
第三部分 白宮歲月
18. 初戰(zhàn)節(jié)節(jié)失利 / 130
19.軟腳拿破侖麥克萊倫 / 136
20. 一將難求,一子痛失 / 141
21. 內(nèi)閣中的斗爭 / 148
22.《解放奴隸宣言》 / 160
23. 葛底斯堡戰(zhàn)役與演講 / 168
24. 格蘭特的傳奇經(jīng)歷 / 180
25. 林肯連任 / 190
26. 南北戰(zhàn)爭的勝利 / 200
27. 總統(tǒng)夫人的惡行 / 203
28. 遇刺與離世 / 212
第四部分 林肯的歸宿
29. 林肯的葬禮 / 224
30. 兇手的末路 / 228
31. 布斯的生死之謎 / 240
32. 林肯夫人的晚年 / 248
33. 離奇的盜尸案 / 259
附錄
第一次就職演講 / 266
第二次就職演講 /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