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凱聊平凡》與辛凱主持的頻道辦臺宗旨相關(guān)聯(lián),體現(xiàn)了辛凱對人生的感悟和積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特別是通過他怎樣拼搏,參加藝考,成為名主持人的勵志故事,給年輕人以人生意義的啟迪。內(nèi)容包括四章:1、從小就有一顆文藝的心。2、音樂助我事業(yè)起飛。3、“大腕”面對面。4、在路上,風景永存。
第一章 從小就有一顆文藝的心
1.軍人之家的文藝氛圍
2.妹妹學琵琶,我是“陪練”
3.藝考第一場發(fā)生“演出事故”
4.讓老師驚訝的出色樂感
5.文筆好,成了“情書代寫專家”
第二章 音樂助我事業(yè)起飛
6.第一次實習,就出鏡當了主持人
7.做全能型主持人
8.音樂如風,放飛千千結(jié)
9.當有特點的制片人
第三章 與大腕面對面
10.北上光線傳媒
11.大牌明星更放得開
12.更喜歡湯唯、郭采潔這種瀟灑利落的女明星
13.減肥達人
14.做演員,轉(zhuǎn)型之路在前方
15.主持人生涯的新挑戰(zhàn):《名嘴K歌王》
16.認真學英語:打開另外的一扇窗
附一 辛凱心語(主要摘自辛凱的博客)
附二 辛凱小檔案
附三 采訪札記
后記
《辛凱聊平凡》:
20世紀70年代,辛凱出生于一個軍人家庭,父母都是軍人。在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辛凱父母相戀與相許的經(jīng)歷,與當時社會的-“主流”是一致的。
辛凱介紹說:“母親同意與父親交往的第一個條件是因為他是黨員,第二條則是父親和母親一樣,也是解放軍!毙羷P母親的老家在河北定州市,是一個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地方。定州位于河北省中部偏西,華北平原西緣,是古國都市,商代為北方方國,戰(zhàn)國時中山國在此定都,是華北地區(qū)重要交通樞紐,自古就有“九州咽喉地,神京扼要區(qū)”之稱。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古城定州孕育了眾多的文化名人,如西晉詩人劉琨、古代第一位女畫家宮素然等。
近代以來,定州涌現(xiàn)了許多革命志士,辛凱的外祖父就是早年參加革命的老同志,解放后告老還鄉(xiāng),居住在河北定州一處部隊干休所里。辛凱和小他4歲的妹妹都出生在這里。
值得一提的是,這處干休所曾經(jīng)是一戶地主的宅院,院落有極其講究的古建筑。
辛凱回憶起那處干休所,很多細節(jié)已經(jīng)忘記,但是卻難忘那些建筑物的講究和細膩。
“無論是雕梁畫棟,還是五脊六獸,都充滿文化的氣息!崩戏孔拥拿恳粔K磚瓦,似乎都有難以道盡的故事。年幼的辛凱行走在幾進幾出的院落,用幼小而懵懂的眼神觀察古宅每一處細節(jié),說不清楚那些亭臺樓榭的門道,卻能夠感受到一種細膩溫柔的時光。
也許正是這里,最早孕育了辛凱獨特的藝術(shù)氣質(zhì)和對于美的感悟能力。
辛凱童年時,父親在山東德州軍分區(qū)工作,母親在濟南某部隊工作,兩人兩地分居。辛凱回憶說,那個時候他們和父親難得見面。
辛凱的母親一邊工作一邊要照顧兩個孩子,非常辛苦。實在忙不過來的時候,辛凱的母親就不得不把孩子暫時送回老家,請年邁的父母幫忙照看。于是,辛凱和妹妹就會常被送往河北定州。
辛凱回憶說,自己和妹妹總是乘坐著火車在兩地穿梭,就像兩個小郵包。辛凱是那個大一點的“郵包”,而胸前穿著兜兜的妹妹則是小的“郵包”。
“母親忙不過來的時候就把我和妹妹打包送回老家,等忙過一陣子,有時間了,就再接回來。我和妹妹總是穿梭在濟南和定州之間,如同潮汐一樣,會有一種節(jié)律感!毙羷P說自己雖然年齡很小,又要離開媽媽,但是自己卻異乎尋常地喜歡回老家,原因是“覺得就是放假”。
辛凱有這樣的感受其實不難理解,因為他出生在定州,對定州干休所有記憶。他把干休所里所有的老頭都稱為“姥爺”,所有的老太太都叫“姥姥”,回定州意味著回到親人身邊;另外,姥爺家的房子非常漂亮,辛凱喜歡在深宅大院中居住的感覺,那精美的磚雕、古色古香的圍墻,都透過一雙幼小而澄澈的眼睛抵達他的心靈世界;再說姥爺是退休干部,姥爺家可以給他比較富足的物質(zhì)生活。
這讓人不免想起錢海燕的一句話,大意是,美這種東西沒有人能夠定義它,人人卻都能夠認出它。定州深宅大院的氣勢和形象,對于小小的辛凱來說,還無法用理性進行評述,但那種感性的美已經(jīng)征服了他。
辛凱的姥爺和姥姥對辛凱教育很嚴格,使辛凱和許多軍人家庭出生的孩子一樣,從小秉承了父母身上的素質(zhì)——自律而勤奮。他經(jīng)常得到親戚朋友的贊許,說他從小就是一個聽話懂事、讓父母放心的孩子。
這為他后來在電視圈承受壓力、獨當一面奠定了基礎(chǔ)。
母親對辛凱和妹妹的要求也很嚴格,培養(yǎng)他們獨立的習慣。在定州和濟南之間來回往返的這種經(jīng)歷,鍛煉了他和妹妹的自理能力。
除了性格上的優(yōu)點,辛凱小時候還展現(xiàn)出文藝天賦。辛凱介紹說,這和父母熱愛文藝有關(guān)。辛凱的經(jīng)歷更加驗證了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這個道理。
母親愛好唱歌,父親能彈奏好幾樣樂器,辛凱和妹妹的童年生活是充滿旋律的。
辛凱的父母不是部隊專業(yè)的文藝兵,只是部隊的“文藝骨干”。辛凱介紹說,他的媽媽擅長唱歌,部隊還曾經(jīng)把她送入上海戲曲學院進修過一年多的時間,使她能夠登臺表演革命樣板戲,演唱紅色歌曲。而辛凱的父親則曾經(jīng)在部隊擔任宣傳干事,盡管并不專司文藝工作,但文藝工作是宣傳科分內(nèi)的事,且辛凱父親一直對文藝表演有很濃厚的興趣,還能拉一手很好的二胡,所以他興致來時,常常在家拿出二胡演奏一番,在音樂的旋律中得到享受。
既有歌唱又有器樂演奏,辛凱在家庭中得到了充實的音樂啟蒙教育。比起那些從小對文藝一無所知的人,辛凱顯然得到了起點超前的優(yōu)勢,這讓后來走上主持人道路的辛凱受益良多。
果然,還在幼兒園時期,辛凱就已經(jīng)成了“文藝骨干”。辛凱并不是一個特別外向的小孩,但是即使這樣,也仍然讓幼兒園老師發(fā)現(xiàn)了辛凱的不同。
每一次唱歌,無論是獨唱還是合唱,辛凱都不走調(diào)。這個年紀的小朋友,是很難音律準確地唱完一整首歌的。
當小朋友們在一起表演的時候,辛凱都表現(xiàn)得有板有眼,這在一群活蹦亂跳的小朋友中間顯得有些特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