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治制度史綱要(第三版)》以別開生面的體例形式、簡約流暢的語言風格,講述了中國政治制度在四千余年間紛繁而復雜的演變歷程,其間涉及夏商周三代制度、皇帝制度、宰相制度、職官制度、言諫制度、監(jiān)察制度、軍事制度、司法制度和地方建制等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方方面面,也涉及從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初期中國政治制度的艱難變遷歷程。在具體制度的描述和勾畫中,作者還不時將讀者帶入對中國政治制度史中一些重大理論問題的思考:中國國家起源的方式與國家形態(tài)之間的關系、西周選擇封建制的原因、封建制與宗法制的關系、秦以后多數(shù)王朝選擇中央集權體制形式的原因、皇權的性質(zhì)、相權的性質(zhì)、皇權與相權的關系、發(fā)達的監(jiān)察制度與皇權極端化的關系、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后妃干政、宦官亂政等。所有這些學界爭論不休的問題,《中國政治制度史綱要(第三版)》皆有嚴肅討論,且多有獨到的見解。歷史的白描和制度的敘述,伴隨著理論問題的陳說、知識的講述,夾帶著智慧的啟迪,這是《中國政治制度史綱要(第三版)》能夠帶給讀者的大收獲。
導論
第一篇 先秦政治制度
第一章 國家起源的相關理論問題
第一節(jié) 假說與國家起源問題的研究
第二節(jié) 國家定義與前國家時期的政治組織
第三節(jié) 走向國家形態(tài)的動力與早期國家類型
第二章 中國國家的起源
第一節(jié) 傳說時代的中國先民
第二節(jié) 傳說時代的政治組織
第三節(jié) 中國國家的起源及類型
第三章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第一節(jié) 夏代的政治制度
第二節(jié) 商代的政治制度
第三節(jié) 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四節(jié) 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國政治制度的轉(zhuǎn)型與發(fā)展
第二篇 秦以后古代政治制度
第四章 皇帝制度
第一節(jié) 皇帝制度的特點
第二節(jié) 皇帝制度的確立與演變
第三節(jié) 皇位繼承制度
第四節(jié) 后宮制度
第五節(jié) 宦官制度
第五章 宰相制度
第一節(jié) 秦漢到南北朝時期的宰相制度
第二節(jié) 隋唐宋元時期的宰相制度
第三節(jié) 宰相制度的衰落:明清的內(nèi)閣與軍機處
第四節(jié) 相權與皇權的協(xié)調(diào)與沖突
第六章 職官制度
第一節(jié) 隋唐以前的正途考選制度
第二節(jié) 隋唐以后的正途選官制度:科舉制的興起與演變
第三節(jié) 異途選任制度
第四節(jié) 職官任用與考核制度
第五節(jié) 職官品級與俸祿制度
第六節(jié) 職官退休制度
第七章 言諫與監(jiān)察制度
第一節(jié) 秦漢至南北朝的言諫與監(jiān)察制度
第二節(jié) 隋唐時期的言諫與監(jiān)察制度
第三節(jié) 兩宋時期的監(jiān)察制度
第四節(jié) 明代的監(jiān)察制度
第五節(jié) 清代的監(jiān)察制度
第八章 軍事和司法等制度
第一節(jié) 軍事制度概述
第二節(jié) 司法制度概述
第三節(jié) 宗室和功臣分封制度
第九章 地方政治制度
第一節(jié) 地方建制概貌
第二節(jié) 縣及縣以下基層政權組織
第三節(jié) 中央與地方關系
第三篇 近代以后到新中國成立前的政治制度
第十章 中國政治制度向現(xiàn)代的轉(zhuǎn)變
第一節(jié) 現(xiàn)代化的挑戰(zhàn)與清政府的反應
第二節(jié) 從洋務運動到戊戌變法的制度調(diào)整
第三節(jié) 清末“新政”與預備立憲時期的制度改革
第十一章 民國初年的政治制度
第一節(jié) 辛亥革命建立新體制的嘗試
第二節(jié) 南京臨時政府的政治制度概貌
第三節(jié)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頒布與袁世凱政府的組成
第十二章 民國初年的政治制度變遷
第一節(jié) 《新約法》與洪憲帝制
第二節(jié) “府院之爭”與后袁世凱時期的政局
第三節(jié) 政治亂局與《臨時約法》框架下的政治制度概貌
第十三章 國民政府的政治制度
第一節(jié) 國民政府的創(chuàng)立與黨治基礎
第二節(jié) 行憲前的國民政府政治制度概貌
第三節(jié) 五院制的國民政府
《中國政治制度史綱要(第三版)》:
第三節(jié) 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西周社會和政治一般狀況
周人可能是從黃帝族中分離出來的,與夏人有密切的親緣關系,所以,周人也常以“夏”自謂,認為自己是夏人的后繼者。周人祖先在堯舜禹時曾參加了中原聯(lián)合體,并擔任“后稷”,即負責管理農(nóng)業(yè)的官員,夏王朝建立之后,周族首領也一直在王國中擔任這一職務,并持續(xù)到夏王朝滅亡前后。
在夏王朝時期,周族可能居住在山西南部一帶,以農(nóng)業(yè)為主要經(jīng)濟形式,夏滅亡前后,周族被迫向西部山區(qū)遷徙,接受了當?shù)赝林挠文辽盍晳T。數(shù)百年之后,至公劉的時候,周族才重新從土著的游牧民族中獨立出來!对姟ご笱拧す珓ⅰ访枋隽酥茏逶诠珓⒌穆暑I下,準備了充足的糧食,全副武裝大舉移民的情景,他們離開了有“百泉”的原住地,登陟高崗,前往胥和豳(大概由晉南西遷進入了陜西東部),在那里過上了定居的生活。這時,周族的政治出現(xiàn)了一些重要的發(fā)展,修筑了豳城作為政治活動的中心,建立了“三軍”等軍事組織,重新劃定了內(nèi)部的土地,制定了稅賦。
公劉的后代慶節(jié)再度西遷到?jīng)芩饔虻拈L武一帶,并用豳這座舊都的名字來命名新的居住地。然而,到古公時代,因受犬戎所逼,周族不得不再次西遷到陜西岐山南麓的周原一帶。古公在周族發(fā)展史上是一個關鍵人物,史稱他“復惰后稷、公劉之業(yè)”,“營筑城郭室屋”,“作五官有司”。在他的經(jīng)營之下,周族迅速發(fā)展起來了。目前在岐山一帶發(fā)現(xiàn)了東西寬約3公里,南北長約5公里的周代文化遺址,其中大部分屬于滅商以前的遺跡,特別是岐山鳳雛村的先周宮殿遺址,其規(guī)模宏大,已初步具備了王都的規(guī)模。
卜辭中有一些商出兵伐周的記錄,大多在武丁時期,有人認為這些卜辭中的“周”可能是周族遷往岐山前周原的原住民。但這一判斷是基于周人由西向東遷徙的舊說才作出的,如果周人原本居于晉南和陜西東部,而這一地區(qū)又一直是商王朝的勁敵土方、鬼方的活動區(qū)域,則周人在商與鬼方的主戰(zhàn)場上生活必然多有不便。公劉的西遷或是出于這一原因。但武丁時,商的勢力所及已達到了渭河下游一帶,逃到陜西東部的周人也在商王朝的多次征服下暫時臣服,但慶節(jié)再度向西北方向遷徙之后,可能暫時脫離了商人的控制,因此,在武丁之后,周人在商人卜辭中消失了100多年。
周人再度與商王朝發(fā)生聯(lián)系當在古公遷到周原之后。《詩·大雅·綿》:“至于歧下。爰及姜女!贝蟾攀枪殴醯街茉粠r,馬上就以聯(lián)姻的形式與渭水流域的姜姓部族建立了良好的關系。但此時渭水流域已被納入了商王田獵區(qū),在這里生活的方國不對強大的商人低頭是不可能的?赡芫驮谶@一時期,古公接受了商王朝的封號。殷墟第四期(武乙、文丁時)卜辭中有“周侯”的辭例,而周原卜辭中也有一些祭祀商王(商湯、太甲、帝乙)的辭例。
從古公時起,周已與商建立了比較密切的關系,這包括接受商的冊命,與商豪族或王族聯(lián)姻等。武乙末年,王季到東方朝覲商王;文丁四年,封王季為商牧師,進入山西對商夙敵戎狄各部作戰(zhàn)。《詩·大雅·皇矣》記載,“維此王季”,“受祿無喪,奄有四方”。由于周人的勢力急劇壯大,可能引起了商王的猜忌,王季最終被文丁所殺。但周并未因此而與商決裂,而是轉(zhuǎn)移了經(jīng)營戰(zhàn)略,向西、北方向發(fā)展,并逐漸積累了滅商的力量。
雖然周人認為自己的復興是從古公太王時開始的,但直到王季被殺,周人仍只是商王朝西部一個附屬的方國,即便在文王時也沒有改變這一事實。據(jù)說文王曾在位50年,西周滅商的事業(yè)就是從文王時期開始經(jīng)營的。
不過,在文王統(tǒng)治的前43年,他大概還是偏重于內(nèi)部以及商王朝視野以外方國的經(jīng)營,武王滅商時參與的主要方國有庸、蜀、羌、微、盧、彭、濮等,周原卜辭中,微、蜀等國均出現(xiàn)過,這些方國大概多是文王這一時期收服的。在長期向西、北、南等邊緣地帶擴張之后,文王大概已經(jīng)掌握了足夠的方國,遂開始正式稱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