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福生先生的思想很深邃,也很透明;很犀利,卻也很樸厚。他總是在追求不惑,卻又總是覺得還有惑而不解的問題;而始終不會終止思想的進取,面前總是仍有探求的天地。收集在這本《坐看云起時》里的將近100文章,是作者苗福生這些年寫于不同時期不同心境下的作品,是作者不同時間、不同心緒的記錄。
《坐看云起時》是作者苗福生的一部隨筆集,記錄了作者近些年來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近百篇隨筆分成“品味生活、教育焦慮、如煙往事、心靈對話、以官為本、觀者自語、第三只眼、歷史無語”等八個小輯編排,內(nèi)容涉及作者對生活的觀察與思考、對人生和世界的感悟、對歷史與現(xiàn)實的品味。
書中的文章大都是千字左右的小文,短小精悍,風格清新自然,充滿智慧和哲理。
苗福生,財政部中國財經(jīng)報社總編輯。畢業(yè)于山東大學中文系,曾在中央財經(jīng)大學任教8年。上世紀90年代進入媒體,策劃過多期新聞戰(zhàn)役報道,從事過小說、散文、文藝評論、報告文學、電視劇、新聞等多種文體寫作,興趣廣泛,涉足歷史、哲學、宗教、文學、藝術、財經(jīng)等多個領域,為財政文學會副會長、北京寫作學會副會長、中國記者協(xié)會理事,中國人大制度新聞協(xié)會理事會理事、中國經(jīng)濟報刊協(xié)會理事。
序:生命奧秘的智性探索
第一輯 品味生活
六尺巷說和
面子與尊嚴
四不猴
自大是一種病
笑的實驗
婚姻需要“忍”
孩子氣
受苦了
耶穌遇到了老實人
死之安詳
心死
第二輯 教育焦慮
中國父母的集體焦慮
名校碩士賣牛肉粉
啃老族是怎樣煉成的?
當年狀元今何在?
取消擇校費之前
萬惡的奧數(shù)
中小學如何解決“爆棚”?
畸形教育下的天價學費
誰來保證教育公平?
“小升初”考驗政府公信力
鼓勵做一名普通勞動者
為什么想當公務員?
瑞士教育印象
第三輯 如煙往事
父親的遺產(chǎn)
70平方米的幸福
福州小吃
賽岐小鎮(zhèn)
海蠣
一代人的集體記憶
故鄉(xiāng)老槐樹
懷念鋼筆
肉滋味
洗農(nóng)民澡
酒膩子
刻在墓碑上的副教授
孤魂
第四輯 心靈對話
為自己找一個寫作的理由
不要讓苦惱折磨自己——寫給一位晚輩的信
老樹畫了自己的畫——我所知道的“老樹畫畫”
只要我們還有夢想——讀陳進俊《紙上的夢痕》
心靈之眼——讀閻連科《北京,最后的紀念》
走過溫暖旅程——讀尤金·奧凱利的《追逐日光》
“尖叫”一聲賣出天價
那盞燈光依然亮著——紀念史鐵生先生
贈劍
借我一雙飛翔的翅膀
淡極始知花更艷——讀詹國樞《老詹的幸福秘訣》
為小人物“寫真”——觀忻東旺的油畫
美國: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獄——朱華均《人間美國》序
走在沒有盡頭的“路上”
第五輯 以官為本
一個官本位的社會
官本位下的等級觀念
請客吃飯與排座次
象牙塔里的官本位
胡屠戶給范進上的一堂課
媒體里的官本位
第六輯 觀者自語
地坑院,失落的文明
養(yǎng)果樹
吃“皇糧”的天鵝
看景要看梵凈山
縮小城鄉(xiāng)差距的切入點
從祭祀月神到百姓團聚——從月餅的發(fā)明看中秋節(jié)的成因
清明變得不清明
文明的底線
便民自行車還要可持續(xù)
自行車與城市交通
別讓親情再受傷
景區(qū)不是搖錢樹
一個“吃”字何時休
遮羞墻做給誰看
LV包與驢
一位法國老人的“憤怒”
無冕之王華萊士走了
真相就是角度加上事實
第七輯 第三只眼
阿爾卑斯山的早晨
享受工作
與自然融為一體
住在“牛圈”里的瑞士人
受傷的鴿子
阿姆斯特丹的自行車
德國街頭看汽車
小鎮(zhèn)很安靜
一位捷克司機的工資
猶太人紀念碑
抹不去的苦難記憶——也是為了忘卻的紀念
漢語應當傳遞什么?
美國式貧困
窮畫家與富產(chǎn)業(yè)
第八輯 歷史無語
唐太宗肺腑之言勸勿貪
武則天處置告密者
重溫《朋黨論》
包拯的“幼稚”奏折
打鐵還需自身硬——再說包拯
做個清官不容易——三說包拯
反貪還要治庸
一個貪官的“行為藝術”
海瑞拒收土特產(chǎn)
《岳陽樓記》與公款招待
一個王朝的制度敗局——讀《萬歷十五年》
皇帝為什么短壽?
清官是怎樣“煉”成的?——“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龍的啟示
吳波留下的精神財富
跋:坐看云起時——寫給知天命的自己
面子與尊嚴聽一個朋友說,他所在單位的頂頭上司,脾氣暴躁,動輒罵人,令他十分氣惱。聽他的意思,大概是沒有少受這位領導的氣。同座的他的另一位同事在一旁解釋道,其實這位領導也是不難相處的,只要給足面子就行了。也就是說,這位領導的罵人常常是因為下級沒有給足面子。我笑說,這種領導的壞毛病都是大家給慣的。面子是彼此給的,不能因為你是領導就給你面子,別人是下級,就不給面子了。
我覺得一個生活中特別有面子的人,往往也是知道給別人面子的人。面子是自己掙來的。只顧自己的面子,不管別人的面子,最終自己一定沒有面子。我相信,朋友單位的這位要面子的領導,面子終究保不住。你不給別人面子,別人憑什么給你面子。生活中,誰不要面子呢?面子就是尊重的問題。死要面子活受罪,這話說得有點極端,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也說出了人之所以為人,尊嚴是很重要的。我覺得,為了活著的尊嚴,硬撐著,也是讓人敬佩的。老舍先生的茶館里有一段著名的臺詞,那一直被解讀為是在嘲笑八旗子弟的:“我脫不下這身馬褂!”。我同情這位四爺。為了做人的尊嚴,一個人窮到了極點,仍然不肯脫下這身標志著身份的大褂,總比那些為了一口飯,像哈巴狗一樣,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更令人尊敬一萬倍吧。
我從來不同情那些所謂的將自己的下作行為和千了違背良心的事,說成是為了糊口等說辭。我更憎惡沒有尊嚴地活著的人。我經(jīng)過城市的地鐵和天橋上,我決不會把錢投給趴在地上做磕頭狀的或者編造出一大堆自己如何不幸的理由的臟兮兮的人。即便窮到必須要飯,我也希望他們能夠保持人的尊嚴。
莫泊桑在小說《項鏈》里描寫一位女人去參加舞會,因為丟失了從鄰居家借來的項鏈,用幾乎一生的辛勤勞作去償還別人的項鏈的故事。長期以來,我們也是一直把它當做批評女人愛慕虛榮來解讀的。
我覺得,一個窮人家的女孩子,參加社會活動,穿得體面一點,獲得別人的尊重,這是人之常情,也讓人同情,而她能夠用自己的勞動來償還丟失的項鏈,這也說明她是多么地誠實。
人之所以能夠作為一個大寫的人站立著,就是因為人有尊嚴。這也可以理解,認為什么有時候為了榮譽、為了面子、為了尊嚴,寧可選擇死亡。士可殺不可辱;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就是為了尊嚴。至于某些地方笑貧不笑娼,我只能說,那是人的墮落。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不為五斗米而折腰。人就需要這樣一種尊嚴。當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即便貧困也不愿放下人的尊嚴時,我愿意尊重他。
都說中國人要面子,我不否認這里面有虛偽的東西。過于要面子,以至于到了虛偽的程度,這確實沒有必要,但是,即便貧困卻仍然能夠有尊嚴地生活,我看,這樣的人令人尊敬。從這一點上看,不是中國人要面子,活得自尊一點的民族與個人都十分要面子。
人與人相處,許多矛盾,就是因為缺乏尊重和對個人的自尊過于敏感而引起的。我覺得,人與人相處,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此,學會尊重和善意地理解別人的不夠尊重均十分重要。這一點,應當看做是現(xiàn)代人與人交往過程的一種教養(yǎng)。
一個有教養(yǎng)的人,首先要學會尊重別人。在我們的身邊,有許多人開口閉口都不懂得尊重別人。特別是有些領導,把自己動輒將別人罵一頓解釋為脾氣直率,有人也將領導能罵人當做有魄力和能力來看待。
尊重別人的前提是,應當先學會贊美別人。
在西方的公司里,很少聽到上司對下屬的批評,更少呵斥。即便上司不同意下屬的某一項工作,也會說,你的想法很好,不過如果我是你,我會怎樣做。
同樣是工作,什么樣的談話效果更好呢?這就是給足下屬的面子。
我們每天生活在各種人際關系當中,我相信,上司與下屬之間,同事之間,甚至是公共場所中的陌生人之間,只要懂得率先尊重別人,這樣的人一定能夠得到別人的尊重與歡迎。
人要面子好不好?有的時候,我們這樣么評價一個人,說這個人很要面子的,聽上去至少不是一個壞的評價。有的時候,我們批評某人說,你這個人太要面子。要面子不好嗎?我看好。要面子,說明人有羞恥感。要面子,說明一個人還在顧忌他人的議論和批評。這樣說來,要面子的人,一定還是有道德底線的,只有那些連面子都不要的人,才不知羞恥,不懂害臊,這樣的人做起壞事來,就不管不顧,頗有點兒我是流氓我怕誰的意思。最可恨的是那種既要立貞節(jié)牌坊又要做婊子的人,但是,生活中的無數(shù)事實告訴我們,虛偽的面紗一旦揭破,面子終究保不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