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鳳街》是張恨水創(chuàng)作于抗戰(zhàn)時期的一部長篇佳作,原名《負販列傳》,從書名可以看出作者是想為下層的肩挑小販們立傳。小說講述的是以童老五為首的一幫丹鳳街上自食其力的小菜販、小酒保,不畏強權(quán),不惜傾家蕩產(chǎn),東奔西走,只為解救被舅舅賣給趙次長做姨太太的窮姑娘陳秀姐。在主人公們窮苦粗糲的外表之下都包藏著坦蕩、真誠、一諾千金的俠士精魂。小說雖不是武俠題材,卻用民間的“俠義”思想貫穿始終。從書名到故事內(nèi)容以及書中方言口語,《丹鳳街》都充滿了純正的南京味。在中國新文學的長廊里,還沒有一部長篇小說能夠像張恨水的《
南京大屠殺后,張恨水曾呈文政府請求上山打游擊,無果后便把濃烈的愛國熱忱和一腔孤憤書于紙上,創(chuàng)作了大量寫實精神高揚的作品!栋耸粔簟繁闶瞧渲械穆N楚之作,是張恨水完成于1943年的一部社會諷刺小說,實際共寫了十四個夢。他用“寓言十九,托之于夢”的手法,將國難期間大后方的種種丑陋現(xiàn)象做了奇特的觀照,對當政的腐敗和丑陋的民族性痛加鞭笞,毫不留情。小說筆酣墨暢,充滿了詭譎玄幻的懸念,具有“譴責小說”的意味。文學界盛贊該書是一部“奇書”?谷諔(zhàn)爭結(jié)束之后,退居重慶的國民黨政府委派大批官員分赴各地去接收日本
《啼笑因緣》是張恨水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影響很大的一部作品,融言情、武俠、社會為一體。旅居北京的杭州平民少爺樊家樹愛上了天橋唱大鼓書的姑娘沈鳳喜,并資助她讀書,而摩登女郎何麗娜及江湖俠女關(guān)秀姑,則先后愛上了樊家樹。在樊家樹回鄉(xiāng)探親期間,沈鳳喜因貪慕奢華生活,嫁給了軍閥劉將軍,后被劉將軍摧殘致瘋。樊家樹徘徊在三個性格迥異的女子之間,進退維谷,啼笑兩難。小說采用一男三女的愛情模式為故事的核心結(jié)構(gòu),通過巧妙的構(gòu)思,以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節(jié),反映了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黑暗、動亂的社會側(cè)面,提出了張恨水小說
魯彥總是用細膩的文筆描繪生活的場景和人物的心理活動,主旨在樸素的故事敘述中自然地流瀉,語言清新質(zhì)樸,娓娓道來,如話家常。魯彥是以鄉(xiāng)土文學代表作家的身份確立他在現(xiàn)代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的,他的創(chuàng)作以半殖民地化的中國江南小鎮(zhèn)為背景,描摹了浙東農(nóng)村的人情世態(tài)、民風習俗,顯示了樸實細密的寫實風尚。本書所選文章定能讓讀者領(lǐng)略作者細膩筆風及樸素自然的敘事風格,進而領(lǐng)略江南小鎮(zhèn)風情。
《趙子曰》完成于1926年,是老舍的第二部長篇小說。主人公趙子曰搗亂鬧事,被大學開除,整日在戲院里當票友,捧伶角,通宵達旦地搓麻將,成天沉迷于筵席之上,醉生夢死,并企圖通過裙帶關(guān)系達到做官目的,不料被人搗鬼,終于一事無成。后在摯友的勸導(dǎo)下,才幡然醒悟,重新做人。 《趙子曰》是老舍趨向于成熟的過渡性作品,它以嬉笑怒罵的筆調(diào),塑造了一個在中國新舊變化的大時代,既無向善決心,又無作惡勇氣的糊涂大學生趙子曰的形象,描繪了20世紀20年代北京鼓樓天臺公寓一群大學生渾渾噩噩、委靡卑俗的人生圖景。 《
《呼蘭河傳》是蕭紅于1940年在香港創(chuàng)作的一部充滿童心、詩趣和靈感的“回憶式”長篇小說。作者用舒展自如的巡視式藝術(shù)手法,用稚拙和樸實的語言,以情感的起伏為脈絡(luò),為“生于斯、長于斯的呼蘭河畔的鄉(xiāng)鎮(zhèn)作傳,為這個鄉(xiāng)鎮(zhèn)的風土人情,為各種各樣人的生與死、歡樂與悲哀作傳”。蕭紅以嫻熟的寫作技巧,抒情詩的意境,渾重而又輕盈的文筆,造就了她的巔峰之作,為中國文學奉獻了一部不朽的經(jīng)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