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之美》是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華美學學會副會長朱良志對中國傳統(tǒng)藝術等解析與品讀。作者將36個藝術意象歸納為三個單元:情懷、趣味、法則!肚閼选钒淖,從不同的角度,討論中國藝術的一個基本道理:為藝者,要在為人;有一等之心胸,方有一等之藝術。《一根金色的蘆葦》,說藝術的理想;《花間一壺酒》,說沉醉高蹈的精神;《木樨花開了》,說人內在創(chuàng)造力的引發(fā);《鐘起寒山寺》,說歷史的縱深感對藝術創(chuàng)造的重要性;《萬壑松風》,說與世界融為一體的生命態(tài)度;《山靜自有日月長》,說歸根曰靜的道理;《那個雪溪
本書是易中天教授多年美學研究與寫作的精彩總結。在這部著作中,易中天引用大量人類學材料,闡述了一個基本觀點:藝術是人類專門為實現人的確證而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在藝術中,通過情感的體驗和傳達,實現了人的自我確證和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確證,這就是\"藝術本質確證說\"。本書從人類走出自然界出發(fā),考察了工藝、建筑、雕塑、人體裝飾、舞蹈、戲劇、繪畫、音樂、詩歌等大量原始藝術形態(tài),不但是一本理解人類藝術起源和本質的重要之作,也是一部生動的原始藝術圖鑒。
《藝術哲學》是法國史學家、文學家、哲學家丹納的藝術史名著。文稿最初是他在巴黎美術學院美術史課的講義,出版后在學界享有盛譽。傅雷曾幾次在\"家書\"中為兒子傅聰推薦此書,并\"強忍著腰酸背痛、眼花流淚,每日抄錄一部分譯文\"寄給傅聰。傅雷譯筆文采斐然,極富熱情,絕無一般理論著作的枯燥沉悶之氣。本書從種族、環(huán)境、時代三大因素出發(fā),將希臘雕塑、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繪畫、尼德蘭繪畫的故事娓娓道來,是一本系統(tǒng)了解西方藝術和美學起源的入門經典。
一個國家的政治生命,只是它的*淺薄的面目。要認識它內心的生命和行動的淵源,必得要從文學、哲學、藝術,那些反映著這個民族的思想、熱情與幻夢的各方面,去滲透它的靈魂。--傅雷文學:作品不是匠人的東西。在任何場合,它都展示給我們看作家內在的靈魂。翻譯以效果而論,應當像臨畫一樣,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以實際工作論,翻譯比臨畫更難。美術:大凡一件藝術品之成功,有必不可少的一個條件,即要你的人格和自然合一。音樂:它能使人們內心的秘密,長久地蘊蓄在心頭的情緒,找到一種藉以表白的*自由的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