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文選》又稱《文選》,是現存早的一部詩文總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長子蕭統組織文人共同編選。蕭統死后謚昭明,所以他主編的這部文選稱作《昭明文選》。關于其成書過程、編選標準、文體劃分、作品選錄、《文選》與《文心雕龍》的關系等,是文選學的重要問題,且多有爭議。本書作者對這一系列問題展開探索,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或有裨于文選學的推進。本書作者還梳理了新世紀以來召開的文選學學術會議概況,解析了《文選》等詩詞作品,評錄了數篇研究《文選》的碩士論文,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本書運用比較文學的觀念與方法,分“思潮比較論”“流派比較論”“文論比較論”“創(chuàng)作比較論”四個方面,以每章均為七節(jié)的對稱均衡的布局結構,以點帶面、連點成線,從不同側面對20世紀上半期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之關聯做了比較分析,發(fā)現并解答了中日現代文學關系史上的一系列重要課題,指出了日本文學在中國文學現代轉型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形成了關于中日現代文學關聯性的較為完整的知識系統。
《消費時代從小說到電影改編研究/人民日報學術文庫》以中國進入消費時代為背景,對當代中國重要文化現象之一的小說到電影改編進行了多層面、多角度的研究。主要以部分中國當代文學作品與其所改編成為的電影作品進行對照,從改編的歷史觀、改編的審美維度、改編的角色符號化、改編過程中的民族性持守及改編中視聽語言的轉化這五個典型問題入手,在尋找和揭示從文學到電影的藝術轉化過程中,力圖修復文學文本與電影影像之間易于錯位的裂隙,嘗試建立中國文論體系與改編話語體系,為當前多元文化語境中的文學作品與電影改編作品的生存空間、
本書對山藥蛋派文學的理論與發(fā)展進行了研究,通過考察山藥蛋派形成命名的歷史肌理,并從“大眾化”“民族化”“現實主義”三個維度對山藥蛋派的發(fā)展進行歷史透視,分析了山藥蛋派三代作家的創(chuàng)作特點,并將山藥蛋派的發(fā)展分為孕育期、奠基期、高潮期、下滑期、回光返照期五個時期,對每一時期的特點作了分析,勾勒出了各個時期之間內在的演化邏輯,將山藥蛋派置入當時中國文壇的大背景下作出且指明了其與中國文壇的肌理關系,從而觀照出山藥蛋派作為一個流派的特色、貢獻與局限。
20世紀是中國現代社會的重要轉型期,廢名以獨特的生命經歷和人文姿態(tài)呼應時代大潮一20年代,撐起-片現代人文主義的文學天空;30年代,他篤信佛學,回歸傳統,沉迷于中國新詩的現代性探索;40年代,他被戰(zhàn)爭拋入社會底層,省察民間、體恤民情、思索民生,主動完成了由新文學作家向儒學知識分子的轉變。 廢名以一個孤獨的存在,為我們提供了考察20世紀中國歷史對現代知識分子思想品格、精神氣質和文學生存之塑造的經典案例。
本書在中日古代美學與文論文獻中提煉選取了十八組美辭,包括文、道、心、氣、誠、情·人情、理·理窟、慰、幽玄、物哀·感物、物紛、寂、侘、俳諧等,運用比較語義學方法,以考(文獻學上的考據、考證)為基礎,以論(理論分析與建構)為旨歸,揭示中日美辭在各層面上的復雜關聯與民族特性,并有助于建構作為區(qū)域美學的東亞美學和東方美學。
《文藝看法》題為“文藝看法”,既指看文藝的觀點,也指看文藝的方法;而被看的文藝,則是文學、藝術的現象與作品。作者三十多年來一直從事文藝的創(chuàng)作、研究和講授工作,因此《文藝看法》打通了業(yè)界與學界壁壘,屬作家型學者或學者型作家著述。書中所收文章,很多在中文一級與核心期刊發(fā)表過,具有文藝文獻學價值,深切當代文藝思潮、作家創(chuàng)作現象、文學與影視美術互動脈搏,可視為中國當代文學藝術生長的真實心跳聲,讀起來饒有興味,
《《文心雕龍》范疇考論》從中國文論范疇的生發(fā)、演進及形成入手,考察《文心雕龍》創(chuàng)用系列范疇的來龍去脈,厘清文論范疇從生成到《文心雕龍》系統建構的歷程,從而理解劉勰如何以系統的范疇創(chuàng)用完成文論各層面的經典性論證,并由此廓定古代文論的范疇體系,成就體大思精的文論元典,葆有逾越時空的理論價值。
暫無
《文本與現實的重逢》一書,是一部文學評論作品集。分《概觀與綜述》《作家與作品》《網絡文學觀察》《劇場與光影》四大部分,共計30余篇。這些文章從文本出發(fā),客觀地分析作品,形成自己的判斷;提出自己的見解,發(fā)現閃光點,指出不足之處;這種批評方式對作家、對讀者*有收益,對當代文學領域也很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