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我們
書單推薦                   更多
新書推薦         更多
點擊返回 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圖法 全部 分類索引
  •  城市綜合管廊智能化應用指南
    • 城市綜合管廊智能化應用指南
    • 叢書主編 胥東 本書主編 胥東/2018-1-1/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定價:¥40
    • 針對綜合管廊在建設中的智能化與信息化進行詳細介紹,對各建設主體和監(jiān)管主體均有指導作用主要包括:綜合管廊智能化總體設計、綜合管廊智能化應用基礎、綜合管廊智能化的特色應用、綜合管廊智能化價值分析與評價及城市綜合管廊智能化展望。

    • ISBN:9787112215010
  •  新型農(nóng)作制度50例
    • 新型農(nóng)作制度50例
    • 浙江省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中心/2018-1-1/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定價:¥35
    • *篇立體種養(yǎng)(11例)1.稻魚共生高效生態(tài)種養(yǎng)模式2.稻鱉共生高效生態(tài)種養(yǎng)模式3.蘆葦?shù)九c青蝦共生模式4.稻田養(yǎng)鰍立體種養(yǎng)模式5.茭鱉共生高效生態(tài)種養(yǎng)模式6.蓮藕與甲魚(泥鰍、黑魚)共生模式。

    • ISBN:9787511631985
  •  生命的引擎——微生物如何創(chuàng)造宜居的地球
    • 生命的引擎——微生物如何創(chuàng)造宜居的地球
    • [美]保羅·G.法爾科夫斯基(Paul G.Falkowski) 著,肖湘等 譯/2018-1-1/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定價:¥34
    • 近40億年來,微生物有著只屬于自己的原始海洋。作為地球的管家,這些生物改變了我們這個星球的化學性質(zhì),使之適于居住!渡囊妗穾ьI讀者深入到微觀世界,去探索這些奇妙的生物如何使地球上生命的存在成為可能,去了解如果沒有它們,人類將如何不復存在。法爾科夫斯基以富有洞察力和幽默感的文字解釋了微生物內(nèi)部的微型引擎是如何建造的,以及它們?nèi)绾卧诿恳粋行走、游泳或飛行的生物體內(nèi)像樂高玩具一樣被裝配和組裝。法爾科夫斯基向我們展示了進化如何保持這種生命的核心機器,他還發(fā)出了警告:擺弄這些生命的機器使其更有效地滿

    • ISBN:9787542866356
  •  致我們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記·古村行走
    • 致我們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記·古村行走
    • 閻曉明/2018-1-1/ 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定價:¥35
    • 本書為叢書《致我們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記》中的一本,本冊為古村行走,共分為五章:漸去漸遠的老宅、鄭義門里訪孝義、字字珠璣傳祖訓、繁華散盡說磧口、余音縹緲的古戲臺,講述了在歷史長河中漸漸沒落的傳統(tǒng)村落。古村落中的書院、宗祠、戲臺、碼頭都是當時文化的代表事物,也在傳承著民間忠孝、誠信等的禮儀傳統(tǒng),書稿講述了這些傳統(tǒng)村落的歷史和當下發(fā)展情況。本書從對我國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文化追述和傳承的角度講述了地方的民間風俗習慣。本書主編閻曉明現(xiàn)任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黨組成員,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分黨組書記、臺長。

    • ISBN:9787504380012
  •  致我們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記·聲音記憶
    • 致我們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記·聲音記憶
    • 閻曉明/2018-1-1/ 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定價:¥35
    • 本書為叢書《致我們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記》中的一本,追尋我們記憶中那些熟悉卻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記。本冊為聲音記憶,聲音,傳達著信息,交通著情感,它是來自心靈的呼喊,口耳間,原是世間*平凡偶然的相遇。書中講述了五部分:香溪河上的千年古音、草原上的心靈之約、稻花香里唱田歌、余音漸遠的大喇叭、鳴堂聲聲歌未央,田歌、山歌、呼麥、大喇叭和鳴堂,這些聲音帶給人親切、熟悉的回憶,似兒時記憶重上心間。本書從聲音的角度出發(fā),是對我國優(yōu)良傳統(tǒng)文化的回憶和講述,引人懷想過去的美好記憶。

    • ISBN:9787504380043
  •  致我們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記·文物百代
    • 致我們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記·文物百代
    • 閻曉明/2018-1-1/ 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定價:¥35
    • 本書為叢書《致我們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記》中的一本,本冊為文物百代,共分為六章:青墻白瓦徽州夢、古鎮(zhèn)新城難相宜、墓冢流楓百世夢、長虹飛渡今何在、書畫無聲怎言志、博物大夢路蹣跚,講述了我國具有代表性文物的歷史及其承載的文化意義。如徽派建筑、有中華特色的石拱橋不僅在建筑史上有重要價值,還具有典型的中式美學意義。中國書畫和瓷器更是中國特色文化的代表。本書從對我國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文化追述和傳承的角度講述了有中國特色的文物的價值和歷史。本書主編閻曉明現(xiàn)任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黨組成員,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分黨組書記、臺長

    • ISBN:9787504380005
  •  致我們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記·職業(yè)傳承
    • 致我們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記·職業(yè)傳承
    • 閻曉明/2018-1-1/ 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定價:¥35
    • 本書為叢書《致我們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記》中的一本,追尋我們記憶中那些熟悉卻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記。本冊為職業(yè)傳承,講述了那些曾經(jīng)在我們記憶中深深停留過的職業(yè),心心念念想從事的行當。書中分為五部分:遠去的郵遞員、修補時光的人、美麗繡娘、歸來兮魯班、說唱這一行,郵遞員、鐘表匠、繡娘、木匠和說書人,曾經(jīng)生活中平凡普通的職業(yè),今天已不多見。從事這些職業(yè)的人,仍然以耐心和堅持,一生只做一件事,做到極致、*好。本書通過追尋這些職業(yè)傳承人的足跡,回憶和講述了我國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文化,引人懷想過去的美好記憶。

    • ISBN:9787504380562
  •  致我們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記·匠人傳奇
    • 致我們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記·匠人傳奇
    • 閻曉明/2018-1-1/ 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定價:¥35
    • 本書為叢書《致我們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記》中的一本,追尋我們記憶中那些熟悉卻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記。本冊為匠人傳奇,從事某種職業(yè)的人,古稱匠人,匠人匠心,他們用獨特的創(chuàng)意塑造著器物的魂魄。書中講述了五部分:風土人情捏出的瓦貓,手暖良材木、心斫千古琴,老去的鐵匠,寂寥的油紙傘,時光縫出的優(yōu)雅,瓦匠、斫琴師、鐵匠、紙傘匠和裁縫,曾經(jīng)生活中平凡普通的職業(yè),今天已不多見。從事這些職業(yè)的人,仍然以工匠精神堅持不懈,一生只做一件事,做到極致、*好。本書通過追尋匠人的足跡,回憶和講述了我國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文化,引人懷想過去

    • ISBN:9787504380555
  •  讀者文摘精華(學生版)努力,在成長中升華自己
    • 讀者文摘精華(學生版)努力,在成長中升華自己
    • 呂長青/2018-1-1/ 北京工業(yè)大學出版社/定價:¥24
    • 本書沒有說教,不講大道理,采用故事的形式,旨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每個故事前設有閱讀關(guān)鍵詞,來引導讀者的閱讀方向,故事后設有心靈加油站來幫助讀者更好解讀故事內(nèi)涵。

    • ISBN:9787563956944
  •  讀者文摘精華(學生版)獨立,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 讀者文摘精華(學生版)獨立,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 呂長青/2018-1-1/ 北京工業(yè)大學出版社/定價:¥24
    • 本書沒有說教,不講大道理,采用故事的形式,旨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每個故事前設有閱讀關(guān)鍵詞,來引導讀者的閱讀方向,故事后設有心靈加油站來幫助讀者更好解讀故事內(nèi)涵。

    • ISBN:9787563956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