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及鄰域分布不同性質和不同層次的構造單元。在歐亞板塊、印度-澳大利亞板塊和菲律賓海-太平洋板塊以及特提斯洋多板塊匯聚及多動力系統(tǒng)相互作用的區(qū)域背景下,南海地質構造圖以“地球系統(tǒng)多圈層構造觀”和板塊構造理論為指導,遵循深部控制淺部、區(qū)域約束局部和海陸統(tǒng)籌的研究原則,將南海及鄰域劃分為三級構造單元,其中一、二級為大地構造
圖集在全球微板塊構造理論的基礎上,以基礎地質的本質過程為出發(fā)點,通過地質對比研究,探索全球微板塊構造理論的前沿問題和發(fā)展趨勢,認識全球微板塊構造演化對能源、資源、災害分布的制約。依據全球尺度的P波層析成像模型—MIT-P08模型,通過GMT軟件為成圖手段,突出全球微板塊構造和典型構造系統(tǒng)的地質學術觀點表達,形成清晰規(guī)范
《南海沉積物類型圖》(1:100萬)共分8幅,是根據我國幾十年來實施的多個海洋調査專項及其他調査研究項目獲取的9090站沉積物實測數據,并結合收集的數據資料編制而成的首幅覆蓋整個南海的沉積物類型圖,反映了南海沉積物的分布格局和變化規(guī)律。本圖說明書在詳細闡述沉積物類型、粒度參數和沉積速率的基礎上,揭示了南海現代沉積物分區(qū)
《渤海、黃海和東海沉積物類型圖》(1:100萬)共分6幅,是根據我國幾十年來實施的多個海洋調查專項及其他調查研究項目獲取的17145站沉積物實測數據,并結合收集的數據資料編制而成的,反映了中國東部海域沉積物類型的分布格局和變化規(guī)律。本圖說明書在詳細闡述沉積物類型、粒度參數和沉積速率分布特征的基礎上,揭示了渤海、黃海和東
本選題收錄南海所從10個不同方面開展對于印度洋上的氣候、水文、生物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對于在印度洋開展生物-地球-化學過程研究、海洋資源勘測與開發(fā)、海洋環(huán)境保護、海洋減災防災等工作,具有巨大的參考價值。
本圖集為西南印度洋海底熱液活動多學科綜合研究成果,是海底熱液活動研究和區(qū)域海底調查的基本資料。本圖集繪制了西南印度洋中脊(SWIR)及多金屬硫化物研究區(qū)的水深、地質、地球物理、水文、氣象和生物等調查研究成果,為我國在SWIR礦產勘查提供實際材料,并為推動SWIR研究提供基礎資料支撐。
《中國南部海區(qū)及鄰域1:100萬地質地球物理系列圖》以我國專屬經濟區(qū)和大陸架地質地球物理補充調查和中國海域沉積特征研究等項目為基礎,對原始調查資料和勘測報告內容進行分析、同化和整理,并綜合收集了近年來在東海和南海海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全套圖分為布格重力、空間重力、磁力異常、沉積物分布、區(qū)域構造5個專題,每個專題4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