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為高等院校(特別是師范院校)書法課、三筆字課、規(guī)范字課編寫的教材。與其他教材相比,本書有三個特點:一是內(nèi)容比較全面,從規(guī)范書寫到硬筆書法、毛筆書法、篆刻,都有專門的章節(jié)論述,便于教師結(jié)合本校開課實際選講,學(xué)生對照練習(xí)。二是特別強調(diào)訓(xùn)練的可操作性,書中所講技法都是作者在教學(xué)實踐中摸索出來的,真實可信,可資借鑒。三是
“彩色放大本中國著名碑帖”系列,底本好,印制精,大8開,為首次彩色放大本,并延請專家釋文,方便讀者研究學(xué)習(xí),尤其適合書法愛好者對帖臨摹。本集為“彩色放大本中國著名碑帖”系列盒裝第三集,共20冊。1.彩色放大本中國著名碑帖·唐人臨蘭亭序2.彩色放大本中國著名碑帖·懷素草書千字文3.彩色放大本中國著名碑帖·高閑草書千字文4
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有一卷文末落款為“臣褚遂良書”的“倪寬贊”。此卷楷書五十行,行七字,縱二十四點六厘米,橫一百七十厘米。此書作歷來名聲顯赫,有人認定是褚遂良書,亦有人斷定并非褚遂良書,而是偽托,F(xiàn)今,眾多專家學(xué)者認為此作確系偽托。雖然如此,這卷珍跡在書法藝術(shù)上,仍獨具藝術(shù)風(fēng)彩,因而受到眾多讀者青睞。有書法家評此作極注
宋大觀年初,因“淳化閣帖”板已斷裂等緣由,宋徽宗詔令出內(nèi)府所藏墨跡,更定編次,命蔡京主其事,刻石置于太清樓。帖刻于大觀三年,便有“大觀帖”之稱,也有“太清樓帖”之稱!按笥^帖”共十卷,其后刻轉(zhuǎn)精,故為世所重。本書將藏于南京大學(xué)圖書館的“大觀帖”第六卷殘本,以及故宮博物院大觀帖第六卷殘本一并放大印出,供讀者鑒賞。
宋大觀年初,因“淳化閣帖”板已斷裂等緣由,宋徽宗詔令出內(nèi)府所藏墨跡,更定編次,命蔡京主其事,刻石置于太清樓。帖刻于大觀三年,便有“大觀帖”之稱,也有“太清樓帖”之稱!按笥^帖”共十卷,其后刻轉(zhuǎn)精,故為世所重。本書將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大觀帖”第七卷放大印出,供讀者鑒賞。
宋大觀年初,因“淳化閣帖”板已斷裂等緣由,宋徽宗詔令出內(nèi)府所藏墨跡,更定編次,命蔡京主其事,刻石置于太清樓。帖刻于大觀三年,便有“大觀帖”之稱,也有“太清樓帖”之稱!按笥^帖”共十卷,其后刻轉(zhuǎn)精,故為世所重。本書將藏于故宮博物院的“大觀帖”第八卷放大印出,供讀者鑒賞。
在日本京都藤井齊成會有鄰館,藏有一卷宋代著名書家黃庭堅的草書墨跡。此件系書家書寫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一首著名七言古詩——《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卷前缺失詩句八十字,卷中鈐“乾隆御覽之寶”、“嘉慶御覽之寶”、“宣統(tǒng)御覽之寶”、“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等清內(nèi)府鑒藏印。卷后有元代張鐸和明代著名畫家沈周兩人題跋。全卷縱三十七厘
楊凝式,字景度,華陰人。唐昭宗時進士,五代時官至太子少師,有楊少師之稱!靶蜁V”有言:“凝式善作字,尤工顛草,筆跡獨為雄強,與顏真卿行書相上下,自是當(dāng)時翰墨中豪杰!北緯掌鋾熬禄ㄌ、“夏熱帖”、“神仙起居法”、“盧鴻草堂十志圖題跋”四件墨跡,還有其“步虛詞”刻本。將其放大印出,供讀者鑒賞。
孔子廟堂碑,唐代著名書家虞世南書。此碑文三十五行,滿行六十四字。其書法俊朗圓潤,字體外柔內(nèi)剛,是書家傳世之代表作。宋代著名書家黃庭堅有言:“見舊刻乃知永興得智永筆法為多!庇衷疲骸翱讖R虞書貞觀刻,千兩黃金那購得!北緯鴮⑺瓮乇痉糯笥〕,供讀者鑒賞。
趙孟頫多次書寫陶淵明的名作“歸去來辭”,并有多件墨跡留存于世。藏于上海博物館的趙書“歸去來辭并序”,書于元代大德元年,時年書家四十四歲,正值盛年。其時趙氏居家賦閑,為江浙行省檢校張謙寫下這件墨跡。一九五四年,當(dāng)代著名書家啟功先生,在此卷后題跋中寫道:“松雪中年字多寓方於圓,儀態(tài)灑然,奇處尤在鋒芒轉(zhuǎn)折,無毫發(fā)滲漏,于安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