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盡頭在哪里?只有菜肴才“下飯”嗎?“紙片人”是什么人?網絡生活更迭加速,各種各樣的流行語令人眼花繚亂,為此我們推出《會說話就出本書——流行語百詞榜2》。本書共收錄100篇文章,為當下風起云涌的網絡時代留下了100幅剪影。新時代的新詞新語層出不窮,但只要本書在手,流行語的密碼盡在掌握中!
主編王遠弟。2021年度長三角研究生寫作能力培養(yǎng)學術論壇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辦,上海大學研究生院、上海大學黨委研究生工作部、上海大學圖書館、上海大學出版社&期刊社、喀什大學研究生工作處、喀什大學圖書館共同承辦,上海大學理學院、上海大學外國語學院為支持單位,于2021年10月28日至29日在上海大學舉行。 第二
《翻譯與傳播》由北京語言大學外國語學部主辦,中國外文局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協(xié)辦,編輯部設在北京語言大學外國語學部,是目前國內公開發(fā)行的將翻譯與傳播作為研究重點的刊物,旨在講好中國故事,展示中國形象,為翻譯與傳播搭建研究與交流平臺。《翻譯與傳播》2020年3月創(chuàng)刊,每年兩期,面向國內外征稿,征稿范圍包括大家先聲、中國典籍
本書追索了現當代著名學者對古典意象理論的不同理解路向,細致辨析了各種理解之間的異同。在此基礎上運用西方的語言哲學理論主要側重從語言同一設置的角度,對意象理論進行了比較有創(chuàng)新性的研究。此一研究比較早地將同一性問題引入意象問題的研究,在這一新的理論視角關照下,對語象、心象與意象的關系、象與意的關系、意象的內在私有問題等進行
本書為作者多年關于翻譯與文化的思考。分四個部分:一、翻譯的文化傳通性質,二、翻譯的文化史意義,三、翻譯對于語言文化的影響,四、翻譯在思想溝通上的價值。在第一部分,作者著重從理論上闡釋翻譯的本質,討論翻譯研究的分類與研究的焦點問題。第二部分,闡述翻譯文化史研究的意義與方法。第三、四部分是從典型案例分析翻譯在語言、文化、思
本書針對職場、學習、生活、藝術創(chuàng)作領域常見的40余種寫作應用場景,遵循“場景+方法+總結”的框架,詳細介紹了如何正確利用AI完成多種寫作任務,并歸納出使用AI寫作的方法和技巧。全書分為6章。第1章通過5個步驟、6大場景介紹了如何駕馭AI完成多種類型的寫作任務;第2章至第6章分別詳細介紹了在職場應用文寫作、商業(yè)營銷文案寫
本書總結了大量表達、溝通、演講等口才變現相關的方法。從修煉迷人嗓音到利用幽默表達得到關注與青睞,再到如何通過演講、主持、直播等形式實現口才變現。三大板塊層層遞進,讓你出口成金,讓口才在不同應用場景變現。埋頭苦干,努力奮斗是基礎,但擁有好的口才技巧則會讓你的生活與事業(yè)事半功倍,更上一層樓。
學會說話和溝通,是每個人的必修課。本書內容圍繞說話與溝通的邏輯、意識和方法展開,詳細講解了說話與溝通的所需要的知識與技巧。全書共5章,分別介紹了如何贊美他人、如何正確地拒絕、如何把握溝通時的分寸、如何控制溝通的節(jié)奏,以及如何表達自己的意見。 書中沒有關于理論知識的贅述,而是通過對方法與例子的講解,告訴讀者如何正確地說話
語言文字是人類獲取知識、傳承文明的重要途徑,語言文字的使用也是人類最獨特、最復雜的認知活動。國際上近年來陸續(xù)將語言的腦機制、“語言腦”的發(fā)育、語言障礙的診斷與矯治等課題列為重大腦科學計劃的重點。語言研究又是一個高度學科交叉的領域,尤其需要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交叉與融合。本書集理論構建和實證研究于一體,結合中文獨特的語言
生態(tài)語言學自20世紀70年代提出以來,一直熱度不減,這是一門有別于傳統(tǒng)語言學的新興語言學科,研究環(huán)境與語言的相互作用。本書分為緒論、正文、結語3個部分,其中正文分為5章,分別闡述了“什么是語言生態(tài)學”“想象力退化下的語言生態(tài)”“語言生態(tài)學和語言教育”“培養(yǎng)生態(tài)素養(yǎng)的挑戰(zhàn)和解決方法”“生態(tài)素養(yǎng)培育”。原作者是日語教育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