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叢書集字字帖系列,書體包括簡帛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從歷代碑帖中選取代表性書家,匯成楹聯(lián)、詩詞作品集,適合已有臨帖基礎(chǔ),尚缺創(chuàng)作經(jīng)驗的讀者使用。本書尊重原帖原字,通過電腦圖像處理技術(shù),將字在大小重輕傾側(cè)等方面做到上下貫通、左右呼應(yīng),為讀者創(chuàng)作時提供參考藍本。吳大瀓(18351902),清金石學家、書畫家。初名
本套叢書集字字帖系列,書體包括簡帛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從歷代碑帖中選取代表性書家,匯成楹聯(lián)、詩詞作品集,適合已有臨帖基礎(chǔ),尚缺創(chuàng)作經(jīng)驗的讀者使用。本書尊重原帖原字,通過電腦圖像處理技術(shù),將字在大小重輕傾側(cè)等方面做到上下貫通、左右呼應(yīng),為讀者創(chuàng)作時提供參考藍本。朱耷(1626約1705),明末清初畫家。本名由桵,
本套叢書集字字帖系列,書體包括簡帛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從歷代碑帖中選取代表性書家,匯成楹聯(lián)、詩詞作品集,適合已有臨帖基礎(chǔ),尚缺創(chuàng)作經(jīng)驗的讀者使用。本書尊重原帖原字,通過電腦圖像處理技術(shù),將字在大小重輕傾側(cè)等方面做到上下貫通、左右呼應(yīng),為讀者創(chuàng)作時提供參考藍本。歐陽詢(557一641),唐朝書法家。字信本,潭州臨
本套叢書集字字帖系列,書體包括簡帛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從歷代碑帖中選取代表性書家,匯成楹聯(lián)、詩詞作品集,適合已有臨帖基礎(chǔ),尚缺創(chuàng)作經(jīng)驗的讀者使用。本書尊重原帖原字,通過電腦圖像處理技術(shù),將字在大小重輕傾側(cè)等方面做到上下貫通、左右呼應(yīng),為讀者創(chuàng)作時提供參考藍本。王寵(14941533),明書法家。初名履仁,改字履
本套叢書集字字帖系列,書體包括簡帛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從歷代碑帖中選取代表性書家,匯成楹聯(lián)、詩詞作品集,適合已有臨帖基礎(chǔ),尚缺創(chuàng)作經(jīng)驗的讀者使用。本書尊重原帖原字,通過電腦圖像處理技術(shù),將字在大小重輕傾側(cè)等方面做到上下貫通、左右呼應(yīng),為讀者創(chuàng)作時提供參考藍本。漢碑即漢代碑刻。碑文字體以隸書為主,碑額文字多用篆書
本套叢書集字字帖系列,書體包括簡帛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從歷代碑帖中選取代表性書家,匯成楹聯(lián)、詩詞作品集,適合已有臨帖基礎(chǔ),尚缺創(chuàng)作經(jīng)驗的讀者使用。本書尊重原帖原字,通過電腦圖像處理技術(shù),將字在大小重輕傾側(cè)等方面做到上下貫通、左右呼應(yīng),為讀者創(chuàng)作時提供參考藍本。黃庭堅(10451105),北宋書法家。字魯直,號山
本套叢書集字字帖系列,書體包括簡帛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從歷代碑帖中選取代表性書家,匯成楹聯(lián)、詩詞作品集,適合已有臨帖基礎(chǔ),尚缺創(chuàng)作經(jīng)驗的讀者使用。本書尊重原帖原字,通過電腦圖像處理技術(shù),將字在大小重輕傾側(cè)等方面做到上下貫通、左右呼應(yīng),為讀者創(chuàng)作時提供參考藍本。歐陽詢(557一641),唐書法家,字信本,潭州臨湘
本套叢書集字字帖系列,書體包括簡帛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從歷代碑帖中選取代表性書家,匯成楹聯(lián)、詩詞作品集,適合已有臨帖基礎(chǔ),尚缺創(chuàng)作經(jīng)驗的讀者使用。本書尊重原帖原字,通過電腦圖像處理技術(shù),將字在大小重輕傾側(cè)等方面做到上下貫通、左右呼應(yīng),為讀者創(chuàng)作時提供參考藍本。趙佶(1082-1135),宋神宗第十一子,宋朝第八
本套叢書集字字帖系列,書體包括簡帛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從歷代碑帖中選取代表性書家,匯成楹聯(lián)、詩詞作品集,適合已有臨帖基礎(chǔ),尚缺創(chuàng)作經(jīng)驗的讀者使用。本書尊重原帖原字,通過電腦圖像處理技術(shù),將字在大小重輕傾側(cè)等方面做到上下貫通、左右呼應(yīng),為讀者創(chuàng)作時提供參考藍本。智永,陳隋間書法家,名法極,山陰(今浙江紹興)永欣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