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墓葬為單位,詳細介紹了營盤包墓地55座墓葬的形制結構、埋葬情況、出土器物等所有考古材料,并對漢墓出土器物、漢墓分期、墓地所反映的埋葬習俗和文化性質(zhì)等進行了初步的專題研究。
《商金文編》的主要內(nèi)容是整理收錄已公布的所有可斷爲商代的銅器銘文,共5453件青銅器,單字銘文10000多個。將商代銅器銘文以字頭分立,便與同時代的甲骨文字及其他時代文字進行對比研究。 本字編分正編與附錄二部分。正編收錄可釋讀的銘文與或隸定的銘文,字頭略依《說文》順序,分別部居。隸定諸字,列于各部字后
古代敦煌文化之所以得以繁榮,正是由于汲取了絲綢之路上中西文化的豐富營養(yǎng)!督z綢之路與敦煌文化叢書:敦煌文化探微》是以更新的視角、更新的方法來探討絲綢之路與敦煌學的相關問題。《絲綢之路與敦煌文化叢書:敦煌文化探微》的出版旨在讓更多的非專業(yè)人士也對敦煌、絲綢之路這樣的古代文明感興趣,并從中得到收益。
《榆林窟藝術》以深入淺出的語言,分7個章節(jié)全面介紹了榆林窟的內(nèi)容、歷史價值、藝術價值以及*研究成果。第一章節(jié)對榆林窟的歷史地理背景、內(nèi)容及藝術價值進行整體論述。第二章節(jié)至第五章節(jié)根據(jù)榆林窟各洞窟的時代特征,分唐代、曹氏歸義軍、回鶻、西夏元代4個時期對榆林窟的石窟藝術進行論述,特別對每個時期典型的代表性洞窟作了圖文并茂的
作為"敦煌文化與絲綢之路叢書"之一,此書是深圳關山月美術館"博蘊華光敦煌藝術展"期間敦煌學專家所作的敦煌藝術系列專題講座的輯錄。敦煌學專家對敦煌的歷史、文化、藝術進行了通俗易懂的講解。2011年7月20日10月9日,深圳關山月美術館和敦煌研究院共同舉辦了"博蘊華光敦煌藝術展"大型藝術展覽,為配合展覽,邀請我國知名敦煌學
馬金玲*的《陜西漆文化概覽(精)》介紹:漆藝深深地根植于地域的傳統(tǒng)文化和歷史中。含蓄優(yōu)雅不僅是中國工藝美術的高明之處,也是其他國度不具備或頗欠缺的*大藝術特色。
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編的《天涯若比鄰(華夏瑰寶秘魯行)》是天涯若比鄰華夏瑰寶秘魯行展覽的文物圖錄,選取了展覽文物120多件(套),分為文明曙光禮樂定制、漢唐一統(tǒng)海納百川、皇朝盛世中西交流三個單元,主要選取了陜西歷史博物館和故宮博物院的精美文物。
天津博物館收藏的瓷器,時間跨度長,漢、晉、隋、唐、遼、宋、元、明、清到民國都有代表作,而品種繁多、窯口廣泛、釉彩豐富,如同一部濃縮的中國瓷器發(fā)展史。由天津博物館所編的《天津博物館藏瓷》收入其中精品210件,圖版印制精良,附有局部圖和說明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