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市區(qū)跨資水南北兩岸,北為新城區(qū)資陽區(qū),南為老城區(qū)赫山區(qū)。地勢西南高,東北低,西、南部為岡巒起伏的丘陵臺地,東、北部則為洞庭湖平原,益陽市地處雪峰山向洞庭湖的過渡地帶。黃泥湖墓地坐落在益陽市赫山區(qū)西北部,北臨資水。資水在這里形成一個河灣,河灣的東南部有由丘陵發(fā)育的志溪河流入資水,使這一帶形成三面環(huán)水的地貌。墓群便分布
為配合國家文物局設立的蘇魯豫皖四省交界地區(qū)先秦考古學文化研究課題工作的深入開展,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國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和淮北市及濉溪縣文物主管部門的配合下,于1992年和1993年先后兩次對濉溪縣石山孜遺址進行田野考古發(fā)掘工作,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績。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淮北市博物館、濉溪縣文物事業(yè)管理局編著的《
《山東臨淄戰(zhàn)國漢代墓葬與出土銅鏡研究(套裝共2冊)》分兩大部分。*部分概括介紹了臨淄戰(zhàn)國、漢代墓葬與銅鏡的出土情況,綜述了不同等級的墓葬形制和隨葬器物的特點,列舉了戰(zhàn)國、兩漢時期大、中、小型墓葬不同的表現形式。將篩選的684面銅鏡,依據銅鏡的鏡體、主題紋飾及銘文的不同,劃分為17類。每一類型的銅鏡,按照時代的先后順序,
《土與火的藝術(瓷器珍品)》共收錄上海御承堂博物館和濰坊市博物館兩館珍藏的精美瓷器98件(套),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中國瓷器的萬千姿態(tài)和讓世人嘆為觀止的美。其中,*部分為幻化之美·瓷器藝術,收錄了上海御承堂博物館藏瓷器珍品41件(套)。第二部分為滄桑積淀·清瓷擷珍,收錄了濰坊市博物館藏部
《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竹簡[陸](套裝上、中、下)》收錄之筒牘皆為現場考古發(fā)掘所獲,大致位于發(fā)掘清理區(qū)Ⅱ區(qū)a段的一部分與b段的大部分,共計6174枚,其中竹簡6162枚,木牘6枚,竹牘2枚,木楬4枚。大部分簡牘成卷冊狀態(tài),但受井壁坍塌及建筑施工的影響,亦有近千枚竹簡已散亂。由于其他工作較多的原因,《長沙走
2006年至2008年,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原為陜西省考古研究所)對賈里村西周遺址進行了兩次搶救性發(fā)掘,發(fā)掘總面積約500平方米。先后清理出西周時期灰坑6座、陶窯1座、墓葬30座以及秦漢時期陶水管道遺跡1處、唐代墓葬1座、清代墓葬2座。這次發(fā)掘收獲以西周文化遺存為主,依據出土陶器形制變化,可認識到該遺址的使用年代,從西周
在20世紀80年代以來對中國文明起源的熱烈討論中,主要由中國學者進行的絕大部分研究都直接論述中國古代文明或國家起源的時間、標志、過程等,到處冠以“中國”而恰恰對“中國”概念不加深究,對“中國”的范圍不加界定,由此自然會引起一些敏感的西方同行的非議。只有少數學者注意到早期或古代的“中國”這個概念本身需要加以研究。這當中,
本稿以陜北分布在綏德、米脂、神木、吳堡、清澗縣、榆陽區(qū)、靖邊等地的陜北漢畫像石為主要研究對象,精選石刻,一一介紹其內容,從歷史、社會、制作手法等方面全新詮釋陜北漢畫像磚的含義、特點和沿革,每一幅畫面都是一扇歷史的窗戶,讓我們重溫中華民族的悠久文明。
文化器物衣冠(精)/文史存典
本書為北京市大興區(qū)2008年軌道交通大興線棗園路站和2010年西紅門商業(yè)綜合區(qū)一、二、三號地塊的考古發(fā)掘報告集。在配合工程建設完成的上述考古發(fā)掘中,清理了大量北魏、唐、遼、明、清時期的墓葬、窯址,出土了陶、瓷、銅等不同質地的文物。這些發(fā)現完善了大興區(qū)的考古學研究資料,增添了北京南部的物質文化史信息,豐富了北京清代考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