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書法學(xué)習(xí)教程(柳公權(quán)玄秘塔碑)
歐陽詢 九成宮醴泉銘
趙孟頫 妙嚴寺記
《禮器碑》全稱《漢魯相韓敕造孔廟禮器碑》,又稱《修孔子廟器碑》《韓明府孔子廟碑》等。東漢永壽二年(一五六)立,F(xiàn)存山東曲阜孔廟。碑身高一點五米,寬○點七三米,四面皆刻有文字。碑陽十六行,滿行三十六字,碑陰三列,列十七行;左側(cè)三列,列四行,右側(cè)四列,列四行。碑文記述魯相韓敕修飾孔廟、增置各種禮器、吏民共同捐資立石以頌其德
張旭(約六七五約七五○),字伯高,一字季明,唐朝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曾任常熟縣尉、金吾長史,人稱『張長史』。以草書著名,與李白詩歌、裴旻劍舞,稱為『三絕』,被后世尊稱為『草圣』。因他每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筆成書,甚至以頭發(fā)蘸墨書寫,故又有『張顛』的雅稱。張旭草書《古詩四帖》,卷橫長一九五點二厘米,縱高二十九點五
《史晨碑》兩面刻,前碑全稱《魯相史晨奏祀孔子廟碑》,刻于東漢建寧二年(一六九)三月。十七行,行三十六字。碑文記載當時魯相史晨及長史李謙奏祭祀孔子的奏章。后碑全稱《魯相史晨饗孔子廟碑》,刻于建寧元年(一六八)四月。十四行,行三十六至三十五字不等。現(xiàn)存山東曲阜孔廟,與《禮器碑》《乙瑛碑》一起,并稱為孔廟三大名碑。此碑字體規(guī)
顏真卿(七○九七八五),字清臣,生于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祖籍瑯琊臨沂(今山東臨沂),因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人稱『顏魯公』。顏真卿為中唐杰出書法家,書風(fēng)厚重雄強,大氣磅礴,自成一家,世稱『顏體』,對后世書風(fēng)影響甚大!额伹诙Y碑》全稱《唐故秘書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長史上護軍顏君神道碑》。顏勤禮是顏真卿曾祖父
《爭座位帖》亦稱《論座帖》《與郭仆射書》,為顏真卿行草書精品,唐廣德二年(七六四)其寫給尚書右仆射郭英義的書信手稿。行草書,傳有七紙,約六十四行。此帖與王羲之的《蘭亭序》并稱為『行書雙璧』。此稿信筆疾書,蒼勁古雅,是書法史上的名作,入行草*范本之列!稜幾惶吩E已佚。北宋長安安師文以真跡模勒刻石,其刻石現(xiàn)在西安碑林
《石鼓文》,秦刻石文字,為我國*早的石刻文字,刻于十個鼓形石上,故得名。《石鼓文》線條較金文更加勻整圓潤,字形結(jié)構(gòu)較甲骨文和金文簡單,整齊而略呈長方,用筆圓勁挺拔,筆道遒勁凝重,字距、行距開闊均衡,疏朗如晴空星月,字大逾寸,氣韻淳古,雄強渾厚,樸茂自然,頗受歷代大家推崇,是入手大篆的極佳范本。明朱簡《印章要論》說:『《
《九成宮醴泉銘》,作者魏徵(五八○六四三),字玄成,魏州曲城(今河北省巨鹿縣)人,以直諫知名,官至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拜太子太師,卒謚文貞。《醴泉銘》的書寫者歐陽詢(五五七六四一),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省長沙市)人。仕隋為太常博士,唐太宗時官太子率更令、弘文館學(xué)士,封渤?h男。后人亦稱他為『歐陽率更』。他是著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