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叢書收入清代中后期著名書家鄧石如、吳讓之、楊沂孫、徐三庚、何紹基、胡澍、趙之謙、吳大澂、吳昌碩、王福庵等人的篆書作品,本叢書具代表性、成系統(tǒng)。全書四色彩印,精美高古。本叢書期冀以篆書的沉雄挺拔來豐富漢字書法的用筆技巧,帶動篆刻藝術(shù)的發(fā)展。本叢書可習可賞,是篆書臨習、練習筆力的必備書帖。王福庵(1880-1960),原
本叢書“名家篆書叢帖”收入清代著名書家鄧石如、吳讓之、楊沂孫、徐三庚、何紹基、胡澍、趙之謙、吳大澂、吳昌碩、王福庵等人的篆書作品。清朝篆書脫胎于秦篆,又別開生面,百花齊放,把篆書發(fā)展推向了高潮。本叢書可習可賞,是篆書臨習、練習筆力的必備書帖。錢坫(1741-1806),字獻之,號十蘭,自署泉坫,江蘇嘉定人(今屬上海)。
本叢書“名家篆書叢帖”收入清代著名書家鄧石如、吳讓之、楊沂孫、徐三庚、何紹基、胡澍、趙之謙、吳大澂、吳昌碩、王福庵等人的篆書作品。清朝篆書脫胎于秦篆,又別開生面,百花齊放,把篆書發(fā)展推向了高潮。本叢書可習可賞,是篆書臨習、練習筆力的必備書帖。何紹基(1799-1873),字子貞,號東洲,別號東洲居士,晚號蝯叟,湖南道州
鄧石如(1743-1805),原名琰,避清仁宗諱,更名石如,字頑伯,自號完白山人、龍山樵人、籍游道人等。鄧石如的書法成就在于篆隸,小篆以李斯、李冰陽為師,創(chuàng)造性將隸書筆法糅合其中,開創(chuàng)清人篆書的典范。本字典將鄧石如書法作品結(jié)集,以字頭為單位編排,注明所選字跡出處,并附有拼音索引、筆畫索引,方便檢索。入選書跡均采自各大博
王鐸(1592-1652),字覺斯,號嵩樵,別署煙譚漁叟,孟津(今河南孟津)人。擅長行草,筆法大氣,勁健灑脫,淋漓痛快,傳世墨跡有《擬山園帖》和《瑯華館帖》等。王鐸是明末清初狂放書風的收尾者。王鐸狂放書風對趙孟頫以來“溫柔敦厚\"的吳門書派審美體系構(gòu)成了極大沖擊,直接影響了清代書法的審美。本字典將王鐸書法作品結(jié)集,以字
《瘞鶴銘新考》為藝術(shù)史研究著作。位于鎮(zhèn)江焦山的摩崖石刻《瘞鶴銘》自宋初進入文人視野,便受到極度追捧,熱情至今不衰。但有關(guān)《瘞鶴銘》的作者、拓本情況、書法價值等,卻一直眾說紛紜。本書分上中下三編,分別討論《瘞鶴銘》的作者,《瘞鶴銘》的接受史,《瘞鶴銘》拓本等問題。在綜述前人的基礎(chǔ)上,對上述問題皆提出結(jié)論性意見,樹立新義,
“名家真跡法書集”系列的書籍均選用傳世書法家的真跡,采用高清掃描,最大程度地再現(xiàn)原作的精神面貌。本系列書籍,每分冊皆選取一位書法家具有代表性書法作品5—10件。每個分冊一方面展現(xiàn)了每件作品的整體面貌,另一方面也原大呈現(xiàn)了作品中的所有字跡,使讀者既能把握作品的整體氣息,又能進行有效的臨摹學習和細節(jié)欣賞。此外,每個分冊皆附
在臨習碑帖一段時間后,對碑帖中字的點畫、結(jié)構(gòu)、章法等有了一定了解,可嘗試進行集字創(chuàng)作。本冊以《膽巴碑》為底本,選取出單字,以成語、俗語、對聯(lián)、唐詩、宋詞等主要內(nèi)容,集成書法作品。作品形式依據(jù)內(nèi)容,作斗方、扇面、楹聯(lián)、中堂、橫幅等等。每件集字作品有作品整體效果圖,含正文、落款與印章。后附單字放大、米字格上的效果,有助于讀
在臨習碑帖一段時間后,對碑帖中字的點畫、結(jié)構(gòu)、章法等有了一定了解,可嘗試進行集字創(chuàng)作。本冊以《多寶塔》碑文為底本,選取出單字,以成語、俗語、對聯(lián)、唐詩、宋詞等主要內(nèi)容,集成書法作品。作品形式依據(jù)內(nèi)容,作斗方、扇面、楹聯(lián)、中堂、橫幅等等。每件集字作品有作品整體效果圖,含正文、落款與印章。后附單字放大、米字格上的效果,有助
在臨習碑帖一段時間后,對碑帖中字的點畫、結(jié)構(gòu)、章法等有了一定了解,可嘗試進行集字創(chuàng)作。本冊以《柳公權(quán)神策軍碑》碑文為底本,選取出單字,以成語、俗語、對聯(lián)、唐詩、宋詞等主要內(nèi)容,集成書法作品。作品形式依據(jù)內(nèi)容,作斗方、扇面、楹聯(lián)、中堂、橫幅等等。每件集字作品有作品整體效果圖,含正文、落款與印章。后附單字放大、米字格上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