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思想史論》(李澤厚集)收錄作者對近代中國自太平天國至辛亥革命時期各主要思潮和重要思想人物如康有為、譚嗣同、嚴復、孫中山,章太炎、魯迅等的系統(tǒng)論述和細致分析。首篇即從思想角度剖析,太平天國為何“其興也勃,其亡也忽”,指出農民革命戰(zhàn)爭諸多規(guī)律性現(xiàn)象、慨乎言之,深意存焉。其后數(shù)篇乃對戊戌變法維新思想和人物的詳盡分疏
《嚴復評傳》簡要評述了嚴復譯書啟蒙、教育救國的一生,對其參與南北和談等一系列政治活動作出了新的解釋與評價。同時重點討論了嚴復的維新變法思想、政治主張、教育思想、教案觀及文化觀,多維度地探尋其心路歷程與思想底蘊,檢討其眼光心計的高遠深邃與毀譽得失。并通過對《天演論》、《原富》、《群學肄言》、《群己權界論》的實證性研究,揭
本書以馬克思主義哲學、西方文化哲學為理論基礎,并根據(jù)對社會變革和世界文化趨同的分析,立足圖強富國的大背景,在古今中西文化交融匯合的前提下和比較的基礎上,展現(xiàn)中國近代學術選擇性的創(chuàng)新與趨同。其內容集中在如何評價傳統(tǒng)、怎樣引介西學、建設什么樣的未來文化,充分表現(xiàn)了“變”與“合”的特征。內容涵蓋了經(jīng)學、子學、佛學、文學、史學
《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何啟胡禮垣評傳》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為研究綜述篇,全面、系統(tǒng)地回顧了五六十年來國內外學者對何、胡的研究,就總體而論,這方面的研究還是薄弱的,無論是從出版專著、發(fā)表論文的數(shù)量與質量來看,清楚地顯現(xiàn)出這一現(xiàn)象。第二、三部分為生平篇,分別探討了何、胡的人生之路,以及作為文化邊緣人在社會整體轉型期復雜的思
本書具體闡述了晚清儒學的格局與流派;晚清漢學與宋學之調和;晚清理學的分層與流動;曾國藩的理學思想;倭仁的理學思想;康有為與今文經(jīng)學;章太炎對宋學、漢學的闡釋;民間社會的文化宗仰等方面的內容。
《康有為牛津劍橋大學游記手稿》影印游記是康有為的手書真跡,并附有北大程道德教授所作釋文。全稿分為兩卷,不僅詳盡描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牛津、劍橋兩名校的全貌,包括學校外景、藏書樓、博物館等設置,還對中外教育制度進行了對比、評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