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是清華大學博士生,自本科至博士一直致力于雕塑的創(chuàng)作、探研,并在中國當代雕塑領域的現實業(yè)態(tài)和自身研究路徑的基礎上,選定“風物雕塑”這一方向。本書是一部美術作品集,主要收錄了作者柴鑫萌創(chuàng)作的雕塑作品的圖文介紹,還有一些專家學者的評論和推薦。作品部分分為“田野之詩”“材料之變”“觀念之維”“在地之思”四個板塊,作者通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著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文化,其中大吳泥塑作為一項代表性的傳統(tǒng)藝術形式,承載著潮州文化的博大精深�!洞髤悄嗨堋芬粫木帉懼荚谏钊胩骄窟@一古老藝術的淵源與發(fā)展,弘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以期為后人傳承和發(fā)展提供有益的借鑒與啟迪。本書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一是將藝術與歷史相結合,展現大吳泥塑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
隋建國是世界范圍內較有影響力的中國當代藝術家,他將現當代藝術體系引入原來古典主義的中國雕塑教育體系,被譽為“影響了整個中國的學院系統(tǒng)”。本書是隋建國近50年藝術創(chuàng)作的評論及回顧文章結集,并收錄他的手稿、筆記及年譜。書稿收錄的所有作品均經隋建國審閱后敲定,是較為珍貴的全面研究隋建國雕塑藝術的資料,同時也是見證反映中國當代
本書是“國博百年·中國雕塑百年作品展”的配套畫冊,收錄了自20世紀初至今幾代中國雕塑家如李金發(fā)、滑田友、劉開渠、王臨乙、曾竹韶等人最具經典意義的作品,生動地表現了廣大雕塑藝術家的時代感與人民群眾休戚與共的使命感,也反映了國家博物館在“歷史與藝術并重”新的發(fā)展定位下的新的風采。這些百年雕塑的代表性作品對于推動百年雕塑史的
本書內容以“中國白”德化陶瓷為載體,燒制的100件中國歷史人物白瓷像,每件作品高度均大于50厘米。該系列雕塑作品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林建勝和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張南章聯(lián)袂設計、創(chuàng)作,歷史五年完成全部作品燒制。其內容包含百個歷史人物,自春秋戰(zhàn)國至清代,12個領域,所遴選的人物對中國歷史都產生過重大影響。瓷器作品兼具很高的藝術
玉器經典紋樣二
本書收錄了著名書法家華人德與徒弟耗費十年創(chuàng)作出的五十余方治硯作品,以華人德創(chuàng)作的書法刻硯題銘作品、書法題字作品為主,通過徒弟趙華新刻硯技藝進行展示。每一方硯臺都從讀石開始,根據石材設計主題、制作、修改、題銘,反復琢磨,不斷創(chuàng)新,詮釋了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蘇匠”精神。作品以端石為主,兼有少量的紅絲硯、?村硯等
2021中國(蘇州)“子岡杯”玉石雕精品博覽會邀請來自北京、上海、蘇州等地的大師組成評選委員會,從來自國內外共600余件(套)參賽作品中評選出特別榮譽獎、金獎、銀獎、優(yōu)秀創(chuàng)意獎、優(yōu)秀制作獎和銅獎、優(yōu)秀獎。本獲獎作品集刊登了獲得本屆“子岡杯”七種獎項的全部作品及部分參展精品,并一一作簡要介紹,品種多樣,立意新,創(chuàng)意高,從
本書是對“南陽玉雕藝術創(chuàng)作與創(chuàng)新設計人才培養(yǎng)”項目的介紹。主要包括七個部分,分別是項目綜述、教學日志、講座擷萃、考察創(chuàng)作、學員作品賞析、學員論文、附錄:展覽研討會。南陽玉雕藝術的人才培養(yǎng)涉及的內容廣泛,主要有玉器通論、玉文化概論、玉石材料學、玉石鑒定學、玉雕市場與產業(yè)鏈管理等,將玉雕創(chuàng)作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玉雕人才提
廣東省博物館館藏文物豐富,截至2009年12月,通過考古發(fā)掘、收購、調撥、接收捐贈等方式,廣東省博物館藏品已達16.6萬余件(套)。 《廣東省博物館館藏文物大系》計劃出版16冊,本卷為木雕與家具卷。本卷挑選廣東省博物館藏精品家具84件/套、木雕79件/套進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