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寫的書中,可能還從來沒有像本書這樣全面而深刻揭示男孩成長的秘密和危機。作為一個從事兒童教育和研究40余年的專業(yè)人員,我鄭重地向您推薦《男孩危機?!》,這是一本男孩父母和教師開卷有益的書。如果您的孩子年齡在0~18歲,這可能是一本不能不讀的書。當然,這也是我的合作者、心理學博士李文道副教授的誠摯建議。
理由不但是極為充分的,而且是極為緊迫的。
讓男孩早上學可能是災難性的選擇
據(jù)中央電視臺報道,2009年8月,重慶、濟南等地出現(xiàn)了剖腹產(chǎn)的高峰,因為“年滿6歲才能入小學”的年齡限制,急煞了那些在9月臨產(chǎn)的孕婦——為了讓孩子不超齡讀書,媽媽們爭先恐后地趕在8月剖腹產(chǎn)。
這讓我聯(lián)想起另一件事,我應邀在新浪網(wǎng)育兒頻道做節(jié)目時,與一些媽媽們討論超常兒童的發(fā)現(xiàn)與培養(yǎng)。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施建農(nóng)教授是研究超常兒童的專家,他再三說明超常兒童只占同齡人的1%~3%。讓我驚訝的是,相當多的媽媽相信自己的孩子是超常兒童,即使暫時不達標,經(jīng)過努力培養(yǎng)似乎也可以成為超常兒童。那陣勢,好像半數(shù)以上的孩子都要成為超常兒童,盡管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在討論兒童發(fā)展的時候,父母們往往希望孩子盡早入學以求搶占先機,同時又渴望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超過同齡人,卻很少考慮孩子本身發(fā)展的可能性。我特別想提醒大家的是,想讓孩子盡可能早入學,想盡一切努力把孩子培養(yǎng)成超常兒童,這對于男孩來說幾乎是災難性的,其結(jié)果很可能成為摧殘男孩的悲劇。
從生理學的角度來看,從上學開始的那一天起,男孩在讀寫能力發(fā)育上就比女孩晚許多。然而人們往往要求男孩和女孩在相同時間內(nèi)以同樣的方法學習同樣的知識。男孩甚至連手指神經(jīng)都比女孩發(fā)育得晚,因此讓男孩握住筆并寫出漂亮的漢字更加困難。這些發(fā)育上的差異往往使男孩被視作愚笨或遲鈍,這可能使他們從一年級開始就討厭學校。
美國心理衛(wèi)生研究所專家組指出,5歲男孩的大腦語言區(qū)發(fā)育水平只能達到3歲半女孩的水平。在整個小學階段,男孩的生理發(fā)展和心理發(fā)展總體仍落后于女孩。想想看,當同樣年齡的男孩和女孩坐在一起聽老師講話時,誰能理解得更多?誰又能做出更正確的反應呢?
關于男孩為什么暫時落后,為什么脆弱不堪,為什么危機四伏,《男孩危機?!》會告訴讀者朋友太多的秘密;蛟S可以說,在中國還從來沒有一本書像《男孩危機?!》這樣詳盡揭示男孩成長與教育的深切危機和特殊需求。
當滿懷望子成龍熱望的父母們把寶貝送進學校,他們往往會得到一個難以相信的結(jié)果,兒子怎么什么都不如別人,居然還成了問題兒童!在小學里,絕對是女孩的天下,她們聰明乖巧,處事伶俐,成績優(yōu)異,深受老師喜愛,所以班隊干部幾乎是清一色的“娘子軍”。即使與男生發(fā)生沖突,發(fā)育領先的女孩也完全能把男孩打得落花流水,且不說還有諸多計謀是男孩甘拜下風的。有個小學生問:“為什么現(xiàn)在的女生常常欺負男生?”2009年9月30日,我在新浪博客上以同題文章做了回答,幾天之內(nèi)竟有5萬多人閱讀。許多博友表示,男生常常不如女生,在小學和中學都是事實。
正是基于對男孩發(fā)育遲于女孩的發(fā)現(xiàn),有些國家已經(jīng)在嘗試讓男孩晚一年上學,甚至認為這是給男孩最好的禮物。
應試教育是男孩成長危機中最為兇猛的殺手
男孩成長的危機絕非僅僅是生理發(fā)育遲緩所致。在《男孩危機?!》一書中,我們以翔實的調(diào)查研究結(jié)果為根據(jù),深入揭示了男孩的學業(yè)危機、體質(zhì)危機、心理危機和社會危機等四大危機,而其原因在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流行文化走入誤區(qū)。其中,危害最烈的是教育危機,簡言之,以升學考試為中心的應試教育傾向,是男孩成長危機中最為兇猛的殺手,并因此而加劇了所有危機對于男孩的傷害。
早在2005年夏天,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見該報同年8月11日報道)的時候,我就說過:“現(xiàn)行教育模式限制了男孩成長!薄爱斠粋男孩體內(nèi)的每一根神經(jīng)都催促他去跑去跳時,他卻必須坐得端端正正,把手背在后面,聽上8小時的課。這種端坐聽講的模式對男孩女孩來說都不是適合的,但女孩的優(yōu)勢在于,她們往往比男孩更能忍受!
從生物學角度來說,男孩一天至少需要4次較為充足的課外活動,但事實上能得到一次就算不錯了,因為有些學校出于安全和安靜的考慮,常常禁止學生課間奔跑,甚至拆掉了單杠、雙杠等運動器械,春游、秋游或遠足之類的野外活動更不敢組織,社會實踐也是少而又少。這使得男孩們認為學校是一個和他們作對的場所,他們擅長的方面——運動技能、視覺和空間技能,以及他們的勃勃生機,在學校里未能得到很好的承認。學習不占優(yōu)勢,特長得不到發(fā)揮,性格發(fā)展得不到引導。男孩長期在學校得不到正面的反饋,這將會造成嚴重的傷害。
事實上,現(xiàn)代學校教育對身體活動的否定由來已久。美國教育家杜威早就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危險性,他指出:身體活動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一種干擾。身體活動被認為和精神活動毫無關系,它使人分心,是應該和它斗爭的壞事。學生有一個身體,他把身體和心智一起帶到學校。他的身體不可避免地是精力的源泉;這個身體必須有所作為。
但是,學生的身體活動,并沒有用來從事能產(chǎn)生有意義的結(jié)果的作業(yè),卻被視為令人蹙眉的東西。學生應該“專心”做功課,身體活動卻引導學生遠離功課,它們是學生調(diào)皮淘氣的根源。學校中“紀律問題”的主要根源,在于教師必須常常花大部分時間抑制學生的身體活動,這些活動使學生不把心思放在教材上。
學校很重視寧靜;鼓勵沉默,獎勵呆板一律的姿勢和運動;助長機械地刺激學生的理智興趣的態(tài)度。教師的職責在于使學生遵守這些要求,如有違反就要加以懲罰。
顯然,在這樣的教育制度下,受傷害最為嚴重的就是男孩。我們知道,女孩的語言天賦優(yōu)于男孩,女孩獲得語言、發(fā)展語言的年齡較男孩更早,因此,對于以語言為主的學習內(nèi)容,女孩更容易掌握,對以語言為主的教學方式,女孩也更容易適應和接受。而充滿精力的男孩更傾向于以身體運動和參與體驗的方式學習。性別教育專家邁克爾?古里安認為,男孩的大腦與女孩的大腦相比,更多地依賴動作,更多地依賴空間機械刺激。男孩天生更容易接受圖表、圖像和運動物體的刺激,而不易接受單調(diào)的語言刺激。如果教師在講課時說得太多,那么與女性大腦相比,男性大腦更有可能感到厭煩、分心、瞌睡或坐立不安。
“護根”還是“拔根”,等于說是捍衛(wèi)童年還是摧殘童年
忽視運動、游戲和各種體驗的傾向,自學校誕生之日起就從未得到根本的改變,應試教育更是將其推向了極致。如教育學博士后、首都師范大學副教授李敏所說,現(xiàn)代學校教育中由于學習的奴役而伴生的游戲的缺位,是學生最不幸的“拔根”狀態(tài)。
什么叫做“拔根”呢?李敏解釋說,人在世界中的生存需要擁有多重的“根”,不僅有物質(zhì)上的需要,還有精神上的滿足。人人都需要擁有腳踩大地、堅實穩(wěn)固的“扎根”的存在感。西蒙娜?薇依在《扎根:人類責任宣言緒論》中說,“扎根也許是人類靈魂最重要也是最為人所忽視的一項需求!比欢捎趯W習壓力過重和游戲權利的被剝奪,當今時代的兒童就處于危險的“拔根”狀態(tài)。
其實,作為成年人,我們從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中,都會對于“扎根”與“拔根”有著深切體驗。比如,我們最快樂的體驗一般不是在課堂上,而往往是在運動和游戲的時刻;我們最深刻的體驗一般也不是在學習過程中,而是在與親人尤其是與同伴在一起的特殊經(jīng)歷。
毫無疑問,男孩危機不僅僅是男孩教育的危機,而是整個教育體制的危機。當以升學考試為中心的應試教育嚴重扭曲學校教育方向而難以一時改變的時候,家庭教育的作用就變得格外重要了。也就是說,如果父母接受素質(zhì)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家庭教育就可能是一種“護根”的教育;如果父母信奉應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家庭教育就可能是一種“拔根”的教育。令人擔憂的是,如本文開頭描述的那樣,許多父母變成了“教育狂”,如全國83.6%的父母要求孩子考試成績要達到前15名,為此目標給孩子報的補習班占滿了節(jié)假日,導致近八成的中小學生學習超時而睡眠不足。
我常常在想,如果學校和家庭都是進行“護根”的教育,那么,孩子就等于生活在天堂里,擁有金色的童年;如果學校和家庭只有一方是進行“護根”的教育,那么,孩子就等于生活在矛盾中,擁有灰色的童年;如果學校和家庭雙方都是進行“拔根”的教育,那么,孩子就等于生活在地獄,擁有悲慘的童年。
愛能改變一切
可以說,男孩危機也是父母危機。正如性別教育專家邁克爾?古里安博士所認為的:導致男孩危機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普遍將兒子的教育托付給學校這種工業(yè)化體系,而放棄了自己的責任。
但是,我始終相信,愛能改變一切。當父母們和教師們真正意識到男孩危機的時候,如果有足夠的愛心,他們會采取行動來改變現(xiàn)狀。
為了造就真正的新時代的男子漢,拯救男孩的行動需要進一步加強和聚焦。
我們在《男孩危機?!》一書中提出,要從小培養(yǎng)五個極端重要的男子漢品質(zhì),其中,責任心是造就新時代男子漢的基石,學商、體商、情商和逆商則像四支利箭,直指男孩的四大危機。
智慧大師老子說,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那么,父母和教師具體該怎樣拯救男孩呢?在這本升級版的《男孩危機?!》一書中,將給男孩父母的建議由16條增加到50條,并附了一些很實用的測試。我想,最需要的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有以下三條。
一是改變對男孩的態(tài)度。
父母與教師要努力做到三個改變,改變看待男孩的視角:男孩有缺點,也有優(yōu)點,但更多的是不同于女孩的特點;改變對待男孩的方式:當男孩表現(xiàn)膽怯時,我們不應一味指責男孩,而要讓男孩在接受自己膽怯的基礎上學習如何勇敢,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改變對男孩的要求,變苛刻為寬容:當男孩在學業(yè)上暫時落后時,理解男孩,不放棄對男孩的信心和幫助。
二是充分發(fā)揮父親的作用。
男孩危機往往與父教缺失密切相關。2008年,在我們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做的中美日韓四國高中生比較研究中發(fā)現(xiàn),當遇到煩惱時,美日韓三國高中生把父母均列為前5位的傾訴對象,而中國的高中生只把母親排在第3位,而把父親排在前5位之外名列網(wǎng)友之后?梢哉f,中國的男孩危機的原因之一就是父教危機。
美國父道組織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盡管只有20%的未成年孩子住在單親家庭中,但預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小組認為,70%的少年犯出自單親家庭。全國60%的強奸犯、72%的少年兇殺犯、70%的長期服役犯人來自無父家庭,90%的無家可歸和離家出走的孩子來自無父家庭,戒毒中心有75%的青少年來自無父家庭。
對于父教缺席與男孩犯罪之間的關系,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威廉?波拉克這樣解釋:在沒有父親的情況下,缺乏對孩子的紀律教育和監(jiān)督,缺乏教育孩子怎樣做男人的機會。父親在幫助男孩控制自己的情感方面起著關鍵作用,如果沒有父親的指導和帶領,男孩遭受的挫折常常導致各種暴力行為和其他各種反社會行為。
父親是男孩教育的第一資源,也是最重要的男子漢啟蒙老師。怎樣充分發(fā)揮父親的作用呢?首先,父親要以親密朋友的身份回到孩子的身邊,并就如何成為真正的男子漢給兒子做出榜樣。同時,母親以及所有家人要注意維護父親的形象,促進男孩對自己性別角色的認同,激發(fā)他對于成長為男子漢的向往,鼓勵其勇于在實踐中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三是把男孩教育和運動教育緊密結(jié)合起來。
就像雄鷹需要天空,就像駿馬需要草原,男孩的天性決定了他必須與運動相伴終生。沒有運動就沒有男孩,更沒有男子漢。沒有運動的男孩是有缺憾的男孩。
值得明確的是對于運動含義的理解。運動固然可以強身健體,更可以強心健魄,甚至可以成為兒童社會化最有效的途徑。看過體育比賽我們都會明白,所謂運動一定是講標準講規(guī)則講團隊精神的,因此,運動者必須學會并養(yǎng)成遵守規(guī)則、頑強拼搏、密切合作、崇尚榮譽等良好習慣。仔細想想,這些不正是兒童社會化最重要的內(nèi)容嗎?
培養(yǎng)男孩養(yǎng)成運動的習慣,不僅可以強心健體和促進社會化,而且對于順利度過青春期具有特別重大的積極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男孩教育應當從游戲和運動開始,而父親是第一責任人,也是最好的教練。
當然,女孩也是需要運動的,只是男孩的需要更加強烈。游戲是運動的一種方式,是特別適合兒童的運動方式。兒童教育從游戲開始,是比兒童教育從體育開始更精確的說法。隨著男孩長大,運動的強度和難度要相應增加,自然需要較為專業(yè)的指導。
完全可以相信,只要堅持做到這樣三條,每個男孩都會是健康的、快樂的、向上的,成為真正的男子漢大有希望。當我們的男孩成為強悍的富有責任感和競爭力的男子漢時,不僅僅有利于自己、有利于社會,也會讓女孩深受其益。
這些,正是我們在《男孩危機?!》一書中探討最為深入的內(nèi)容。
特別感謝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在百忙之中執(zhí)筆作序熱情推薦本書,他高屋建瓴的評論拓展了我們的視野。事實上,我們與朱教授有共識,即女孩更需要拯救,因為男尊女卑的嚴重傾向遠遠沒有改變。我們之所以寫《男孩危機?!》
是因為男孩成長同樣有危機,但這種危機被普遍地忽略了,甚至忽略到近乎無知的地步。我們完全贊同朱永新教授的觀點:“需要拯救的不僅是男孩,更加需要拯救的,是我們的教育!
……